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二首 其二
老喜杜門常謝客,病惟讀易不迎醫。
冬來更愧乖慵甚,醉過收蕎下麥時。
老喜杜門常謝客,病惟讀易不迎醫。
冬來更愧乖慵甚,醉過收蕎下麥時。
年老時我喜愛閉門謝客,患病時只研讀《易經》而不延醫。冬日來臨更慚愧自己懶散異常,竟因醉酒錯過了收蕎麥、種冬麥的農時。
杜門:閉門,關閉門戶。
謝客:謝絕賓客。
讀易:研讀《周易》。
乖慵:懶散,不勤快。
收蕎下麥:收獲蕎麥,播種冬麥。
此詩或作于詩人晚年退隱時期。詩人遠離官場喧囂,選擇閉門靜養、研讀經典,但仍關注農事;冬日因醉酒誤了農時,觸發對自身懶散的愧疚,反映其退隱生活中閑適與自省交織的真實心境。
全詩通過晚年閉門謝客、病中讀易、醉誤農時的生活片段,展現退隱后的復雜心境——閑適與愧疚交織。語言質樸,細節真實,情感真摯,是詩人晚年生活的生動寫照。
天寶年間萬事非,
祿山在外內楊妃。
先生沈醉寧無意,
愁看胡塵入帝畿。
早年妙句擅沉香,
晚作流人下夜郎。
誰識先生非酒客,
當時慷慨為勤王。
千古蛾眉寄此聲,
細翻歌譜與閑評。
白頭慷慨談興廢,
紅粉飄零半死生。
殘月曉風留綺語,
幽窗冷雨動癡情。
若教詞出吳娘口,
唱到多情淚更傾。
瑟瑟湘簾裊裊垂,
嬌鶯初囀最高枝。
枕棱畫得金釵響,
為記深宵夢里詩。
蕭蕭瑟瑟。做弄春寒,相思寄與脆笛。寫韻紅樓,天樣一般遙隔。前宵記曾聚首,轉添儂、者番傷別。便算是,再相逢,怎抵斷腸時節。
此際離愁如織。燈焰小,惺忪欲眠難得。病耗傳來,試問有誰憐惜。東風又吹冷雨,打窗紗、助我慘咽。此況味,兩地里、青鬢易白。
自甘愚谷五經春,無限天涯草色新??v有除書應懶讀,廣平還是折腰人。
當年宣室受釐開,絳灌如聞也愛才。三輔去天今尺五,何人解放賈生回。
蛾眉蕭颯不禁寒,青鏡流年懶自看。大有叢臺歌舞在,莫將行步怨邯鄲。
可隨桃李恨春風,曾是春風掌握中。千尺喬松萬年雪,不知天地為誰功。
愁聞平子賦歸田,半刺翱翔亦可憐。老病束書黃犢角,不煩重數好文年。
雨色丹楓半掩扉,交游尺素漸來稀。無端最是隨陽鳥,只作青云一處飛。
杖頭擎缽十方游,踏遍神州與趙州。卻笑高車安坐者,一生肉食為身謀。
使節驅馳萬里游,何曾騎鶴上楊州。蕭蕭疏雨空山夕,且辦僧房一榻謀。
床頭歷日鬢絲絲,
懶倦慵吟守歲詩。
宜入新年須吉利,
明朝把筆寫門楣。
長途猶旅食,
誰與換春衣。
榆社人初散,
茅檐燕已歸。
河流經岸斷,
壟樹入煙微。
忽見南來雁,
鄉心相逐飛。
露盥薔薇讀不休,
雄才似此渺無儔。
驊騮出塞霜啼血,
雕鶚盤空雪翮秋。
官職折名名亦好,
文章憎命命真仇。
年高健在稱潛德,
五福原來貴未收。
勞動歸來四體輕
閑調絲竹晚風清
關心漫把離鄉曲
奏與羈人帶淚聽
黯淡斜陽別有春,
殘花委地涴香塵。
不知來往銜泥燕,
可識從前舊主人。
秋光濃淡雨復晴,海波不動含深綠。
平沙若剪云嵯峨,雁背斜光斷還續。
西風吹影落魚磯,字字新出臨池墨。
稻梁離離網弋多,急向蘆花深處宿。
渡頭楓樹霜初結,海風吹滴猩猩血。
秋光上下鏡面平,清光一片琉璃徹。
沙頭眠鷗忽驚起,客帆飛去波明滅。
煙水蒼茫野牧歸,數聲短笛吹新月。
滄海塵生錦瑟年,明珠淚盡月當天。人間傳遍西昆體,誰解春心托杜鵑?
歌殘汾水雁秋飛,北望胡塵淚滿衣。愁對春風吟水調,六龍西幸不曾歸。
桃花春水漲前灘,待渡無舟欲濟難。落日孤云心萬里,望仙橋畔望長安。
衣冠南渡避胡來,憑仗雙輪碾海開。應有田橫客相笑,春帆葉葉過登萊。
變現諸天說法身,穗香醒夢證前因。遍呼黃帝諸孫起,莫作華胥國里人。
神丹浪說解還童,哀感中年遇謝公。難遣故宮禾黍恨,春燈和淚寫王風。
每話家園淚雨潸
薊門秋老雁初還
驚魂自逐瀟湘水
忍見湓城山外山
曉起猶馀醉臉丹
綺疏羞對玉臺端
描成兩道春山遠
照徹一泓秋水寒
不信如花光灼灼
果然似月影團團
待郎拂拭芙蓉日
笑挽香肩并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