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舟次
孤帆才見下揚州,
鐵甕城邊又泊舟。
客夢喜隨家北渡,
鄉心還共水東流。
無邊芳草迷瓜步,
不斷青山到石頭。
日暮空江憑眺處,
茫茫鼓角動人愁。
孤帆才見下揚州,
鐵甕城邊又泊舟。
客夢喜隨家北渡,
鄉心還共水東流。
無邊芳草迷瓜步,
不斷青山到石頭。
日暮空江憑眺處,
茫茫鼓角動人愁。
剛看到孤獨的船帆駛向揚州,又在鐵甕城邊停泊靠舟。客居的夢境中欣喜跟隨家人北渡,思鄉的心緒同江水一起向東流。無邊的芳草遮蔽了瓜步山,連綿的青山一直延伸到石頭城。傍晚在空蕩的江邊憑欄眺望,蒼茫的戰鼓聲更引發無限愁緒。
鐵甕城:鎮江古城別稱,因城墻堅固如鐵甕得名。
瓜步:瓜步山,在今江蘇南京六合區東南,自古為江防要地。
石頭: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代指南京。
鼓角:戰鼓與號角,古代軍中樂器,此處指軍中聲音,暗含動蕩之感。
此詩當作于作者旅途途經鎮江時。詩人客居在外,舟行江上,見景生情,結合對家鄉的思念與對時局(鼓角暗含動蕩)的感慨,寫下此詩以抒懷。
全詩以“泊舟”為線索,由所見之景引動思鄉之情,又以“日暮鼓角”深化愁緒,既寫個人羈旅之思,亦隱寓對時勢的敏感,意境蒼茫,情感真摯,是一首情景交融的羈旅佳作。
家世蜀青城,摶扶幾萬程。
神游應八表,骨煉已三生。
舉酒呼麟脯,吹笙答鳳鳴。
欲將余馬紲,蜷局不堪行。
黃金匝地小橋通,四面清平納遠空。
云氣長扶天子座,日光浮動梵王宮。
殘碑幾字莓苔雨,清磬一聲楊柳風。
沙鳥不知行樂事,背人飛過夕陽東。
落日橋明水,煙斜垣繞村。
筧泉魚養子,樊棘竹生孫。
蝌蚪古文字,鷓鴣人語言。
仙翁蕨薇共,聊復且清樽。
裂石未嘗關,毋將俗眼觀。
虛中元有受,造蘊亦何難。
羽客能談道,云房識候丹。
只應仙有分,風響步虛壇。
空山落日見野鶻,千仞峰尖巢嵂屼。
腳根不受絳鏇縈,眼底熟知狐兔窟。
翻云掠草驚萬人,招呼不來難可馴。
不來未必非君福,饑啄君家雞與鶩。
春到溪山已近旬,尋春猶自負深情。
愛閑長向梅邊立,趁煖時從竹下行。
苦乏詩材無可借,更嫌酒病有余酲。
算來豈是因名利,才有關心便不清。
江客因貧識荻芽,一清鏖退雜魚蝦。
燒來味挾蠔邊雨,掘得身離雁外沙。
春饌且供行釜菜,秋粧莫管釣舡花。
食根思到蕭騷葉,痛感邊聲咽戍笳。
高原陸地無蓮花,此峰刻畫天與狀。
李君下構三千楹,讀書月明調悲壯。
向來濂溪卜廬山,蓮花峰下溪之源。
半山爭墩未苦賢,掘地何處無流泉。
千古長情祇翠岑,休談點石化黃金。
秋來國事方嘗膽,病后禪機忽上心。
老眼看書嫌字細,干喉飲酒喜杯深。
幾回空檢斑衣篋,望斷白云天外陰。
鼓報四更,地搖六震。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
虛空有盡,大道無窮。
窮則變,變則通。
信手拈將莖草插,瓊樓玉殿凌蒼穹。
占斷淮南勢,西風入鬢毛。
一江流不盡,多景最為高。
斜日迷煙樹,孤帆送客舠。
興懷人物少,今古等秋毫。
祠臘紛紛受誓忙,病夫藥鼎對書床。
官卑豈愿乘肥馬,食儉惟知取瘦羊。
貧見客來偏快活,老逢歲盡卻悲傷。
雪寒一事關心切,癡女奔波道路長。
僻性止耽書,村中謾寓居。
心惟求事省,身合與名疎。
木葉秋風起,蛩吟夜雨初。
吾生今晚矣,不必問何如。
自身歸未得,卻勸別人歸。
思婦心中事,征夫淚滿衣。
蜀天知近遠,江樹間稠稀。
幸自安雙翼,誰教不奮飛。
藞藞苴苴,瀟瀟灑灑。
嚴冷時溫若陽春,褊急處寬逾大海。
才開口,平日說。脫空卻嫌人,無事謗般若。
有時突出一句鄉談,佛也不能覷他縫罅。
從來閩蜀本同風,相逢自有知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