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
韶光將歛艷,麥野綠成堆。
庵內人如在,庭前柏自栽。
爐煙沿石碧,經梵雜風哀。
諸子知仁孝,逢春好一來。
韶光將歛艷,麥野綠成堆。
庵內人如在,庭前柏自栽。
爐煙沿石碧,經梵雜風哀。
諸子知仁孝,逢春好一來。
美好的春光即將收斂它的艷麗,麥田里綠色一片,好似堆積起來的綠堆。庵里面的人好像還在,庭院前的柏樹是自己栽種的。香爐的煙沿著石頭飄,呈現出碧色,誦經聲夾雜著風聲顯得哀傷。各位子弟懂得仁孝之道,春天來的時候不妨來這里看看。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歛艷:收斂艷麗,指春光消逝。
經梵:誦經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暮春時節游覽庵院,看到庵內景象,聯想到時光易逝,進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心境或許有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仁孝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流轉,強調仁孝之道。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葉落依枝倍愴情,未曾秋半已無聲。縱垂復幕心猶會,索笑清江眼不晴。昨夜微霜公竟渡,他年苦雨我難勝。珠崖自古文身地,柳子臨流亦濯纓。
買香南海千馀日,昔日十家空九室。惡風巨舶不復來,官府懸金費要質。已聞關門閒斥堠,復見宮中祠太乙。君王蚤晚罷輪臺,江湖私愿從玆畢。
電轉雷驚,自嘆浮生,四十二年。試思量往事,虛無似夢,悲歡萬狀,合散如煙。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問無常火里,鐵打身堅。須臾便是華顛。好收拾形體歸自然。又何須著意,求田問舍,生須宦達,死要名傳。壽夭窮通,是非榮辱,此事由來都在天。從今去,任東西南北,作個飛仙。
狙不狙兮狙不狙,羊裘人已占江湖。行藏本是懸星斗,不是狙公不養狙。
揚帆八月掛長風,直溯扶乘碧海東。雪窟潮翻銀甕白,天門日涌火車紅。蝦夷覓偈迎沙島,龍伯分齋候水宮。應有國人來問訊,散花圍座聽談空。
憐君萬里得為官,亂后文章只自寬。儋耳志成雙鬢改,峨眉家在獨歸難。卜居亦種鄉園樹,訪古多尋梵剎竿。正是愛閒閒便是,隨方九節鑿龍灘。
花落無言影不留,馀香縹緲五更頭。燕含魚嚏元非分,苔掩泥封各有由。蝶夢易沾醒后枕,雁書虛擬浪前舟。江城寂寂驚相遇,萬古離思簇一樓。
奈何帝,奈何帝,風流亡國亦足豪,美人相抱井中墜。可惜井中水不深,美人不死傷我心。淚痕化作胭脂痕,千秋漠漠苔花侵。苔花侵,美人墓在青溪陰。不死胭脂死青溪,可憐不作井中泥。國亡不恨恨惟此,山河不易一女子。
金玉本非富,詩書元不貧。平生無盡用,學問在吾身。
不雨已數日,蕭蕭葉聲乾。青青獨可愛,庭下群瑯玕。陰云何處來,與霧晝作團。驅瘴無妙術,只在心氣安。古井湛止水,安從起波瀾。焚香坐數息,日月通泥丸。江淺舟可放,喜謝山中鞍。
玄霜凋碧草,熙陽媚紅芳。地道順天施,不違物理常。蛾眉對尊酒,螓首臨鏡光。綵樹棲鸑鷟,綠波蕩鴛鴦。榮華銷逝景,娛樂安久長。南山孤生柏,結根丹崖傍。貞干回造化,葉葉生馨香。愿借黃鵠翼,與之同頡頏。
愛爾金門彥,為家倚玉峰。曠區真特涌,百里此維宗。在昔傳名岫,于今擅美封。氣靈園羽異,山秀苑華秾。作沼通崖液,開堂寫嶂容。旭春卿靄積,霞晚紫輝重。梵塔標池影,仙樓表宅蹤。臺疑登鳳鳥,城似入芙蓉。臥榻成游具,閒居足眺供。平生泉石興,于以策云筇。
兩蠶同一繭,爾我交纏綿。只為腹中絲,至死并頭眠。
兩到臨川愧罔功,只憑心事對蒼穹。江鄉又喜今年熟,一笑歸田作好冬。重訪招提恰六年,松風蘿月故依然。世間萬事都休問,燕坐看山是好禪。
寒食春明耐醉眠,未逢涼雨破蒼煙。空階忽接新雷電,不禁長歌大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