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池陽詠雪次東坡韻
一夜西風雪滿巖,棱棱天地氣森嚴。黃河冰定連清濟,赤甲山應混白鹽。露指不堪尋敗屨,山頭無奈礙低檐。明朝擬上豐年頌,大劍長鎗避筆尖。
好手天公應自誇,長空萬里禦虬車。敲殘寶月光成片,關倒銀河浪作花。賈島吟肩徒有骨,袁安僵臥并無家。近來詩律精嚴甚,莫怪人呼王夜叉。
一夜西風雪滿巖,棱棱天地氣森嚴。黃河冰定連清濟,赤甲山應混白鹽。露指不堪尋敗屨,山頭無奈礙低檐。明朝擬上豐年頌,大劍長鎗避筆尖。
好手天公應自誇,長空萬里禦虬車。敲殘寶月光成片,關倒銀河浪作花。賈島吟肩徒有骨,袁安僵臥并無家。近來詩律精嚴甚,莫怪人呼王夜叉。
一夜西風吹得大雪覆蓋山巖,天地間寒氣凜冽氣氛森嚴。黃河冰封與清濟水相連,赤甲山該與白鹽山同被雪染。凍得露指難尋破鞋御寒,山頭積雪阻礙低矮屋檐。明日擬作頌贊豐年詩篇,筆鋒凌厲讓刀劍也退避一邊。天公定是技藝高超自夸,萬里長空如駕虬龍車駕。月如寶鏡被敲碎成雪片,銀河傾瀉浪濤化作雪花。賈島苦吟縮肩空剩瘦骨,袁安僵臥寒室無多余家。近來詩律嚴謹到了極點,莫怪人稱我為王夜叉。
棱棱:形容寒氣凜冽的樣子。
清濟:指濟水,古四瀆之一,以清澈著稱。
赤甲山、白鹽山:均為夔州(今重慶奉節)附近山名,因山巖顏色分別呈赤、白得名。
敗屨(jù):破鞋。
禦虬(qiú)車:駕馭虬龍拉的車,形容雪天天空的壯闊。
賈島吟肩:賈島苦吟時縮肩的樣子,代指苦吟詩人。
袁安僵臥:用東漢袁安臥雪典故,指困寒之士。
王夜叉:喻指詩律嚴苛,如夜叉般剛勁。
此詩為依蘇軾原韻的和作,創作于池陽(今安徽池州)冬日。作者遇大雪,觸景生情,既描繪雪后壯景,又借和韻表達詩興與對詩律的追求。
全詩詠雪而不滯于雪,融自然之奇與人文之趣,用典貼切,詩律精嚴,風格雄健,展現了作者對雪景的敏銳觀察與深厚詩才。
麗春園甲召公城,池想游魚恨至清。
一簇樓臺如畫出,數群鷗鷺似家生。
芰荷香里垂綸坐,楊柳陰中把卷行。
不領管弦唯靜憩,相門年少有高情。
入居蘭省歸群望,出守薄關自圣知。
清禁乍辭仙漏遠,白樓閑上彩牋隨。
伯夷廟下停金勒,大舜門中亞繡旗。
遙想雄藩多少境,祇應公暇遍留詩。
白發朱衣好寫真,鹓行佐幕異常倫。
勘書幾見招閑客,斷案常思出罪人。
棠樹政聲僧說遠,蘇臺實錄世傳新。
仍知公退無余事,惟祇焚香禮北辰。
鳳蹕出重城,宸游順物情。
檻花紅蕊盛,苑樹綠陰成。
雨過池塘靜,風來殿閣清。
樂和堯酒滿,千載樂升平。
年少老成人,林間訪我頻。
文雖如貌古,道不似家貧。
題柱寧慚祖,干時不為身。
鰲山將首冠,莫嘆尚沉淪。
運使幽人酷暑時,江邊林下兩何為。
信旗君逐舟車動,懶架吾隨枕簟移。
繡袂幾經梅雨灑,葛衣一任竹風吹。
蜀山淮甸棠郊外,早晚相逢豁所思。
居喪貧御史,家近亦難歸。
卻恐詔起復,如何贖繡衣。
仆夫潛去盡,親友頻來稀。
惟有劉東觀,時時扣掩扉。
遙思錦水會荀陳,共指棠郊憶臥云。
青眼雖然蒙望我,丹心不覺恨輸君。
離情杳杳三千里,老病厭厭八九分。
唯待急征同赴闕,一時得見向溪??。
貧居勝富貴,況復是貧游。
前路誰青眼,高堂母白頭。
秦山晴望好,隴水夜聽愁。
早作歸寧計,逢歡莫滯留。
閑離錦帳帶紗巾,誰從東郊訪隠淪。
舊在幕中珠履客,新游門下羽衣人。
掃苔雖是開三徑,采蕨何繇致八珍。
太史還應怪躔次,郎官星犯客星頻。
鶉野龍圖陳學士,迎秋登眺稱英奇。
一聲玉管風流處,百尺金臺雨霽時。
云近上清爭縹緲,山連太白鬭參差。
碧紗他日裁多少,籠得園園寺寺詩。
山河仗忠信,盡室去安然。
白浪為行路,紅旗認坐船。
禹門辭有燕,隋柳到無蟬。
豈羨乘槎客,風流載管弦。
君移棠樹民皆喜,我住東郊卻懶夸。
拙性怕逢詩債主,病身愁見酒讎家。
郢詞溫潤如絲雨,蜀紙鮮明似綺霞。
況是已經仙手和,點頭空使角冠斜。
金魚新躍繡衣邊,暫委均輸出劍關。
九折路危驄馬怯,一方塵靜木牛閑。
諸侯迎送威風下,赤子歌謠喜氣間。
更羨錦城劉大著,海棠花里恣追攀。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榮居事可知。
華省圖書雖暫別,故鄉風物似相隨。
遶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
刻石將同王閣長,永留遺愛向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