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廣平助甫六首
自甘愚谷五經春,無限天涯草色新。縱有除書應懶讀,廣平還是折腰人。
當年宣室受釐開,絳灌如聞也愛才。三輔去天今尺五,何人解放賈生回。
蛾眉蕭颯不禁寒,青鏡流年懶自看。大有叢臺歌舞在,莫將行步怨邯鄲。
可隨桃李恨春風,曾是春風掌握中。千尺喬松萬年雪,不知天地為誰功。
愁聞平子賦歸田,半刺翱翔亦可憐。老病束書黃犢角,不煩重數好文年。
雨色丹楓半掩扉,交游尺素漸來稀。無端最是隨陽鳥,只作青云一處飛。
自甘愚谷五經春,無限天涯草色新。縱有除書應懶讀,廣平還是折腰人。
當年宣室受釐開,絳灌如聞也愛才。三輔去天今尺五,何人解放賈生回。
蛾眉蕭颯不禁寒,青鏡流年懶自看。大有叢臺歌舞在,莫將行步怨邯鄲。
可隨桃李恨春風,曾是春風掌握中。千尺喬松萬年雪,不知天地為誰功。
愁聞平子賦歸田,半刺翱翔亦可憐。老病束書黃犢角,不煩重數好文年。
雨色丹楓半掩扉,交游尺素漸來稀。無端最是隨陽鳥,只作青云一處飛。
我甘愿在愚谷中度過五個春秋,天涯各處草色一片新鮮。即便有朝廷的任命文書,我也懶得去讀,廣平你終究還是要屈身事人的。當年在宣室殿接受福佑的儀式開啟,聽說連絳侯、灌嬰這樣的權貴也愛重人才。如今三輔地區離天只有尺五之近,可誰能讓賈誼這樣的賢才被召回呢?秀眉稀疏難以抵御寒意,面對銅鏡懶看歲月流逝。叢臺的歌舞依舊熱鬧,不要因行走不便而埋怨邯鄲。怎能像桃李般怨恨春風?你本就在春風的掌握之中。千尺高松頂著萬年積雪,不知天地是為誰造就這般功績。愁聽張衡作《歸田賦》,你任半刺之職漂泊也令人憐惜。我老病纏身,將書束在黃牛角上,不必再數說當年好文的歲月。雨幕中丹楓半掩柴門,往來的書信漸漸稀少。最無端的是那隨陽的大雁,只向著青云高處飛去。
愚谷:典出《說苑·政理》,指隱者所居之地。
除書:任命官員的文書。
折腰: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典,指屈身事人。
宣室受釐:漢代宣室殿舉行接受福佑的祭祀儀式,此處指受君王召見。
絳灌:漢初功臣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代指權貴。
三輔:漢代京畿地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此處指京城附近。
尺五:形容極近,《辛氏三秦記》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賈生:指賈誼,漢代才士,曾被疏遠。
蛾眉:比喻才德之士,亦指女子秀眉。
叢臺:戰國趙都邯鄲的臺名,代指繁華之地。
喬松:高大的松樹。
平子賦歸田:張衡(字平子)作《歸田賦》,表達歸隱之志。
半刺:州郡長官的屬吏(如長史、別駕),職位較低。
黃犢角:將書綁在牛角,形容隱居田園。
尺素:書信。
隨陽鳥:指雁,隨季節遷徙,此處喻趨炎附勢之人。
青云:指高位。
此詩為作者寄贈友人張廣平(助甫)之作。推測創作于作者隱居或友人仕途不順時,通過組詩形式,既回應友人近況,也借古喻今,表達對官場傾軋的感慨與對隱逸生活的認同。
《寄張廣平助甫六首》以組詩形式,圍繞友人張廣平的仕途與心境展開,或慰藉其困局,或勸其淡泊,或自嘲隱逸,既體現深厚友情,也反映作者對官場與人生的深刻思考,語言含蓄,情感真摯,是寄贈詩中的佳作。
高牙負北郭,芳園路西轉。 鳥鳴戀故木,蘭茁歸新畹。 坐延花景深,行倚筇枝軟。 翳然思林木,會心不在遠。
桃源人去絳幃寒,強折花枝帶笑看。 月上梅梢空有影,風吹柳絮不成團。
清名傳播到黃支,直節寧憂趙氏危。 虎尾蹈時都不畏,象臺到日大為奇。 是行廊廟人皆怍,所過山川鬼亦知。 官職本為錫底鴆,傷今正論有誰持。
宮柳初開一抹眉,武昌城下乍逢時。 春來樹樹煙條綠,欲認何枝是舊枝。 寒食東風已滿城,小枝纖弱拂啼鶯。 東君不惜離人苦,又向前年折處生。
愁與病相兼。滋味曾諳。罷蠶天氣濕江南。梅雨連綿朝復暮,云膩山尖。
衣潤水沉添。午夢初甜。一些些事怕沾黏。只有昨宵詩未了,險韻重拈。
牢盆習以疲,國課日以竭。況有儇薄徒,罔利窮杪忽。
鼠竊術詭憸,狼吞賄乾沒。流極將何窮,黯思豎毛發。
海隅治績平激湍,買犢渡虎今猶傳。前塵已遠愧學步,瞻拜祿位陳豆籩。
繡簾斜透玲瓏月,雁叫吳霜。又續寒螀。絮斷愁人一寸腸。
侍兒重整鴛鴦被,懶卸殘妝。怯上空床。不耐秋宵細細長。
芳烈誰憑汗簡尋,淋漓遺韻倍長吟。煙況不假名山色,呵護應深往匠心。
廿載銀鉤聯水乳,千秋鐵膽見人琴。清霜漫詫詞壇興,生氣由來字比金。
連天芳草雨漫漫,贏得鷗邊野水寬。 花欲盡時風撲起,柳綿無力護春寒。
時俗常談已斷霜,雨寒翻著絮衣裳。 花枝照眼堂堂去,茗碗關心故故香。 楊柳稍傳鶯割據,茅茨敢望燕商量。 舊游莫誦蘭亭語,自覺中年易感傷。
宣恩充節使,設餞枉詞工。 漫秉當筵燭,初聞出塞鴻。 夜鐘山雨后,春漏苑花中。 別思朱弦急,雄譚綠蟻空。 放舟前路遠,戀闕此心同。 若是逢梅樹,傳書候曉風。
衰境日匆匆。浮生一夢中。笑愁懷、萬古皆同。越水燕山南北道,來不盡,去無窮。 萍水偶相逢。晴天接遠鴻。似人間、馬耳秋風。山立揚休成底用,聞健在,好歸農。
蜀道古來難,數日驅馳興已闌。石棧天梯三百尺,危欄;應被旁人畫里看。 兩握不曾干,俯瞰飛流過石灘。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館青燈夜更寒。
石氏遺文在,凄涼見故園。輕風思奏樂,衰草憶行軒。 舞榭蒼苔掩,歌臺落葉繁。斷云歸舊壑,流水咽新源。 曲沼殘煙斂,叢篁宿鳥喧。唯馀池上月,猶似對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