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主簿令二首 其二
投檄巴陵本為親,
遲留方擬問通津。
一官粗報平生志,
萬里俄傾未老身。
里棘豈堪棲鳳駐,
冢花重嘆臥麟新。
我慚李漢無才望,
敢效韓編作序人。
投檄巴陵本為親,
遲留方擬問通津。
一官粗報平生志,
萬里俄傾未老身。
里棘豈堪棲鳳駐,
冢花重嘆臥麟新。
我慚李漢無才望,
敢效韓編作序人。
您當初赴任巴陵本是為了侍奉親人,暫留此地正打算尋求仕途通途。一個官職勉強實現了平生志愿,卻在萬里之外突然倒下未老身軀。荊棘之地怎配讓鳳凰長久棲息,新墳上的花更嘆麒麟早臥荒丘。我慚愧無李漢那樣的才學聲望,怎敢效仿為韓集作序的人寫文。
投檄:指赴任或棄官,此處指赴任巴陵任職。
通津:原指四通八達的渡口,喻指顯要的職位或順利的途徑。
粗:大致、勉強。
俄:突然。
里棘:里巷中的荊棘,喻指惡劣的環境或不得志的處境。
棲鳳:鳳凰棲息,喻指賢能之士(劉主簿)。
冢花:墳墓上的花,烘托哀傷氛圍。
臥麟:麒麟臥于地,喻指劉主簿英年早逝(麒麟為祥瑞,象征賢才)。
李漢: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學生,曾編《昌黎先生集》并作序。
韓編:指韓愈的文集。
此詩為挽劉主簿而作。劉主簿本為侍奉親人赴任巴陵,未及施展抱負便英年早逝。作者與劉主簿或有交游,感其才德與遭遇,故寫挽詩以寄哀思。
全詩緊扣“挽”字,先述劉主簿任職初衷與志向,再嘆其早逝之憾,以“鳳棲棘”“麟臥冢”喻其才德不展,末以自謙作結,情感真摯,既贊其才,又哀其命,是典型的挽詩佳作。
欲寐已成寤,暫欣還作悲。三更風雨聽,四海友朋思。拊榻蟲頻息,挑燈鼠屢窺。莫呼僮仆覺,翻到自題詩。
下上嚴婺路,往來苕霅舟。何勝百篇詠,不啻十年游。志愿終漁釣,經蹊熟鷺鷗。清風慕唐漢,高友得孫劉。
秋林無靜樹,葉落鳥頻驚。
一夜疑風雨,不知山月生。
松門開積翠,潭水入空明。
漸覺天雞曉,披衣念遠征。
無數艨艟犯海波,我來守土竟如何。
荒陲百事怡情少,孤島三年戰血多。
獻馘樓頭騰劍氣,受降城下奏鐃歌。
彈丸若使勞臣在,未許潢池復弄戈。
自笑平生為口忙。花豬肉味撲簾香。松柴活火快先嘗。
爭得酒狂仍故態,欣聞韶樂在他鄉。感君相厚寄脂肪。
楊枝弄碧,系天涯心眼。幾日涼風便零亂。
畫橋邊,一片流水無聲,人獨立,暮角將愁吹斷。
春城煙雨里,如夢簾櫳,曾拂檐花笑相見。
我已厭聞歌,玉笛蒼涼,又吹起十年清怨。
問采采、芙蓉隔西洲,卻樹下門前,為誰留戀。
人如昨。黃昏望斷西樓約。
西樓約。如何把夢,也教閑卻。
梧桐月浸羅幛薄。飛蟲又提燈花落。
燈花落。恁般清冷。怎生挨著。
暫把綸竿俯碧潯,故山回首隔云林。
煙霞興有巢由癖,猿鶴盟同歲月深。
在野久忘彈鋏念,臨淵因起羨魚心。
晚潮逆浪兼天涌,真怕人間果陸沉。
龍墀問法動天顏,
天贈黃金一萬錢。
打得衲僧公驗正,
通禪依舊是通禪。
枇杷昔所嗜,不問甘與酸。黃泥裹馀核,散擲籬落間。
春風拆勾萌,樸?如榛菅。一株獨成長,蒼然齊屋山。
去年小試花,瓏瓏犯冰寒。化成黃金彈,同登桃李盤。
大鈞播群物,斡旋不作難。樹老人何堪,挽鏡覓朱顏。
頷髭爾許長,大笑欹巾冠。
除卻鉤衣草不栽,任憑濃綠障飛埃。
湖山秀發珠簾卷,絲管啁啾畫舫開。
僅有奇書堪縱目,未妨仙侶共銜杯。
四天風緊寒侵袂,貪過溪橋看早梅。
隱幾看云永日閑,已拚身世不相關。何緣滟滪生平地,誰道豺狼只在山?三徑幽棲宜野服,百年多病夢朝班。從今好構溪邊屋,只許群鷗共往還。
仕路風波避陸沉,畏途猶落在云林。九原未雪殘碑恨,尺土難同讓畔心。翻覆交情誰白首,炎涼世態問黃金。愁來獨對長松語,謖謖寒濤澹素襟。
今有東風太狡獪,弄晴作雨遣春來。
江梅一夜落紅雪,便有夭桃無數開。
暫借茅亭坐夕暉,被涯芳草水深圍。
花香處處元無見,栩栩何來此地飛。
輕衫自愛樓頭立,團扇頻煩女手揮。
車馬沸天燈勝晝,閑閑一蝶傍墻飛。
物理或難詰,疑經多未通。
蜚雖筆麟史,荔不產龜蒙。
記異因同蜮,為災豈減螽。
恨余非博識,安敢注魚蟲。
約客客來至,尋詩詩偶生。秋如驚柳色,雨未改荷聲。
渺渺江湖趣,悠悠鷗鷺盟。意雖能浩蕩,筆乃欠縱橫。
此雨不易得,有秋端可期。微官如飽飯,馀事亦窮詩。
雞遠村場聽,鳩深客路疑。是身真已老,何事此長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