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和樊督學二首 其一
霜清梧葉曉峰秋,俄見風行海外州。十載名高島夷識,百年道在日星流。山開紫翠云歸寺,沙動微明月滿舟。盡道文翁能化蜀,全勝陸賈越南游。
霜清梧葉曉峰秋,俄見風行海外州。十載名高島夷識,百年道在日星流。山開紫翠云歸寺,沙動微明月滿舟。盡道文翁能化蜀,全勝陸賈越南游。
萬事驚心兩鬢非,先秋人與雁南歸。
閒看草際鋤黃獨,靜倚松陰住翠微。
身老玉關愁擊柝,時危金殿望垂衣。
更堪潦倒逢佳節,樽酒籬花賞暫違。
兩年滯天末,言旋苦不亟。
故鄉忽在望,轉復愁一切。
入門聞笑言,客心藉少慰。
妻孥喜且悲,訝我何憔悴。
瑣屑問行蹤,殷勤辦粗糲。
有弟在中州,前月先我至。
把臂感離行,挑燈對同氣。
我有孿生兒,雙雙了不異。
繞膝相唲嘔,憐渠解人意。
家釀傾烏椑,味薄不成醉。
舉杯共斟酌,撫事增歔欷。
因思作客初,危險歷已備。
生還托夢想,殘命真如寄。
骨肉得團圞,終荷皇天賜。
入夏苦炎熱,神昏體氣疲。
忽然臨素月,動我無窮思。
清影垂楊下,涼風靜夜時。
無人共幽賞,天際渺何期。
寰中五岳插天起,神龍半隱青霄里。鐘靈何地無偉人,毓圣特異尼之址。
可知名山不在高,地靈往往生英豪。一自麟書降祥后,眾山羅列皆兒曹。
亭亭五峰中圩頂,其余四配若引領。青蔥環繞文德林,儼然三千七十依壇杏。
尼山之尊亦如岱岳尊,那許太華恒霍嵩高與之并。
上有中和壑,下有坤靈洞。智源溪水浩瀚流,沿流討源者頗眾。
關閩濂洛支派通,大海朝宗百川共。一泓活水千秋澄,誰向智源窺體用。
觀川亭前石罅如刀劈,一線幽深荒蘚積。安得五丁鑿破云霧堆,瞥見天光萬重辟。
西南諸峰拱如屏,五峰上映五老星。當年顏母山頭禱,神哉木葉隨降升。
天生圣哲事豈偶,一山不世鐘坤靈。平生是山切仰止,作吏何緣地鄰此。
只今小憩幽崖前,猶憶春風浴沂水。由來山水清音多,仿佛金石絲竹之聲悅吾耳。
五峰林密浮蒼煙,摳衣未敢憑其巔。
云淡長空日欲斜,
水邊衰柳噪寒鴉。
病來不飲空凄感,
獨繞東籬詠菊花。
才名誰似漢田郎,起草何人謫瘴鄉。芳杜佩還紉帝子,中山篋豈示君王。符分虎竹云霄迥,俸給魚鹽道路長。一酌昆明池上水,恩波猶自憶含香。
迢迢東海一波臣,路出盤江更問津。寒食蘼蕪愁片雨,春衣楊柳拂輕塵。青云謫去還何日,白雪歌來和幾人。我亦乾坤憔悴者,不堪澤畔賦靈均。
天涯宦跡笑蹉跎,驥服鹽車墮淚多。一代風流淹省署,千山雨色度關河。滇池鯨甲隨波動,閩海鴻書隔歲過。若祀碧雞金馬后,漢廷遲爾頌中和。
一謫梁州萬里天,馬嘶鳥道白云懸。恢諧誰復憐方朔,寂寞還應守太玄。山鬼西南窺虎穴,夜郎風雨嘯龍泉。凄涼漫擬投湘賦,宣室恩深召對年。
紫禁臚傳第四人,錦腸貝齒凜長身。
三年來作諸侯客,千里江山陰受春。
胸中深蟠萬卷馀,筆端倒傾蛟室珠。
掖垣政要舍人樣,致主澤民推宿儒。
戰和未定議紛紜,草茅有忠天莫聞。
公乎行矣陪國論,毋愧新亭千載人。
中年謝傅良多感,欲別能忘作惡無。
今日與公休惜別,須知元不隔江湖。
官路騎驢突尹騶,
尹曾罵佛去潮州。
卻從渠問推敲字,
千古詩人作話頭。
竹杖點湘斑,
長隨掌握間。
老來方得力,
伴我一生閒。
膽肝從不問安危,虎穴探身一劍隨。帳下兒郎齊拍手,書生歸騎共蛾眉。
謝女方當詠絮年,教鞭拋卻策金鞭。相隨豈僅郎情重,要搗黃龍去并肩。
胭脂乍褪還臨鏡,窄袖蠻靴儼畫圖。妝罷低聲微笑問,阿儂可似木蘭無。
草罷羽書情未慵,猶持刀尺對寒蛩。莫憂百戰征袍破,縫補而今已有儂。
陣云如墨裹秋風,梳洗無心上玉驄。一望河山千里碧,但求生死與郎同。
雷霆震處飛蝴蝶,風雨時過遍杜鵑。笑說胡兒連夜遁,云鬟猶是枕刀眠。
磨盾馬前勞素手,談兵燈下出朱唇。況當戰罷高歌返,捧盞為郎進酒頻。
不教虎帳成鴛帳,琴瑟寧如鼓角雄。鸞鳳和鳴他日曲,而今但唱滿江紅。
墻角清陰花月靜,一聯秀句雙成。不須紅葉更流情。風吹修竹響,傳得鳳凰聲。
好影隔來心自語,碧云細點春星。小桃枝下聽分明。消魂酬五字,清露越三更。
館驛亂山隈,征車夕照催。
途長人意倦,地險馬行猜。
秋氣來榆塞,涼風起蝎臺。
不須思蜀道,我乏濟時才。
小別長安市,時流一輩多。
竊鉤真不幸,側帽屢相過。
宏道命安托,橫流爾奈何。
出門看傀儡,飯飽得蹉跎。
落落山行意,幽尋花自知。
將影獨危攀,松下一棲遲。
寒風矜淡色,秋來晚更宜。
雨過長天凈,微云斂已隨。
吾心茍不兢,想見流水時。
怪樹懸崖禿,飛泉掛壁長。
墻低山瞰屋,簾淺月登床。
竹籟寂清夢,蘭風飄晚香。
幽居何必廣,即此是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