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萊
昨長庚入夢,昴宿呈祥,岳神鍾秀。降產英賢,信道由天佑。
蓂莢飛三,九秋將暮,遇稱觴時候。香??沈檀,曲調金縷,滿斟春酒。
試紀絳年,六身二首,甲子方延,才經八九。款醉蓬萊,壽與天長久。
桂子青春,蘭孫方茂,諒箕裘方紹。折桂來秋,成名指日,家氈復舊。
昨長庚入夢,昴宿呈祥,岳神鍾秀。降產英賢,信道由天佑。
蓂莢飛三,九秋將暮,遇稱觴時候。香??沈檀,曲調金縷,滿斟春酒。
試紀絳年,六身二首,甲子方延,才經八九。款醉蓬萊,壽與天長久。
桂子青春,蘭孫方茂,諒箕裘方紹。折桂來秋,成名指日,家氈復舊。
昨天長庚星進入夢境,昴宿星呈現祥瑞,山岳之神匯聚靈秀。誕生出杰出賢才,相信是上天庇佑。蓂莢飄飛三次,深秋即將過去,正逢舉杯祝壽的時候。點燃沉香檀香,彈奏著《金縷曲》,滿滿斟上春酒。試著計算年紀,六十六歲,剛過了六輪甲子又八九年。盡情沉醉在這美好氛圍中,祝愿壽星與天一樣長壽。子孫正值青春年少,家族后繼有人,想必家業能傳承下去。明年秋天定能科舉折桂,不久就能功成名就,重振家族榮光。
長庚:星名,即金星。
昴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認為昴宿出現主有賢才誕生。
岳神鍾秀:山岳之神聚集靈秀之氣。鍾,聚集。
蓂莢:古代傳說中一種象征祥瑞的草,每月從初一到十五,每天長出一片莢,從十六到月底每天落一片莢,這里以蓂莢飛三表示時間過去三個月。
稱觴:舉杯敬酒,指祝壽。
??:點燃。
金縷:即《金縷曲》,詞牌名。
絳年:指年齡。
六身二首:六十六歲。
甲子: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一年,這里指六十年一輪回的甲子。
桂子:對他人子孫的美稱。
蘭孫:指優秀的子孫。
箕裘:比喻先輩的事業。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
家氈:指家族的榮耀。
此詞應為為某位六十六歲左右的長者祝壽而作。當時社會重視家族傳承和科舉功名,在祝壽場合人們常以詩詞表達美好祝愿,作者借詞祝賀壽星長壽,期望家族后繼有人、重興家業。
這首詞主旨是祝壽,突出特點是用眾多祥瑞意象和吉祥話語營造喜慶氛圍。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當時祝壽文化和人們對家族傳承的重視。
絕頂天風吹鬢毛,長天東去望中遙。
沙邊煙浪浮珠牡,島上人家住翠鰲。
萬里閒情窮海岳,百年無事只漁樵。
連翩盡日歸來晚,看到潮生月色高。
夜行沖虎入山深,獨扣禪扉到竹林。
僧語虛空身外性,客慚貧賤夢中心。
高齋飲罷燃松火,古簀詩成覆楮衾。
明日又從何處去,荒郊寒葉正沉沉。
兩年脾疾苦相攻,
瘦骨崚嶒鶴足同。
賴有真常無病者,
湛然常在寂光中。
清晨起盥櫛,卷箔坐南軒。紅日忽滿樹,飛鳥相喧翻。農夫告铚艾,導我之前村。露晞芒屨滑,地僻秋蕪繁。行行不逾里,委蛇到其門。父老喜客至,為黍烹雞豚。勸我當力穡,醉中多好言。低頭謝父老,我志久已存。
歸來三嘆息,默誦歸田園。交親不相知,笑我營小筑。人生如風燈,一滅不容續。勝負棋一枰,信手安用覆。與君共此世,百歲但信宿。進退均有求,要各隨所欲。君軌趨朝市,我履在林麓。胡為浪相笑,吾計念已熟。客來不與辨,聊用銘我屋。
胡馬嘶北風,游子思故鄉。富貴人所羨,危機亦難防。幕上巢豈安,劍頭炊易傷。乃知三畝耕,此策為最良。寒士但藜藿,肉食馀膏粱。脫粟眾所食,萬錢誰得嘗。終然均一飽,果腹俱徜徉。飯蔬豈不樂,厚味生禍殃。以此較得失,豈復無短長。
人言秋日短,無事日更長。籬落既補治,稼穡已滌場。薄暮有微興,悠然步東岡。東岡棗與梨,累累半青黃。幽菊雖未吐,已含風露香。風物良可喜,客來有杯觴。但使常如此,貧賤亦何傷。
祠宮昔所筑,古屋棲真靈。誰知員嶠徙,亦嘆曲池平。我即廢址北,結茅寄幽情。高秋肅萬籟,彷佛聞簫笙。夜夢著瓊冠,結佩朝玉京。談笑悟至理,俯仰了八纮。安能事香火,餐霞學長生。明朝日復出,抱耒還躬耕。
飛花無數愁多少。蕩楚水、胸中繞。
斷霞千里紅難了。煙一點,齊州小。
只說道東風夜暴。更啼鳥聲聲催老。
便算芳菲還鬧。未是春懷抱。
美哉輪奐構華堂,如鳥飛兮接大荒。
廣植門墻容駟馬,洞開扃戶透書香。
滿簾濕翠怡情遠,入座清暉引興長。
會見祝言千萬載,紛紛燕雀賀高堂。
滿缸煙蒂空茶壺,寧肯無憀歲月徂。
寤夢蕭齋三坐臥,乖時蕪草一爬梳。
蟄雷未動難醒世,臘雨頻敲欲起予。
漫道深燈昏聵里,呵窗寒氣自清虛。
丹梯萬仞上虛無,幾度經行入望孤。
祇為風波淹畫舫,翻便杖屨到蓬壺。
云邊欲采三珠樹,澗底時逢九節蒲。
不是使君心似水,可能蹤跡混江湖。
爺兒解釋死生冤,
覓語欲登靈鷲山。
借與門前溪上路,
草鞋錢是你儂還。
悲笳隱隱月當窗,黃鳥哀鳴去此邦。
漫道分龍渡東海,竟無蘇鮒決西江。
干戈滿地孤城險,波浪兼天巨艦撞。
羨殺馀姚吳季子,星旗隊里換云幢。
二十年前,恍然如昨,初過君家。愛門對青山,橋橫綠水,一川喬木,數里煙霞。白發而翁,紅顏阿姊,予亦青衿鬢似鴉。到而今,追尋往事,何限堪嗟。
京麈荏苒年華。但明發、趨朝暮放衙。謾玉帶麟袍,彤闈紫閣,門施長戟,路擁新沙。桑梓關心,風波激目,安得山巔與水涯。揮彩毫,寫清詞一曲,相送歸槎。
憶昔度庾嶺,四人惟汝存。
況我被逐后,相訪獨殷殷。
鄉邑久已破,眼中無別親。
尋尸亦多事,嚙雪非前因。
萬里風波際,一瓢支遠頻。
華首重相問,然云果不仁。
問疾曾飛晏海詩,
更從群從敘宗支。
他日長山疑夢處,
諸生濟濟夜眠遲。
荒丘寂寂瘞香魂,雨洗殘碑字已昏。
尚有鄰僧開古徑,終無野老奠芳尊。
春云不染羅裙色,秋月空懸玉鏡痕。
詞客經過休嘆息,吳王宮里有誰存。
吟君三絕重徘徊,
不復言詩為鼎來。
詠到茶中精絕處,
猶如筆下役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