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性侍者之冷泉
爺兒解釋死生冤,
覓語欲登靈鷲山。
借與門前溪上路,
草鞋錢是你儂還。
爺兒解釋死生冤,
覓語欲登靈鷲山。
借與門前溪上路,
草鞋錢是你儂還。
師傅解釋了生死冤孽之事,你尋覓妙語想要登上靈鷲山。我把門前溪邊的路借給你,草鞋錢可要你自己償還。
性侍者:人名,侍者是寺院中伺候長老的僧人。
冷泉:可能指冷泉亭等地,常為佛教修行之地。
爺兒:這里可能指師傅與徒弟。
死生冤:生死相關的冤孽、疑惑等。
靈鷲山:佛教圣地,常象征佛法高深之地。
你儂:吳方言,你
由于資料有限,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佛教修行氛圍濃厚,性侍者可能要前往冷泉等地修行,詩人以詩相送,表達對其修行的看法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送性侍者去冷泉修行之事,傳達修行要靠自身努力的道理。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禪意深遠,在禪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現了禪門以日常話語點化修行的傳統。
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余習未全忘。
舊緣入靜多扃戶,近為精思別置床。
篝火古鐺煎檜蜜,汲泉小甕釀松肪。
老翁正似遼天鶴,更覺人間歲月長。
銅之在人間,細大各有境。
散為五銖貨,聚作九牧鼎。
天祿與辟邪,乃復參泓穎。
致用孰相須,寒泉出金井。
籬落魚池北,房櫳道院東。
水紋藤坐榻,山字素屏風。
采藥松岡近,投竿荻浦通。
悠然搔短發,心事寄冥鴻。
沉綿久未平,寂寞閉柴荊。
危葉先霜墜,殘螢冒雨明。
記書由默誦,得食出躬耕。
此事吾親驗,方當告后生。
南陌東阡自在身,一年節物幾番新。
鰣魚出后鶯花鬧,梅子熟時風雨頻。
冠蓋敢同修禊客,桑麻不減避秦人。
夕陽更有蕭然處,照影清溪整葛巾。
筮易常逢坎,推星但值箕。
老雖齊渭叟,窮不減湘累。
巷月鳴衣杵,庖煙爨豆萁。
秋深病良已,且復強伸眉。
幸有湖邊舊草堂,敢煩地主筑林塘。
漉殘醅甕葛巾濕,插遍野梅紗帽香。
風緊春寒那可敵,身閑晝漏不勝長。
浩歌陌上君無怪,世譜推原自楚狂。
隱書有三景,字字當力行。
寸地與尺宅,可以久汝生。
溯流歸昆虛,堅守臨長城。
一旦告成功,河塞黃金成。
笙鶴適緱山,貂蟬朝玉京。
即今修行地,千古名還嬰。
門低不通車,室隘劣容膝。
掩脛無全衣,作字用挫筆。
親朋孰可望,門內自相恤。
一笑語吾兒,汝馭未須叱。
交好貧尤篤,鄉情老更親。
??香紅糝熟,炙美綠椒新。
俗似山川古,人如酒醴醇。
一杯相屬罷,吾亦愛吾鄰。
烏桕森疏照溪赤,寒鴉翩翻蔽天黑。
鮮鱸出網重兼斤,新蟹登盤大盈尺。
年年此際清霜夜,飯罷讀書聲滿舍。
豈惟父子講家學,亦有朋儕結經社。
誰令屠沽聚里中,鼓聲終夜聒老翁。
嗚呼安得寐無聰,不但杜老左耳聾。
我年甫三十,出身事明主。
狂愚斥不用,晚辟征西府。
蹭蹬過錦城,邂逅客嚴武。
十年醉郫筒,陽狂頗自許。
青城訪隱翁,西市買幽圃。
如何復不遂,歸聽鏡湖雨。
結廬三間茅,泛宅一枝櫓。
天真儻可全,吾其老煙浦。
寡欲貧何損,無才老更宜。
掛墻多漢刻,插架半唐詩。
飯已頻摩腹,兒來暫解頤。
尚悲吳蜀遠,未免故人思。
少年誤計慕浮名,更事方知外物輕。
身誓生生辭祿食,家當世世守農耕。
授時堯典先精讀,陳業豳詩更力行。
最好水村風雪夜,地爐煙暖歲豬鳴。
雨滴何由止,人眠不復成。
云深無雁影,村近有砧聲。
草草殘年夢,寥寥后世名。
太山并蟻垤,俱向酒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