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弦
水宮仙子湘江妃,芙蓉裳兮芰荷衣。張翠蓋兮搖云旗,月光蕩漾煙霏霏。采芳洲之蘅杜,弄明珠于澧浦,老鼉擊鼓群蛟舞。洞庭波兮秋風,若有人兮蒼茫中。九疑山青山夢綠,千年血淚啼斑竹。
水宮仙子湘江妃,芙蓉裳兮芰荷衣。張翠蓋兮搖云旗,月光蕩漾煙霏霏。采芳洲之蘅杜,弄明珠于澧浦,老鼉擊鼓群蛟舞。洞庭波兮秋風,若有人兮蒼茫中。九疑山青山夢綠,千年血淚啼斑竹。
漂零蹤跡客囊空,迅駛光陰歲律窮。
野次忽驚三夜雪,林端初住五更風。
斗杓南指天猶黑,海氣東升日已紅。
稍借晴光動楊柳,歸心肯復后春鴻。
甫作詩為兩翁壽,豈虞相繼駭予聞。
八旬已過太公望,一旦俱為冥漠君。
場屋少時嘗張王,兵戈晚歲忽紛紜。
全天所賦無遺憾,端復真修地下文。
正始有遺音,衣冠落東南。
典午頼群賢,歷年百有三。
吾聞運甓人,功與王謝參。
晦儉佐宋齊,賣國爾乃甘。
陶氏獨有孫,饑死終無慚。
健走看肥馬,饑號念凍烏。
聊須辟窗戶,何敢犯泥涂。
枯木癡如死,遙山淡欲無。
寒天古城外,誰共醉澄湖。
何處消除半日閑,看朱成碧夜扶還。
定知此意風塵表,能致吾曹水竹間。
孝友門闌佳子弟,承平人物舊湖山。
飲多過量成詩緩,酒醒思之亦厚顏。
山色初明小雨開,可容無地拓襟懷。
荒寒試與登臨去,奇崛能隨感慨來。
何限詩愁關世故,終憑爛醉了生涯。
風流二謝猶堪恨,俯首劉郎戲馬臺。
寄來詩卷了無塵,想見家貧道不貧。
真復遠追前輩味,頗驚頓異去來人。
驅車蕩蕩行須至,破的遙遙見已親。
換骨得仙內丹熟,可須浮海望三神。
東籬殘菊未成塵,所見悠然意尚真。
玉瓚常聞歌旱麓,白顛何得賦車鄰。
欲遵飯顆山頭路,合問深明合里人。
頼是吾徒不全弱,能來爾汝話酸辛。
白纻烏紗巾,久不見此客。眉長耳有毫,眸子秋水碧。
惠然顧柴門,坐對山氣夕。荒蕪淵明徑,寂寞子云宅。
攜酒意殊厚,細酌話宿昔。袖中出新作,關鍵有闔辟。
五十始學詩,定復笑高適。繄予骨相屯,年年困行役。
里社何幸還,尾君杖屨跡。苦辛厭奔馳,憂患飽閱歷。
胸中萬不平,一笑春冰釋。雙雞古侯膳,拜賜書之策。
顧無明月珠,何以報私覿。
落筆誰云古意賒,四靈何得擅東嘉。
跨鸞未斫吳剛桂,對鶴頻烹魏野茶。
商略春詞犀墮雪,留連夜酌燭生花。
如君三世工文墨,江左于今有幾家。
門外葵花一丈高,詎期端午更綿袍。
佩符豈有玉剛卯,挑藥久無金錯刀。
人老形骸宜瘦劣,時危心肺倍焦勞。
柴門晝掩身多病,聽雨寒窗首屢搔。
乾坤今古事,盡在倚欄間。
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見山。
醉眸天共遠,吟思暮忘還。
城市如巖壑,誰能共此閑。
眾山環如規,中有一川水。山腴翠樹圓,水潔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余習文史。此翁獨能詩,早充賓貢士。
平生宦情薄,一試倉庾氏。中年厭兵革,肥遯白云里。
時時吟一篇,自教孫與子。滿屋讀書聲,萬事不到耳。
問途訪幽居,曲折十余里。麥天小雨霽,初夏風日美。
遠迓攜飲壺,劇談并宴幾。門帖句句佳,字畫亦勁偉。
盡出名畫掛,頻共高閣倚。烹煎茗筍良,饤饾蔬果旨。
鼓吹聒深夜,酒酣未容起。寒薄攀華盛,兩姓合嘉禮。
東床向志學,骨相良可喜。積德貽后人,方興未云已。
發稟濟青黃,垂紳曳朱紫。天人幽顯間,施報有茲理。
略窺宅邊園,培芳茂花卉。黃鶑殆無數,白鷗不知幾。
山茶及巖桂,葉葉瑩如洗。間氣鐘人物,吾故卜諸此。
老夫托姻好,悠遠自此始。定當繼朱陳,何但夸孔李。
浪說千軍戰,空登二紀名。
乾坤恩甚大,毫髪事無成。
長日柴門掩,閑人俗眼輕。
竊花無力護,笑道近專城。
晝夜雨不止,旬余復旬余。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處,出門但泥涂。
屬時乏美酒,積悶無由除。
翻閱故篋中,偶得黃帝書。
維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駒。
五運今未測,飄驟將焉如。
大谷十二俞,孰砭斯民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