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祖達侍者
呼喚不曾離左右,
大都相見一番難。
攢眉切齒歸來日,
痛罵國師南北山。
呼喚不曾離左右,
大都相見一番難。
攢眉切齒歸來日,
痛罵國師南北山。
平日里呼喚你不曾離開身邊左右,可大多時候相見一次也十分艱難。等你皺著眉頭咬牙切齒歸來的時候,定會痛罵南北山的國師。
侍者:寺廟中伺候長老的僧人。
大都:大概,大多。
攢眉切齒:皺著眉頭,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
國師:對有高德大才的出家人的尊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寺廟修行的日常環境中,作者看到侍者經歷了一些事情,歸來時帶著憤怒情緒,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也許當時寺廟中存在一些讓侍者不滿的現象,或是在修行過程中遇到了與國師相關的問題。
這首詩主旨可能是借侍者的情緒表達對某種現象的批判。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強烈,通過日常場景與極端情緒的對比來吸引讀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寺廟生活的一個側面。
夜深庭院寂無聲,明月流空萬影橫。坐對荷花兩三朵,紅衣落盡秋風生。
橫塘煙雨不勝愁,滿目山川憶舊游。今夜一杯三白酒,猶疑同醉太湖舟。
射策占高名,分符鎮列城。軍聲千里振,智術萬人驚。坐擁青油幕,行巡細柳營。祗今須將略,慎勿厭談兵。
道人手種幾生前,鶴骨龍筋尚宛然。雙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見太平年。忽驚華構依巖出,乞與佳名到處傳。此柏未枯君記取,灰心聊伴小乘禪。
我愛郎君似老萊,移家歸隱碧山隈。赤城舊合尋常過,白發慈親八十開。亂后桃花還自發,秋深榿木更須哉。炊煙幾處相連接,云氣無時共往回。泉出龍蛇多枸杞,石蹲虎豹盡莓苔。賞心最憶黃花洞,亦擬他年跨鶴來。
一水衣襟,看莽莽、分疆蠻觸。問孰是、與人無競,自求多福。眼底紅羊經浩劫,天邊白鶴難拘束。到而今、七十兩齊眉,浮生足。畫閣敞,瓊筵簇。華燭燒,芳塵蹴。正菊前蓮后,快彈絲竹。繞膝兒孫森玉樹,登堂戚里傾醽醁。倩丹青、寫出小香山,銀屏幅。
靡靡歲年晚,肅肅霜露霏。君子不遑處,四牡來騑騑。月出方皎皎,我心恒依依。今夕復何夕,山中依容輝。惠然有深契,使我心悅夷。北風日已涼,行役乃無期。言邁未可留,凄然送將歸。永懷金玉音,時得慰渴饑。
為厭娑婆求凈土。馳情送想存朝暮。誰信不勞移一步。西方去。樓臺隱隱云深處。珠網為光華作雨。金沙布地無塵土。怎不教人思去路。心專注。坐觀落日如懸鼓。
場屋當年負雋聲,白頭牢落竟何成。一生受用兔園冊,千載應無麟閣名。被服易招山鳥怪,題詩難學野狐精。羊裘老棄漁灘上,印綬新加少傅榮。
神仙風范,長生門戶,從來道德為基。馀外萬般,留心一念,顛狂造作皆非。真教示開迷。自上古軒轅,龍駕齊飛。代代相傳授,至今日,盡歸依。虛無千圣同規。蓋摧殘嗜欲,剖判天機。貪利喻信讎,觀身似夢,婪耽不整容儀。恬素返希夷,任垢面蓬頭,紙襖麻衣。行滿都拋卻,泛寥廓,步云霓。
客路逢秋夢易醒,空江煙雨晚冥冥。數聲夜半孤篷外,不似高齋竹里聽。
葉欲藏禽花沒腰,春愁疊疊覺難消。碧云新月誰梳鬢,翠浪柔風自織綃。
飽食秋菰已倦飛,羽毛映日錦?褷。一生自信無常處,枸杞叢邊卻暫棲。
金楣玉幾翠云裘,那識春風半點愁。麋鹿也疑知正色,不應還上此臺游。
兵法滿胸中,奇謀妙折沖。共榮分閫寄,還擬取侯封。落日明旌旆,飛霜上劍鋒。即看殘寇滅,銷甲事春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