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中雜詩 其三
物候西南異,爰知富媼材。
藥苗松乳雪,蟲穴竹根雷。
泥暖藏龍骨,山寒孕虎胎。
蜀都誰續賦,好借太沖才。
物候西南異,爰知富媼材。
藥苗松乳雪,蟲穴竹根雷。
泥暖藏龍骨,山寒孕虎胎。
蜀都誰續賦,好借太沖才。
西南地區的物候與其他地方不同,由此可知大地蘊含著豐富的物產。藥苗如同松樹上的雪乳,蟲穴在竹根處仿佛有雷聲。溫暖的泥土中藏著龍骨,寒冷的山中孕育著虎胎。蜀地的風光誰來續寫賦文呢,真希望能借助左太沖那樣的才華。
物候:指生物的周期性現象與氣候的關系。
爰知:由此知道。
富媼(ǎo):指大地,古人認為大地是富饒的母親。
松乳雪:形容藥苗像松樹上的雪乳。
蟲穴竹根雷:蟲在竹根處活動,好像有雷聲。
龍骨:古代哺乳動物的化石,可入藥。
太沖:指左思,字太沖,西晉著名文學家,曾作《三都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推測詩人身處西南地區,被當地獨特的物候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所震撼,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西南地區相對中原開發較晚,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讓詩人感到新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西南地區的獨特物候和豐富物產。其突出特點是意象奇特、意境奇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獨特的文學表達。
而我游湘湖,恰值湖水小。湘湖舊有名,敢道湖不好。辟彼如花人,必須眉黛姣。一旦決洪流,山寧不枯老。白鯉曝腮鱗,漁刀蔽深草。水少已不堪,何況酒更少。
我家未為貧,尚有綠綺琴。手雖不能彈,頗喜聞遺音。時時命女奴,強于弦上尋。聽罷方寸適,取酒時一斟。顏回與原憲,平日我所欽。儻得從之游,雖貧亦甘心。
中使迎軒簇彩旃,千官猶在玉河邊。香煙未散龍旂起,今日君王御講筵。
一日吾一醉,一日養吾軀。越日更復飲,循轉無他馀。少年得一醉,狂逸神馳驅。中年既已醉,默坐心茫如。誰能為我辯,此異何故歟。辯亦何所為,更捉杯來扶。王母蓬其發,戴勝昆侖山。穆王托八駿,遙遙來相參。視肉陳案桌,珠樹風蹁翻。白云有輕姿,搖曳在空闌。我亦乘馀酲,叩彼仙之關。重扃不可啟,惆悵倚瑯玕。管弦聲淡宕,出窗旋復還。下視人間世,倏忽誰能看。重樓卓以起,轉瞬廢已殘。唯有山中墓,延展長漫漫。淵明挈瓢壺,夜半入我室。淡笑尚依然,千秋未可蝕。我椅塵所封,隨坐不一拭。我醉難殷勤,倚床略一揖。隨出枕邊書:此是翁之集。黠笑揚其壺:孰事較此急。遞我一空杯:不飲聊亦執。有物生山野,幼青老則紅。垂懸矮枝上,密葉相閉封。此非人間種,亦非墮月中。智者享其美,安復辨其宗。入口刀斫舌,喉鼻如火攻。入腹軍嘩變,鼓蕩誰能雄。此我幼所嗜,及長難重逢。棚種溫室養,鈍退如衰翁。今夕復何夕,覿此幼年朋。持嗅氣已在,況復入鍋烘。不有杯中物,暴殄此天工。醉筆為之頌,嗟無鬼神通。蜥蜴有馀孽,其名四腳蛇。出沒山道側,時匍葉與瓜。兩腮凹復凸,似有語無涯。嗟汝生遠古,吾人聽不嘉。我屋在山側,屋后即層崖。汝自何隙至,居我廁之洼。我至隱洼壁,似覺愧有加。我去汝何為,此問亦太奢。廁角結蛛網,有物循以爬。廁地游蟲豸,兩觸能丫叉。是皆汝可友,交結無忒差。愿汝長住此,此即汝之家。憶我二六年,頗嘗養佳狗。我家古好獵,輩輩親山獸。其母世所豢,榮為獵犬后。惜汝廢其傳,嗜睡眼不剖。或睡桌之底,或睡床之右。仰面鼻朝天,四腳舉如手。我以手相擾,汝開眼如口。既開還復閉,微鼾毛皮抖。汝貌異常倫,嘴喙寬而厚。命汝曰賽獅,能當汝意否。我晨將赴學,汝即隨我驟。我出校門歸,汝在門側候。置筆汝唇中,銜之得得走。我或不汝齒,嘶咬我褲袖。我父遠離家,招我聚數宿。日日思汝形,漸將及腰扣。迨及歸來日,汝已為人狩。汝死吾不見,汝尸吾不守。離別此茫茫,汝魂歸何土。倘或入輪回,再逢來世某。此事恍難知,夜夢汝非舊。或為外星人,或笑猙獰丑。夢起長飲泣,自頰及乎肘。從此廢廝養,情多即為垢。孑然飄一身,將至天地朽。汝魂果有知,鑒此誓言久。酒盡紙亦盡,擱筆心茫茫。東山日未出,冉冉漫霞光。
眼底干戈劫未休,浮沉應似泛輕舟。人家多少黃金穴,只少床前好枕頭。
胡床倦坐起憑欄,人正忙時我正閑。卻是閑中有忙處,看書才了又看山。荷邊弄水一身香,竹里招風滿扇涼。道是秋來還日短,秋來閑里日偏長。
蕩子好蘭期,留人獨自思。落花同淚臉,初月似愁眉。階前看草蔓,窗中對網絲。不言千里別,復是三春時。杳杳與人期,遙遙有所思。山川千里間,風月兩邊時。相對春那劇,相望景偏遲。當由分別久,夢來還自疑。佳人在北燕,相望渭橋邊。團團落日樹,耿耿曙河天。愁多明月下,淚盡雁行前。別心不可寄,惟馀琴上弦。
遠客京城中,賴有之子并。出處靡不俱,豈異形與影。俛仰忽不樂,暌離生俄頃。執手臨路岐,語語不知永。
暮色含遠林,滄洲灑微雨。揚帆翼雙漿,遠逐前舟侶。渺渺云際帆,啞啞煙中櫓。風來不可期,斯流乃如許。
春日燕京雁北飛,高樓獨客一沾衣。嗟予正阻滄洲去,念爾翻從江漢歸。塞上風塵元自苦,天邊霜雪未全稀。蹉跎剩笑浮生拙,飄泊休憐羽翼微。
開府春來乞五湖,璽書舟楫寄深圖。誰依日月裁龍袞,獨向星霜握虎符。軍事祇憑雙鬢識,主憂還借一身扶。那堪欲下楊彪淚,矯首青云阮籍途。
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歸。
此路經過已十年,重來河水變桑田。西風不盡登臨意,又見寒鴉下夕煙。
須信出門便是草,端居蓬島控遐荒。饒他豐儉終當盡,堯舜垂裳帝力忘。
云霞成侶伴,虛白侍衣巾。卻語桃源客,如今出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