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雙節詩為陸貞姑賦
擘菂中還苦,絲絲詎易忘。燈光扶影怯,機杼入秋忙。散發俄垂老,話心晚更長。未嫌霜霰逼,留驗返魂香。撚管丹初拭,敲銅血盡枯。已甘井底水,那問夜啼烏。抱泣惟之子,扶床有小姑。才疑風日暖,回味可如荼。
擘菂中還苦,絲絲詎易忘。燈光扶影怯,機杼入秋忙。散發俄垂老,話心晚更長。未嫌霜霰逼,留驗返魂香。撚管丹初拭,敲銅血盡枯。已甘井底水,那問夜啼烏。抱泣惟之子,扶床有小姑。才疑風日暖,回味可如荼。
策名公家方,其實止求食。
一飽寧必官,吁嗟遠行役。
思便自此歸,輾轉不能得。
事非盡由己,徒念山中石。
強歌不成歡,假□不安席。
夢醒覓嬌兒,觸手乃船壁。
我本窗下人,胡為異方客?
身世難盡言,去去自努力。
如此江山,便看到、冉冉斜陽西去。憑檻極目天涯,傷春自憔悴。
春漸老、眾芳易歇,空剩得、漫天飛絮。十載緇塵,一簪華發,容易遲暮。
待重約、俊侶尋芳,卻搔首、花前幾延佇。難得美人一笑,便嫣然心許。
風露棱、闌干倦倚,為玉尊、重唱金縷。聽取中夜雞聲,喚君起舞。
浩劫微塵本自該,缽頭何以向山隈。說來海上曾浮嶠,方信人間有渡杯。
鮑葛丹爐他自封,法云長引入山鐘。閒將一滴曹溪水,飄落羅浮四百峰。
咫尺迢遙不可知,飆輪相就更何時。好游最是東坡子,生長眉山不到眉。
世外無情更有情,梅花清影立三更。勞君一喝空山月,又見扶桑海上生。
天遣奇花擇地生,為憐體素更輕盈。一天秋色風光好,十頃寒香露氣清。
不特爐熏資剩馥,最宜寶髻綴繁英。憑誰移向瓊林去,乞與江梅作弟兄。
此花亦是可憐生,刻玉融酥萬數盈。素質更兼秋色靜,幽香暗逐曉風清。
不須籬菊浮纖蕊,好學官梅綴落英。來歲龍山高會在,又呼張丈喚殷兄。
作意登臨快此生,愛花莫惜酒杯盈。水沉風味香仍遠,冰雪肌膚韻更清。
名字不須聯十友,品題猶賴有三英。定知茉莉真瓜葛,連璧誰家弟與兄。
瑞葉嘉禾亦旅生,瓊田十頃足豐盈。色侵粉面人爭羨,香入奇熏心自清。
寶蓋緝成雙縞帶,筠籠采盡萬瓊英。若逢靖節為佳妃,肯讓黃花作女兄。
物候西南異,爰知富媼材。
藥苗松乳雪,蟲穴竹根雷。
泥暖藏龍骨,山寒孕虎胎。
蜀都誰續賦,好借太沖才。
綠陰池沼亂鶯流,
眼底春來鬢卻秋。
不用黃金買白日,
待尋三徑作歸休。
種樹繞溪頭,為園就山足。
夜靜月上扉,春深花履屋。
幽情既滿抱,采香自盈掬。
主人樂偃眠,床頭酒新漉。
昔年握別記匆匆。柳陰中。一帆風。兩岸青山、相映淡眉峰。往返難忘芳草路,歸去也,夕陽紅。
哪堪今日倚樓東。與誰同。暮云空。怊悵姮娥、獨赴廣寒宮。夢到家山山更遠,尋不出,舊游蹤。
豈樂羈塵世,中懷愿莫酬。
兩棺貧未舉,八口計難周。
慈孝非能盡,神仙不可求。
敢言乘六氣,無待與天游。
平泉何處李家莊,茅屋疏籬也夕陽。三徑就荒吾不恨,紅糕綠醑滿田香。
五畝園池六尺垣,清溪一曲正當門。鶴雛牛犢皆詩料,剩有美談留子孫。
二陸亭臺昔未荒,幾番重九插萸房。無人可論當年事,又說江湖與廟堂。
漫說新莊類午橋,幾年風雨困飄搖。扁舟此日堪乘興,來逐歸潮去上潮。
又向東村訪佛祠,衰容數被野鷗窺。不須更答三人問,沂水風雩竟阿誰。
叢木回岡費討尋,鶴涇回望九皋深。洛陽游子歸何日,碧草春風歲歲心。
一曲寒流棹小船,
嵐光巖影漾前川。
幔亭宴罷群仙散,
不見虹橋空紫煙。
五渠村落運租船,才出城隅便扣舷。
一百歲翁重見面,念三年后許齊肩。
蝸廬日暖開缸酒,蟹椴風清上稻天。
歸去夜燈吟有興,漫書此意壽彭篯。
朝正萬里謁龍顏,詔遣旬宣二楚間。
馮軾青云開碣石,飛書白席出匡山。
提封借畫屯田奏,郡國均輸轉餉還。
聞道中興咨四岳,未論詞賦動江關。
壁間最好營丘筆,
臥看三峰憶舊過。
夢入幽林小溪去,
絕勝千騎向南柯。
鼠上書檠暗,巢驚甕牖明。
不眠知夜久,欲起怕寒生。
城與江山近,秋添鼓角清。
經營才五字,展轉欲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