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絜齋世丈西園秋興,次翁覃溪閣學韻 其三
略得山林意,開書讀樹根。
移蘭粗辟畹,隔竹曲通門。
故里無歸計,新亭有淚痕。
羅浮仍管領,丹訣共詩論。
略得山林意,開書讀樹根。
移蘭粗辟畹,隔竹曲通門。
故里無歸計,新亭有淚痕。
羅浮仍管領,丹訣共詩論。
稍稍領略到山林的意趣,在樹根旁翻開書籍閱讀。移植蘭花粗略地開辟了一片蘭田,隔著竹子有曲折的小徑通向門。故鄉沒有回去的打算,在新亭上留下傷心的淚痕。依然能掌管羅浮山的勝景,一同探討煉丹秘訣和詩歌。
絜齋世丈:作者的長輩。
翁覃溪閣學:翁方綱,閣學是其官職。
畹:古代三十畝為一畹,這里指蘭田。
新亭:在今江蘇南京南,東晉時過江士人常在此聚會感嘆。
羅浮:山名,在廣東博羅、增城、龍門三縣交界處。
丹訣:煉丹的秘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故里無歸計’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身處異鄉,無法回到故鄉,內心有著對故鄉的思念和漂泊的愁緒。同時,與友人唱和,在山林間尋求慰藉。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山林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
高結據空虛,吳中大隠居。
碧云生暮景,清氣浥樓書。
座上通玄客,門前長者車。
東隅貫休閣,相望復何如。
瘦策相扶上翠微,眼驚奇怪足忘疲。
三十六洞猶昔者,四百余年無牧之。
漲水淼彌春雨后,遠山重疊夕陽時。
幾多江北江南恨,問著沙鷗總不知。
東嘉山水郡,靈運后知名。
孤嶼云簪筆,清江玉帶城。
伏波思鴈遠,春草夢詩成。
五馬人生貴,二難時共榮。
水心銘未立,屬望在荊溪。
一字如山重,何人落筆題。
昌黎懸斗柄,皇甫接天梯。
草木無情者,垂垂露泣低。
煙渚落漁篷,行行訪隠蹤。
野禽沖斷徑,樵子指前峰。
云閟安禪石,霜清得句鐘。
長淮一千里,九日卻重逢。
華發蕭騷減帶圍,可勝憂國更傷時。
樂天名位微堪酒,靈運池塘不廢詩。
架上牙簽燒燭短,窗間花影轉春遲。
天教惜取如椽筆,要勒磨崖大字碑。
韶光將歛艷,麥野綠成堆。
庵內人如在,庭前柏自栽。
爐煙沿石碧,經梵雜風哀。
諸子知仁孝,逢春好一來。
圣朝疎網示寬平,鞫讞煩公六月行。
穿屋可嗟嚚訟險,持衡只在此心明。
蘇冤去釋五原旱,了事歸看快閣晴。
檢點舊游章世美,甘棠蔽芾滿江城。
翠絲縝密赤心存,膚腠凌風溜雨皴。
直節向時曾遇上,微荄率土莫非臣。
輪囷古柏空生蜀,偃蹇寒松枉仕秦。
瀑布青山堪帶礪,森森同見萬年春。
湛泉問訊十分春,安得搘筇踵后塵。
不是稽山無賀老,定應坐客畏陳遵。
鳧飛渤島姑容我,馬系堂階解笑人。
重約焦坑新茗熟,一甌相對話情親。
一雙乖角眼,閱世妙無倫。
白日常穿市,青云少見人。
未嘗眠鎖店,午后聽鐘鄰。
盍向邊頭看,誰為閣上麟。
嶺上羅漢樹,魁梧迥不群。
死心雖滅火,直氣尚凌云。
空得渾無物,中能著數君。
非同木居士,題號涉功勛。
吳宮舊有名,閱武事非輕。
金鼓從天落,戈鍪照雪明。
令嚴云鳥絕,機發鬼神驚。
士氣賈余勇,歸笳奏太平。
云是無心物,悠悠天地間。
長年抱幽石,何處覓深山。
白日看舒卷,清風任往還。
有時隨雨去,不似老僧閑。
野草紛其類,托根孤高地。
誰榮誰瘁之,動搖春風至。
凄迷煙雨中,碧滿閑庭際。
王孫歸不歸,山深易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