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齡弟五首 其四
少年妄作功名想,
說著長安喜欲狂。
多病年來怕奔走,
卻思云壑置藤床。
少年妄作功名想,
說著長安喜欲狂。
多病年來怕奔走,
卻思云壑置藤床。
年少時曾狂妄地幻想建立功名,一說起長安就興奮得快要發狂。這些年疾病纏身,害怕四處奔波,反而想念那云霧繚繞的山谷,想在那里安置一張藤床。
長安:在古代常指代都城,這里代表能實現功名的地方。
云壑:云霧繚繞的山谷。
藤床:藤制的床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早年有建功立業的抱負,隨著歲月流逝、身體多病,心態發生轉變。可能當時社會動蕩或個人仕途不順,讓他對奔波的生活感到疲憊,從而向往隱居。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心境從追求功名到向往隱居的轉變。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凸顯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能體現詩人個體心境變遷和對生活的思考。
山水云門會,林篁石道微。
毫光空翠落,花雨瀑泉飛。
麋鹿參金鏡,莓苔積寶衣。
浮湛竟何益,轉覺此生非。
朝來忽斷雨廉纖,簾幕清寒戶戒嚴。何處行蹤覓東郭,漫將傅粉笑無鹽。云黏遠樹沉山麓,風擁回花壓帽簾。想見西城吟望處,浮屠幻出一層尖。
江北江南噪亂鴉,玉龍橫走送云車。難尋樂府冬青樹,翻認胡兒楊白花。貧合圍爐如挾纊,寒來能醉即為家。孤舟蓑笠滄江晚,冰底游魚手漫叉。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
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
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
何人重上望夫山,血影模糊不可攀!
漆室有憂曾曳縞,崩城無計竟投繯!
沈來婺彩光猶映,揮到湘筠淚自斑。
多少須眉巾幗態,卻留彤管嘆紅顏。
峽藤初斷蔓重青,承命翱翔出帝京。
馬援入郊徵側服,狄青臨越智高平。
書無頻晾魚將蠹,田不時蕓莠自生。
南顧若詢誰可用,據鞍猶喜馬蹄輕。
青氈本是吾家物,
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報,
萬年松上一枝藤。
渺渺碧波連白云,期君不見重思君。
妒花信急春如許,折柳情多日又曛。
山色水光馀此地,酒懷詩興憶離群。
陽侯若借東風便,燈火樓船坐論文。
古木飛泉萬井中,茶人多戴杜鵑紅。歌聲真似鶯聲好,一路風吹聽不窮。
家家洗藥有流泉,山上人耕盡茗田。婦女不知春色好,桃花一任落溪邊。
自誇歌舞勝諸人,恨未承恩出內頻。
連夜宮中修別院,地衣簾額一時新。
憂世空驚兩鬢絲,
故園回首隔天涯。
臘梅花放春光近,
想見離懷共撫時。
池館涼生,晚風吹月黃昏乍。誰拋小鏡貼鷗波,肩影羅衫亞。
兩朵珊瑚筆架。對沉吟、玉纖齊下。雙聲疊韻,鸞鳳和鳴,倩他描畫。
越國江山,潞河煙景都無價。蓮花莊子且安居,過了今年夏。
明歲曲江宴罷。彩豪簪、釵梁同掛。天街歸后,御燭光搖。細君歡迓。
日高深院無人,楊花撲帳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針不語,繡床倚遍。
翠被籠香,綠鬟墜膩,傷春成怨。盡云山煙水,柔情一縷,又暗逐、金鞍遠。
鸞佩相逢甚處,似當年、劉郎仙苑。憑肩后約,畫眉新巧,從來未慣。
枕落釵聲,簾開燕語,風流云散。甚依稀難記,人間天上,有緣重見。
翩翩飛蓬征,郁郁寒木榮。
游止固殊性,浮沈豈一情。
隆愛結在昔,信誓貫三靈。
秉心金石固,豈從時俗傾。
美目逝不顧,纖腰徒盈盈。
何用結中款,仰指北辰星。
故枝回首尚依依,日薄風飄未忍違。纞闕心情無奈老,弈棋朝市不如歸。孤根明歲知何似,茂實前情相憶稀。眼看江山重搖落,小臣惟有涕沾衣。
一番蕭瑟打寒窗,聽盡秋聲未肯降。苔甃煙荒蛩絮絮,油燈風飐影幢幢。傳書旅雁暮橫塞,壓陣軍鴉曉渡江。應是酒人偏耐得,夢魂夜夜落春缸。
嵩山有瑤草,白玉如膏流。
何日攀緱嶺,相攜臥石樓。
吐云騰斗極,飛翠滿神州。
笙鶴飄飖去,青天子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