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調 游葛嶺歸有感
勝地獨湖山,滿堂貯風月。歌舞太平氣象,雪回云遏。紅鞋朱帽,隔岸喚船,芙蓉萬疊。
人稀到,這清絕。因思舊事,莊敞平泉宅。莫與他人樹石,對兒孫說。難全晚節,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間,任窮達。
勝地獨湖山,滿堂貯風月。歌舞太平氣象,雪回云遏。紅鞋朱帽,隔岸喚船,芙蓉萬疊。
人稀到,這清絕。因思舊事,莊敞平泉宅。莫與他人樹石,對兒孫說。難全晚節,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間,任窮達。
這名勝之地唯有湖山相依,滿庭中貯滿了清風明月。歌舞升平呈現太平氣象,歌聲高亢仿佛能讓雪花回旋、行云停留。穿著紅鞋戴朱帽的歌女,在湖對岸呼喚游船,看那層層疊疊的荷花。此處人跡罕至,這般清幽絕俗。由此想起往事,當年李德裕的平泉莊寬敞華麗。不要將園中的樹石留給他人,只能對兒孫訴說。難以保全晚節,不如歸隱山林。住著三間茅屋,任憑命運窮困或顯達。
雪回云遏:化用“響遏行云”典故(《列子·湯問》),形容歌聲高亢,使行云止步,此處指歌舞聲動人。
芙蓉萬疊:層層疊疊的荷花,代指西湖美景。
莊敞平泉宅:平泉莊為唐代李德裕的別墅,此處借指權貴豪奢的園林。
一丘壑:指隱居的山野之地,代指退隱生活。
此詞約作于辛棄疾晚年退居期間。葛嶺為杭州西湖名勝,時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權貴奢靡享樂。詞人游覽后觸景生情,借葛嶺之景批判時弊,反思人生晚節,表達退隱之志。
全詞通過游覽葛嶺的所見所感,由眼前歌舞升平的奢靡場景轉入對歷史與人生的反思,批判權貴誤國,主張保全晚節、退隱避世,體現了辛棄疾晚年對現實的清醒認知與高潔的精神追求。
云沉江渚噪荒鴉
江上寒多盼曲車
曠野滿栽瓊玉樹
當筵難覓水梭花
湖山梅鶴閑中韻
天地穹廬醉后家
郊島近來寒瘦甚
敢裁險句答劉叉
臘煙清,報春檐角呼來。念龍蒼掉頭依舊,素梅煖處先開。送殘年寒銷三九,九閨婪步臺階。菜甲盤新,玉英燕小,搖花側顫古搖釵。更無那景移人換,猩鬢淡風懷。墻陰雪才融,徑竹影掃蕭齋。
擁蘇裘黃金,堪嘆晚來云掩燕臺。念繁華去隨人事,指南斗,望蘭涯。霸史江山,遺金墜粉,鶯花江令尚詩才。蕙風轉阻深天塹,誰信月常佳。君曾記,井中張孔,雙鳳嗈喈。
暖日晴風晚蝶忙,平林先著夜來霜。寒花畢竟亡聊甚,野菜畦邊慘淡黃。
怒濤千里破空飛,洗盡青衫輦路泥。更惜秋風一帆足,南樓只在遠山西。
志一氣以動,
氣一志以隨。
持養使清明,
和平毋暴之。
當生不生,借光現三十六應。
當滅不滅,忘照攝千百億身。
祇如絕去,來無動靜。
珊珊蒼佩謁明光,
待漏聽雞夜未央。
圣主臨軒咨撫字,
使君奏牘注循良。
賜金更喜頒春宴,
簪筆還期補袞裳。
寄語桑間舊馴雉,
共隨鳴鳳向朝陽。
夏秋晦朔之間,伊誰為作交承主。颙昂仙伯,挺生此日,賓涼餞暑。絳縣老人,問將甲子,恰今歲數。舉香山晏會,才先一載,愚深幸、獲叨預。
何以壽君初度。愿朱顏、年年如許。棘棲鸞鳳,瑞浮鸂鶒,爭如燕處。雙桂漸香,靈椿好在,福全九五。向畫堂深處,不妨重按,舊時歌舞。
不如歸去,中原雖好難長住。
鳳巢豈可群梟聚,梟聚鳳巢翻牖戶。
翻牖戶,傷心忍見冬青樹。
真人祝網開生路,不如歸去。
野院夕陰入,掃除仍布筵。
地經殘雨后,人醉碧蘿前。
落日歸雙鷺,喬林響萬蟬。
涼飔吹不斷,應為兩高賢。
渺渺江楓漠漠臺,
珠簾繡柱拂云開。
已看十二瑤臺近,
空說三千鐵弩回。
無數煙檣飛鳥外,
橫空山翠逼人來。
振衣卻立重回首,
下界坳堂只一杯。
春來何地不芊綿,
浥翠含香故可憐。
渭水城邊寒帶雨,
咸陽原上煖生煙。
楚宮舞罷飛蝴蝶,
蜀道愁多叫杜鵑。
惟有墻陰青一片,
閒身相對自年年。
先公昔分閫,
曾此駐旌旗。
柏府良弓后,
茅堂肯構時。
原光搖霽雪,
河響坼春澌。
樂矣南滎曝,
吾君恐未知。
慈溪魏子是鐘期,
大雅遺音獨爾知。
一自彈琴東市后,
風流儒雅失吾師。
銅拔打鐵拔。
元家世將末。
霏微凍雨滟輕塵,臘盡江南又見春。
別酒易醺傷病久,新詩多恨送行頻。
尊前袞袞誰憐客,天下滔滔莫問津。
此去遐方何日到,相思愁絕故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