被命修一統(tǒng)志先師司寇公完書也感而有作三首
澹蕩江湖玉局隨,苦心作者調(diào)誰知?戶庭直欲包山海,義例頻煩托寓卮。窮盡異書多逸事,得來妙解折群疑。最憐樂善通懷處,嘗許門人贊一辭。
青螺一點故依然,草舍荒煙客可憐。萬里張騫曾鑿空,九州鄒衍欲談天。人從生死原輕散,筆到山川不易箋。惟有無情芳草綠,猶鋪書帶舊堂前。
踏紅重到碧山堂,嘆息音容未渺茫。佳句壁間枯落墨,小松階下慘成行。少孫敢附龍門末,后鄭常依馬帳旁。猶是舊游風月地,孤燈夜雨照凄涼。
澹蕩江湖玉局隨,苦心作者調(diào)誰知?戶庭直欲包山海,義例頻煩托寓卮。窮盡異書多逸事,得來妙解折群疑。最憐樂善通懷處,嘗許門人贊一辭。
青螺一點故依然,草舍荒煙客可憐。萬里張騫曾鑿空,九州鄒衍欲談天。人從生死原輕散,筆到山川不易箋。惟有無情芳草綠,猶鋪書帶舊堂前。
踏紅重到碧山堂,嘆息音容未渺茫。佳句壁間枯落墨,小松階下慘成行。少孫敢附龍門末,后鄭常依馬帳旁。猶是舊游風月地,孤燈夜雨照凄涼。
其一:我如閑云野鶴般隨先師在江湖間編纂典籍,這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作甘苦有誰能知?志書體例宏大直欲包攬山海,義例規(guī)范常借杯盞斟酌推敲。遍閱奇書收集諸多逸聞舊事,得來精妙見解化解眾人疑惑。最是感佩先生樂善豁達胸懷,曾允諾門生可參與潤色文辭。其二:青螺般的遠山依舊如昔,草舍荒煙中客子更覺凄然。昔有張騫鑿空通西域萬里,今有鄒衍談天論九州宏篇。人生聚散本如生死般輕淡,筆寫山川卻難盡其妙難言。唯有那無情的芳草依舊翠綠,還像從前鋪在書帶草的堂前。其三:踏著落花重訪碧山舊堂,嘆息先生音容仍清晰未茫。墻壁間還留著先生枯瘦墨跡,階下小松已慘然排列成行。我如褚少孫曾附于龍門史筆,似后鄭玄常依傍馬融帳旁。此處仍是當年游賞風月之地,孤燈夜雨映照得一片凄涼。
玉局:玉局觀,宋代官職名,蘇軾曾任玉局觀提舉,此處借指編纂典籍的文職。
寓卮(zhī):借酒杯喻指斟酌討論,卮為古代酒器。
張騫鑿空:指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
鄒衍談天:戰(zhàn)國鄒衍提出“大九州”說,善談天說地。
少孫附龍門:漢代褚少孫補續(xù)《史記》,附于司馬遷(龍門人)之后。
后鄭依馬帳:東漢鄭玄師從馬融,為“馬門”后學,稱“后鄭”。
書帶草:傳說鄭玄講學處有草如帶,稱“書帶草”,代指學者舊居。
此詩為作者受朝廷命編纂《一統(tǒng)志》時,見先師(曾任司寇之職)已完成此著作,觸景生情而作。詩中追憶與先師共同修志的經(jīng)歷,重訪舊地感慨學術(shù)傳承,反映清代官修方志背景下學者的協(xié)作與對前輩的追思。
組詩圍繞修志與懷師主題,既展現(xiàn)清代官修方志的艱辛與學術(shù)價值,又通過舊地重游、典故引用,深情追念先師的學術(shù)貢獻與師恩,是清代文人學術(shù)交游與情感表達的典型之作,語言質(zhì)樸而情感真摯。
上歲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稱貧道,有錢放債。
量決十下,牒出東界。
蜥蜴蜥蜴,
興云吐霧。
雨若滂沱,
放汝歸去。
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
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
日出而耕,日入而歸。
吏不到門,夜不掩扉。
有孩有童,愿以名垂。
何以字之,薛孫薛兒。
魯?shù)匾址N稻,一概被水沫。
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
前尹赫赫,具瞻允若。
后尹熙熙,具瞻允斯。
吾鄉(xiāng)有鬼巫,惑人人不知。
天子正尊信,左公能殺之。
桑條韋也,
女時韋也樂。
我欲逃鄉(xiāng)里,
我欲去墳?zāi)埂?
左公今既來,
誰忍棄之去。
將軍三箭定天山,
戰(zhàn)士長歌入漢關(guān)。
鄰邑谷不登,我土豐粢盛。
禾稼美如云,實系我使君。
濁流洋洋,有辟其郛。
闐道嚾呼,公來之初。
今公之歸,公在喪車。
公既來止,東人以完。
今公歿矣,人誰與安?
高苑之樹枯已榮,
淄川之水渾已澄,
鄒邑之民仆已行。
朝判長洲暮判吳,
道不拾遺人不孤。
紅輪決定沈西去,
未委魂靈往那方。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