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其七
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莼鱸。
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莼鱸。
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鳥兒的影子掠過稀疏的樹木,遠天仿佛融入平靜的湖水。碧波萬頃,微風輕拂,落日余暉中一片孤帆。渡口邊高大的樹木被云霧繚繞,裊裊炊煙升起,有人居住在青山之中。客居他鄉更覺愁苦至極,回首思念自己的家園。追求功名之事,如今我已年老,又該如何。拂衣歸隱,誰說只有張翰是為了莼羹鱸魚才辭官呢。暫且在竹林幽深、荷花靜謐之處,坐看高山巍峨、明月小巧,可與誰一同暢飲呢。放聲長嘯震動林木,意氣好像要凌空而起。
度:掠過。
天勢:遠天的形勢。
滄波:碧波。
千章云木:高大的樹木被云霧繚繞。章,大木材。
苒苒:裊裊,形容炊煙輕柔上升的樣子。
翠微:青山。
拂衣:表示歸隱。
張翰為莼鱸:西晉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想到家鄉的莼菜羹、鱸魚膾,便辭官回家。
劇飲:暢飲。
凌虛:凌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晚年,經歷了仕途的起伏,對功名感到倦怠,產生了歸隱的想法。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但也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的時期,詩人在客居他鄉時觸景生情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的淡泊。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自然之景抒發內心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莽莽天涯雨,從西萬里風。
所居秋草凈,忍對百花叢。
靜者心多妙,何人高義同。
異方驚會面,此日意無窮。
散盡天花,現身為女,韶華十五芳年。奈才聞引鳳,又賦離鸞。烽火洶洶朝市,經幾許雨僽風僝。最傷心,盈盈弱質,半臂刀瘢。
蕭然。維摩丈室,辛苦托慈云,一榻相安。奈晨鐘暮鼓,春悄秋寒。受盡無邊煩惱,消業障、天上人間。方能了、蓮臺恁時一笑因緣。
兩岸風花赴彩筵,共憑水寺一流連。
大江波漾驪珠色,滄海僧留梵宇煙。
冠蓋并酣瓊島宴,魚龍亦識使君船。
野人醉倒歌鐘夜,漫借雙林半榻眠。
潔身曾比向陽翹,秘閣終存桂樹招。
鸚鵡賦成人欲殺,鹔鹴裘典令空朝。
彩毫飛檄邊霜起,玉貌圍城薤露消。
淚落丹臺尋故宅,仙羊無跡雨瀟瀟。
青青官柳,飛過雙雙燕。樓上對春寒,卷珠簾、瞥然一見。
如今春去,香絮亂因風,沾徑草,惹墻花,一一教誰管。
陽關去也,方表人腸斷。幾度拂行軒,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織錦,紅葉浪題詩。煙渡口,水亭邊,長是心先亂。
興亡天意本循環,空使萇弘血已殷。且讓青山千古在,頗思白首半生閑。一船秋月明夔峽,兩字傷心說劍關。莫謂西戎甥舅國,中朝延賞是神奸。
炮火雷飛劍似霜,幾人到此損剛腸。死之不得孤城急,生且無聊止水香。白骨新纏云氣黑,青燐夜哭月輪黃。劃然四顧長吟起,嶺上梅花萬丈光。
萬里橋西水自東,青羊夢醒聽秋風。江楓影外樓臺靜,胡雁聲高天地空。且泛花溪償酒債,休登廣武嘆英雄。伏波橫海無消息,莽莽山河落照中。
蒼蒼醉后復勞勞,盡變巢由作老饕。行似黃巾雜妖妄,誰憐白骨護脂膏。中朝八座多牛黨,天險一朝棄虎牢。涼夜不堪胡月上,銅駝無淚臥蓬蒿。
霽景映蒼麓,嵐光泛層巒。
清和愜幽步,窈繚窮遐觀。
偶與文會俱,未覺心賞闌。
一窗奧明具,萬象高下寬。
城郭隱沙際,廟宮見林端。
引澗日流廚,取泉時出山。
摩挲云杉去,惆悵煙竹寒。
嚶鳴感伐木,肥遁思考槃。
鄒公有荒臺,百世名不刊。
悠悠湘波去,使我空長嘆。
往者玉樓客,棲遲感秋蓬。龍鐘江海士,屑屑悲窮冬。
今我亦羈旅,號寒思祝融。故鄉邈千里,胡馬長嘶風。
平生飲最少,亦復賢圣中。其誰共談笑,無乃志所同。
泮宮備文質,楩楠飾雕櫳。毛子亦好古,摛辭麗春工。
飄然適我愿,一舸來自東。明時獵英奇,備問羅皋龍。
逢辰若公等,附鳳云從龍。遙知賦伐木,相望有梁鴻。
斷港冰未泮,海風起蓬蓬。君行亦良苦,浮家秋復冬。
故人一相遇,醉覺心形融。道舊有深樂,班荊馀古風。
何當度楊子,起視東井中。未應迫期會,促步佐一同。
況當萬燈燃,流光煖疏櫳。胡為即言別,系書憑鳥工。
空令千里月,團團出天東。解舟動棲禽,破曉啼匆匆。
酒闌城西道,已失銜燭龍。振衣一回首,瞥去如驚鴻。
呼喚不曾離左右,
大都相見一番難。
攢眉切齒歸來日,
痛罵國師南北山。
綠繞紅圍宋玉墻。幽蘭林下正芬芳。桃花氣暖玉生香。
誰道廣平心似鐵,艷妝高韻兩難忘。蘇州老矣不能狂。
院淺窗明,墻低戶徹。并照微嫌有嬌月。庭花乍回髻罥露,瓶荷半墮奩堆雪。兩襟同,四更轉,困時節。
簾畔昵人香正爇。屏畔待人衾方疊。萬一冰肌共偎熱。當中貼鴛留影在,將明化鳳隨燈滅。罷歡才,宿酲妥,和衣說。
曲逆不盜嫂,塞侯不竊金。
數奇值讒口,頗疑天下心。
人生非木石,豈免多故侵。
文侯封謗書,千載悲知音。
鳷鵲樓高百尺墻,
墻高元不礙笙簧。
君王對面如天遠,
可笑梅娘不自量。
六詔彫殘舊戰場,
青山無恙一松長。
王孫老去荒祠在,
頗耐興亡是夕陽。
曲曲斜斜坡路危,
黃茅岡上晚風吹。
仆夫短笠入林去,
野果分嘗山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