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朔日雪用東坡雪后北臺書壁韻二首
朝來忽斷雨廉纖,簾幕清寒戶戒嚴。何處行蹤覓東郭,漫將傅粉笑無鹽。云黏遠樹沉山麓,風擁回花壓帽簾。想見西城吟望處,浮屠幻出一層尖。
江北江南噪亂鴉,玉龍橫走送云車。難尋樂府冬青樹,翻認胡兒楊白花。貧合圍爐如挾纊,寒來能醉即為家。孤舟蓑笠滄江晚,冰底游魚手漫叉。
朝來忽斷雨廉纖,簾幕清寒戶戒嚴。何處行蹤覓東郭,漫將傅粉笑無鹽。云黏遠樹沉山麓,風擁回花壓帽簾。想見西城吟望處,浮屠幻出一層尖。
江北江南噪亂鴉,玉龍橫走送云車。難尋樂府冬青樹,翻認胡兒楊白花。貧合圍爐如挾纊,寒來能醉即為家。孤舟蓑笠滄江晚,冰底游魚手漫叉。
早晨忽然停了細細的雨,簾幕透出清寒,門戶緊閉。到哪里去尋找東郭先生的行蹤呢,不要空自嘲笑無鹽女涂脂抹粉。云朵黏附在遠處的樹上,沉落在山麓,風卷著雪花撲向帽簾。可以想象在西城吟詩眺望的地方,佛塔幻出了一層塔尖。江北江南到處是聒噪的亂鴉,好像玉龍橫飛送來云車。難以尋覓樂府詩里的冬青樹,反而認出了胡兒的楊白花。窮人圍著火爐就像裹著絲綿一樣溫暖,寒冷時能喝醉就把這里當作了家。傍晚時分,孤獨的小船、披蓑戴笠的人在滄江上,只能空自伸手去叉冰底的游魚。
十月朔日:農歷十月初一。
廉纖:細微的樣子,形容細雨。
東郭:指東郭順子,這里可能泛指隱士。
無鹽:戰國時齊國丑女鐘離春。
傅粉:搽粉。
樂府冬青樹:可能指樂府詩中提及的冬青樹,有特定寓意。
楊白花:北魏胡太后所作樂府歌名,這里可能指代胡地事物。
挾纊(kuàng):披著絲綿衣服。
漫叉:空自去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寒冷的冬日。當時社會或許處于某種動蕩或文化交融的時期,從‘難尋樂府冬青樹,翻認胡兒楊白花’能看出可能存在傳統文化受沖擊、胡地文化影響的情況。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面對雪天的景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雪天景象展開,抒發了詩人復雜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象生動,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對生活、社會的思考。
靄靄陰云簇,霏霏瑞雪濃。
飄霙紛六出,集霰慶三農。
被野瓊為圃,因巖玉作峰。
壓枝低凍竹,綴葉舞欹松。
透幌馀光映,鋪階積素封。
沙明翻似月,梅落尚凌冬。
室淺風偏勁,茵寒晚自重。
擁爐銷朔氣,煮茗助清供。
颯沓琴書冷,嚴凝研席慵。
濡毫慚謝客,披氅學王恭。
訪戴門仍鍵,尋稽徑有蹤。
興來須我友,尊酒莫辭從。
五月五日彩隊出
宮娥粉黛爭盛飾
龍舟競渡玉液池
君王沈醉連日夕
淡蕩春風花草香
黃鸝恰恰啼蕭墻
當時歌舞游人樂
今日荒苔管夕陽
臘盡春猶客,
春來病轉多。
孤樽洗塊礧,
萬事付無何。
風遞歌聲過,令人毛骨寒。
我歌青竹枕,公詠白云端。
一嘯天地窄,再歌胸膈寬。
即須鞭鶴去,暫結壽厓歡。
四夷既獲諸夏康兮。
國家安寧樂無央兮。
載戢干戈弓矢藏兮。
麒麟來臻鳳皇翔兮。
與天相保永無疆兮。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薤露俄傳淚暗吞,茫茫天道竟難論。當年治行曾稱最,此地蒼生尚感恩。猶幸暮年歸志遂,誰于薄俗古風存。科名累世多陰德,會見重興駟馬門。
幾度螺川擊客船,孟公投轄每拳拳。重來又認飛鴻跡,一慟驚聞化鶴年。遠道何時陳絮酒,高山此后息琴弦。不堪蹭蹬風塵日,哭到知音倍黯然。
自是寰瀛第一洲,
凌虛長日許誰游。
須知佛界波心立,
絕勝仙槎海上浮。
留客帆檣三月里,
惱人風雨五更頭。
四難二美原非易,
極目江天不盡愁。
赤日行空正當午
老夫畏熱如畏虎
計程歸路三千七
值我行年六十五
昨過任城舊酒樓
山川信美非吾土
仲宣太白俱仙才
安得并載黃龍浦
此日池塘楊柳風
此時庭院芭蕉雨
牙緗架插馀萬卷
袞鉞心傳破千古
滿座時看羽扇搖
半酣起拂吳鉤舞
已約清風成故人
更須霖雨歌明主
回瞻殿閣憶微涼
卻向園廬依茂樹
門前車馬競飛馳,等是槐安未寐時。何似阿憐歌此曲,一卮隨分得伸眉。
竹葉舟前客念家,慈云甕里事如麻。而今不笑檀槐戰,笑汝研桑了歲華。
鶯啼燕語芳菲節,瑞庭花發。
昔時歡宴歌聲揭,管弦清越。
自從陵谷追游歇,畫梁塵黦。
傷心一片如圭月,閑鎖宮闕。
春山蒸云濕模糊,
春樹凝煙渺有無。
汀花岸草愁相喚,
蘅渚蘭皋低自紆。
江南雨景真貌出,
世傳曾有元暉筆。
石田老人近代豪,
步驟邯鄲更超逸。
越溪難注消夏灣,
胥口波濤杳靄間。
西遮震澤雙螺小,
北走靈巖萬笏還。
江村橋外炊煙夕,
上沙下沙水涵碧。
似聞茅屋啼斑鳩,
無那東風搖燕麥。
沈吟憶得畫中詩,
灑墨揮毫興發奇。
并驅逐鹿知誰手,
何必敷文待制為。
裙衩文鴛窄,釵梁粉蝶嬌。才離眼底已銷魂,難道忍心撇過又今宵。
佩響侵銀箔,爐薰度紫綃。月斜花徑路迢迢,如此思量魆地忒無聊。
雙眉愁鎖總難舒
日對菱花畫不如
身作裙釵多俗累
哪能容我讀詩書?
五湖人住覺天寬,有月清秋似廣寒。
玉鑒光中數毛發,長虹背上倚闌干。
棲鴉誤曉啼還住,白露沾衣濕又乾。
借問姑蘇胡別駕,簿書燈火共誰看。
二月生明日,懸弧是汝期。豚兒慚教少,驥子恨生遲。衣薄吾空問,春寒爾不知。父書能盡讀,深望長成時。
九齡猶失學,汝懶豈吾兒。名父難為子,貧家未得師。詩書雖不好,紙筆亦同嬉。弟妹多歡笑,須令祖母知。
角髻雙垂小,桃花戴亦宜。猶令作嬌女,未敢說佳兒。九歲蒙難發,三經讀已遲。圖書吾畎畝,望汝更耘耔。
苦汝因高節,饑寒更幾時。敢求兒智慧,但望我耆頤。成立那能早,慈威亦未遲。十年吾杖國,看爾有孫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