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誠謁昭烈武侯廟
永安宮殿峽江頭,一體君臣祀武侯。
天祖式臨傳詔夜,風云色變出師秋。
鳴鑾久絕空山道,籌筆猶懸古驛樓。
瞻尚死忠諶死孝,千秋配食重詒謀。
永安宮殿峽江頭,一體君臣祀武侯。
天祖式臨傳詔夜,風云色變出師秋。
鳴鑾久絕空山道,籌筆猶懸古驛樓。
瞻尚死忠諶死孝,千秋配食重詒謀。
永安宮坐落在峽江的江頭,君臣一體在此祭祀武侯。當年先帝在夢中接受詔命,出師的秋天風云為之變色。山間道路很久聽不到帝王車駕的鑾鈴聲,古驛樓上還高懸著當年的籌筆。諸葛瞻戰死盡忠,諸葛尚戰死盡孝,他們千秋配享祭祀,這是武侯深遠的謀劃。
誠謁:虔誠地拜謁。昭烈:劉備謚號昭烈皇帝。武侯:諸葛亮封武鄉侯。
永安宮:故址在今重慶奉節縣城內,劉備伐吳失敗,退駐白帝城,建此宮。
一體君臣:指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關系親密如同一體。
天祖式臨:指劉備夢中接受上天和祖先的詔命。式臨,降臨。
鳴鑾:帝王車駕的鈴聲。
籌筆:指諸葛亮籌劃軍事。
瞻:諸葛瞻,諸葛亮之子。尚:諸葛尚,諸葛瞻之子。諶:此處可能有誤,應為諸葛瞻、諸葛尚父子。他們在綿竹之戰中戰死,盡忠盡孝。
配食:附祭,配享。詒謀:遺留的謀略。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前往白帝城拜謁昭烈帝劉備和武侯諸葛亮的廟宇,有感于三國時期蜀漢君臣的事跡以及諸葛一門的忠義,從而創作了這首詩。當時蜀漢的故事流傳已久,其忠義精神受到人們的敬仰和傳頌。
這首詩主旨在于歌頌蜀漢君臣的忠義精神。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通過對歷史場景的描寫和古跡的描繪,表達對英雄人物的贊美。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詩歌創作,展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忠義價值觀的弘揚。
春雪飄搖旋不成
依稀履跡散空庭
山藏復閣猶殘白
日照南峰已半青
無位真人,處處獻新。
攔胸扭住,不落主賓。
乾屎橛,乾屎橛,三人證龜作個鱉。
玉女峰頭結黍珠,東園公去婺星孤。
翟冠地上西王母,鶴發人間女丈夫。
下陳魚貫歌流荇,獨夜熊丸詠捋荼。
自愧癡兒非抱樸,喜隨雙燕儷鮑姑。
竹窗虛掩讀書堂
遠近游蹤日已黃
舍瑟定偕童子去
采芝還入老人行
苔侵舊綠緣金井
花散高紅點石床
一度不留君未惜
年年歸路屬春陽
樵風溪館,有吳鷗分席,閑緣瀟灑。滅燭自攜涼月色,來理茶瓜情話。罷笛鴻歸,開簾螢入,一扇風無價。稀星出沒,薄羅云意如畫。
忘卻天上秋期,紅墻碧漢,隱隱飆輪駕。功拙未關吾輩事,贏得清涼今夜。針縷閒情,槃花綺夢,老去慵描寫。高梧搖露,遠空仙羽來下。
東壁星辰爛不收,
夜涼河漢截天流。
芙蓉院靜琴三疊,
翡翠簾開月一鉤。
黃屋非心辭大寶,
碧云有意思高秋。
金聲玉振掩前作,
漢祖空懷猛士憂。
和風散晴靄,冷露晞春陽。
步出閨中姝,采捋陌上桑。
冶容事窈窕,秾艷飄芬芳。
髻擁黃金釵,耳垂明月珰。
湘綺以為衣,紫羅以為裳。
使君愛青年,下馬揖紅妝。
為言孤鳳鳥,欲效雙鴛鴦。
妾身名家女,夫婿侍中郎。
豪氣萬人上,美軀七尺長。
朱門白玉階,錦鞍青絲韁。
爾今在長坂,妻亦守空房。
游俠恐相繼,能忍容為娼。
扁舟一葉御微風,
星影搖光碧浪空。
暮靄沈沈迷遠岸,
櫓聲咿啞月明中。
曾記高齋話石蒲
殘碑字跡認模糊
沿山卻種離離竹
一幅夫人臨畫圖
開軒萬里坐高秋,把酒漳河正北流。自愛青山供使者,誰堪華發滯邢州。浮云不盡蕭條色,落日遙臨睥睨愁。上國風塵還倚劍,中原我輩更登樓。
搖落高樓此對君,天涯不復有離群。銜杯大麓來秋色,倚檻邢臺過白云。樹杪人家漳水出,城頭風雨太行分。極知今日同王粲,賦就還應鄴下聞。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兩重虛假,一對眼睛。
不近人情處,是句也刬,非句也刬。一味拍盲時,逼犬透墻,證龜成鱉。
如斯杜撰,豈堪人師。誰知千里同風句,卻有樂山居士知。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面皮捩轉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風流空想壽陽春。喚梨云。夢難分。昨夜東風,庭院悄無人。倩影亭亭扶不起,珠委地,玉生塵。
檀心一點倩誰溫。怨黃昏。拭啼痕。月地云階,何處覓香魂。記否那回曾索笑,深雪里,掩重門。
萬里江山萬里天,
疏鐘半夜落漁船。
老來羨殺禪關客,
一枕江聲抱月眠。
提兵三千人,立功萬里外。裴公信桓桓,與漢除災害。
嗟哉竊祿徒,養尊幸時泰。履常恣欺謾,蹈險喪狡獪。
國仇倉卒逢,未戰先狼狽。微軀不如草,荀活向敵丐。
古人不畏死,所以功名大。古人儻畏死,姓氏久塵壒。
我讀裴公碑,英風想旌旆。裴公不復生,呼酒為公酹。
玉鉤亭角月溶溶,
珍重尊前一笑逢。
莫怨秋風易搖落,
涉江攜手采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