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憐小影三首 其三
搜奇昨獲鈐山集,
輯佚曾為梼杌編。
難得畫圖親省識,
紅妝合與汗青傳。
搜奇昨獲鈐山集,
輯佚曾為梼杌編。
難得畫圖親省識,
紅妝合與汗青傳。
昨日搜尋奇文獲得《鈐山集》,曾為整理散佚文獻編纂《梼杌編》。難得能親自觀覽辨認這幅畫像,女子的事跡應當載入史冊流傳。
鈐山集:疑指明代嚴嵩所著《鈐山堂集》,嚴嵩為江西分宜人,鈐山為其家鄉山名。
輯佚:收集散佚的文獻資料,整理成集。
梼杌(táo wù):本為傳說中兇獸,后借指古代史書(如《梼杌》為楚國史書),此處代指整理文獻的編纂工作。
省識:仔細辨認、觀覽。
紅妝:指代女性,此處指卿憐。
汗青:古代用火烤竹片記事,竹片水分蒸發如汗,后借指史書。
此詩或為作者整理歷史文獻時,因得見卿憐畫像而作。卿憐為清代和珅侍妾,生平多與權宦相關,作者通過搜尋文獻(《鈐山集》《梼杌編》)與觀畫,強調其雖為“紅妝”亦當入史的創作背景,反映對女性歷史地位的關注。
全詩圍繞文獻收集與畫像觀覽展開,以“搜奇”“輯佚”鋪墊,落腳于“紅妝合與汗青傳”,主旨在于肯定卿憐的歷史價值,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體現對歷史細節與女性人物的重視。
瓶盂客京口,仿佛熙寧末。君方駕扁舟,歸來自苕霅。
中泠忽相值,傾蓋忘楚越。禪揮龐老鋒,辯鼓子貢舌。
連宵極名談,江閣倚清絕。扣檻出黿鼉,時取一笑發。
邗溝介淮海,濟濟多俊杰。良辰苦招要,結好從此設。
堂堂紫髯翁,道德冠前烈。風流廣文先,烱烱事修潔。
老禪魁叢林,冠蓋趨雜遝。三豪相繼往,墓木葉屢脫。
子今復云亡,枯棋愈殘缺。相逢舊好間,悲詫那忍說。
明年東下船,系纜竹西月。茗奠蜀岡南,彈指當永訣。
黃沙白草滿淮垠,逆旅蕭條思不禁。
風約亂云歸隴首,角催明月出波心。
槎頭涌處潮初上,斗柄移時夢未沈。
遙想故人投宿地,畫船應在碧榆林。
相對春風共酒樽,盤蔬取次得清歡。
風吹一鶴歸天上,雪壓孤松見歲寒。
論極不知空肺腑,交成應許綴金蘭。
明時更聽王陽仕,洗手思彈貢禹冠。
折柳相從地,重來失舊柯。
林光延晚照,岸影動霜波。
碧圃檀欒密,朱簷翡翠過。
主人成異物,搔首奈情何。
老去年光知幾尋,無端華發苦相侵。
獨憐碧眼平生舊,未改青松一寸心。
欲扣禪關當歲晏,肯愁溪路隔云深。
相逢試探梅花信,應有香須擢碎金。
酒半詩成日轉西,驪珠才抵一丸泥。
未饒白雪無人和,不忿東山有妓攜。
班綴定應連玉筍,姓名還得夢金題。
飛騰便見新官上,傳語花開慎莫齊。
踞虎奔犀列萬形,奇觀真已過南屏。
縈云細路杳無盡,落石飛泉靜有聲。
十里平湖初卷葑,一天秋色共揚舲。
停橈共過孤山寺,寂寂林僧半掩扃。
雪消幽港漲漪漣,草際晴絲罥細煙。
避槳輕鷗翻點點,亞墻修竹靜娟娟。
風流遠繼東山后,詩句高凌北斗邊。
何日去尋陽羨路,相攜青嶂弄云泉。
收得宮花上帶春,綠袍仍共草爭新。
發揚杜老詩無敵,蓋覆吳侯政不神。
平地彩云看接武,一天明月負垂綸。
怪來瀕海多儒士,龍閣從來是里人。
君不見昆侖之河與天通,源深發遠人莫窮。
回溪轉壑隨折沖,末勢演溢流于東。
東溟無旁下無底,浩蕩足以家魚龍。
嗟哉吾徒雖好學,詎肯著意推所從。
淵停富滀有若是,孰謂世上無豪雄。
法師名齋意且遠,張皇幽眇見爾聰。
西來竺書五千軸,期子歲月加磨礱。
離騷楚詞亦謾讀,言語黼黻何必工。
禪余習氣如未盡,時倚澗石吟松風。
龐公與少陵,不肯入州府。畏人嫌其真,但喜歸茅宇。
先生豈其徒,與世亦齟齬。年來作庵榜以靜,靜非對動默即語。
閉門謝客親荷鋤,秀甲珍芽春滿圃。黃雞白酒厭妻孥,醉以詩書相媚娬。
況復家傳侍郎后,縹囊玉匣收奇古。寶刀錯落走金蛇,至藥晶熒嘯鉛虎。
先生妙齡已絕人,放浪江湖棄簪組。居閑自不減前烈,遇物陰施功不數。
我疑造物已收錄,富貴來尋君勿阻。不然騎鶴扣玄關,跨躒松喬攀佛祖。
先公跨箕尾,搖曳旋天關。于今二紀余,肯復來人間。
時時對遺編,仿佛窺一斑。夢寐思見之,何從暫追攀。
邇來都城里,忽睹庭中蘭。方寸實驚喜,典刑斯可觀。
抱疴一榻上,骨瘦清瑯玕。為余設幽幾,氣貌徐以寬。
微詞落玉麈,文彩真孔鸞。棣華惜未識,妙譽聞朝端。
先公德未泯,四海共仰嘆。愿言付百世,清風嗣門闌。
茲山嵯峨冠天下,一徑縈云行兩舍。始窮絕頂見招提,碧閣丹樓屹如畫。
門前池水滀蜿蜒,座上風雷驚晝夜。峨眉五臺夸壯觀,品目真不此為亞。
偉哉南師非世人,開荒辟土初椎輪。寥寥相望三百載,廢興一一難具陳。
丹丘大士來鼓舞,氣象煥發重增新。投金輸贐走南北,法雨所被無涯津。
虛堂選勝得佳處,隆簷巨棟成逡巡。窗扉洞達舒兩目,異景錯出羅蓁蓁。
朝云夜月常萬頃,寒光炯炯如镕銀。堂中隠幾人何似,湛若玉毛懸秋旻。
牓名圓鏡示來客,庶使方寸無緇磷。
揚帆渡江來,洗眼驚翠樾。
云姿既容裔,鳥哢更清絕。
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嗟我魚目光,疇能綴明月。
狂墨掃瑯玕,風煙坐中發。
殊勝區中人,茫茫走飛轍。
佛印電目海潮音,貌古瘦瘁如孤松。
心已了達諸佛相,酬酢縱橫無滯礙。
以大慈悲為演說,登闡沈幽度眾生。
至第一義而不傳,而無一義不傳者。
我今焚香贊嘆禮,十方國土即聞知。
愿師與我及眾生,一切長在真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