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齋秋感二十首 其十
聽雨勝觀雨,
觀雨須高樓。
細雨或終日,
高樓令人愁。
不如空齋夜,
聽雨詩思幽。
雨作樹聲洶,
萬葉鳴颼飗。
雨止檐聲絕,
忽續一滴秋。
此時佳句來,
自得不待求。
暮年識此味,
□廬真宜休。
何如大醉眠,
紅日生床頭。
聽雨勝觀雨,
觀雨須高樓。
細雨或終日,
高樓令人愁。
不如空齋夜,
聽雨詩思幽。
雨作樹聲洶,
萬葉鳴颼飗。
雨止檐聲絕,
忽續一滴秋。
此時佳句來,
自得不待求。
暮年識此味,
□廬真宜休。
何如大醉眠,
紅日生床頭。
聆聽雨聲勝過觀賞雨景,觀賞雨景需要登高樓。細雨有時下一整天,高樓之上卻讓人發愁。不如在空寂書齋的夜晚,聽雨聲激發幽深的詩思。雨落時樹木聲浪洶涌,千萬片葉子沙沙作響。雨停后屋檐滴水聲消失,忽然又續上一滴秋意。這時佳妙詩句自然涌來,無需刻意尋求便得佳句。晚年才懂得這種趣味,簡陋屋舍實在適合安閑。哪比得上大醉后安睡,待紅日照到床頭方起。
颼飗(sōu liú):形容風聲或落葉聲,此處指雨打樹葉的沙沙聲。
空齋:空寂的書齋。
暮年:晚年。
□廬:原詩此處缺字,代指簡陋的房舍。
休:安閑,休息。
此詩或為南宋詩人晚年退居鄉野時所作。此時詩人遠離官場紛擾,于簡樸書齋中細品生活,秋夜聽雨的閑適體驗觸發詩興,反映其晚年淡泊自適的心境。
詩以“聽雨”為核心,通過對比觀雨與聽雨,突出空齋夜聽的詩意之美,展現晚年對平凡生活的珍視。語言平實而意蘊悠長,體現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敏銳感知。
為怕緇塵染素衣,
凍痕封蕊放春遲。
月來忽送闌干影,
春到不分南北枝。
啼夢翠禽依樹宿,
斷魂玉笛隔花吹。
任他萬片隨風去,
須有青青葉底時。
饑齧槽,槽剝齒,骨肉中乾毛色毀。
強神獨立或不死,一鳴何傷乃若此。
饑齧槽,風蕭蕭。
湘鄉紹桐城,
一代推巨手。
韻語殊蹶張,
誓摩古人壘。
一片粉痕初吐,搖煙弄雪,掩映銀屏。洗凈紅妝,素蕊和露盈盈。似飛瓊、霓裳乍換,傍玉樓、無限娉婷。念曾經、舊家寒食,門掩輕陰。
關情。溶溶院落,沉沉淡月,幾度消凝。轉眼東風,一枝帶雨又殘春。謾記省、珠房夢醒,倚新愁、芳淚紛紛。向黃昏。長笛凄涼,吹斷香云。
寂寂家園草覆階
亂兵飛箭入樓臺
丁寧莫斫湖邊柳
盡是劉郎手自栽
傘墩湖水列西東,
萬樹梅花香雪中。
垂吊吳王公子墓,
珊瑚洞口夕陽紅。
豸冠高掛已多年,興寄孤亭落翠煙。龐老風情先我得,鹿門山色向誰妍。詩尋碧嶂千峰拱,心洗長江一練懸。吏隱安知無二仲,更開池閣醉花仙。
匾山三過閱三年,仰止龐亭罩綠煙。漢水卻來開眼界,鹿門終不為詩妍。輟耕羨彼辭明府,納拜何人解倒懸。老我羅浮歸未得,夢魂空迓鐵橋仙。
秋光漠漠嘆離居,五月攜違祇一書。老怯逢迎寧免拙,病添癡懶轉成疏。江山滿目堪吟詠,世事浮云任卷舒。但得階庭蘭蕙長,白頭何慮更消除。
岸容江色澹城秋,歸憶故園處處幽。坐拉曲生談舊癖,行吟飯顆遣新愁。曲終山覓桓伊笛,興劇溪乘逸少舟。寄語鳧鷗休猜訝,弄閒同爾浴清流。
地迥川原闊,村孤煙水閑。
雷輕龍過浦,云亂雨移山。
田者荷鋤去,漁人背網還。
伊予獨沾濕,猶在道途間。
伴我窗前月自明,
靜中時有暗香迎。
欲吹短笛還停手,
恐驚花魂夢不成。
金鋪玉戶散煙沙,露徑風墟吹遠霞。尚憶吳宮全盛日,錦帆西子擁如花。
紫麋黃鹿上蘇臺,玉洞仙姝去不來。一片當時金殿月,露花煙草照秋杯。
綺門紅日八風開,天象文移江海隈。一泛五湖君子甲,館娃花閣掩云苔。
五山六合采金英,花殞莫耶寶劍成。龍雨久隨神物去,千將千古有雄名。
崢嶸四座折椒丘,轉見要離烈士流。慘日愁云酬一死,金華公子伏吳鉤。
孫子談兵天下無,并驅黃石與陰符。鸞姬鳳女殘星劍,水火堪教紅粉趨。
滕玉蘭宮化綵云,珠襦金鼎國西墳。青山機發黃泉閉,白鶴蒼生不忍聞。
積雨新晴好,
春深愛景光。
茶宜泉味淡,
琴就竹陰涼。
一鳥下寒碧,
孤花明夕陽。
詩成耽久坐,
漸喜日初長。
路轉前山復后山
宿煙收盡薄生寒
吟鞭忽指松梢月
絕勝城中樓上看
余生百代下,騁志百代前。馳暉雖暫留,嘉木難長妍。壯夫悔雕篆,毅士奮莫年。自知非松喬,且得一日延。尼衰懷夢周,聃老始出關。百里半九十,儻勵金石堅。朝聞不慮夕,夕惕仍思愆。箴警毋棄耄,簣土冀成山。寶非秘密藏,虛無求真詮。幾先見天則,庶以明自然。
且作煙蓑伴釣翁。夕陽淡處系疏篷。寒煙雁帶過江東。
幾樹柳條微減翠,一汀蓼穗已飄紅。不堪默坐對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