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關元旦,用漁洋蟂磯靈澤夫人祠韻,口占二絕寄懷恂齋
我留皖國子歸吳,客里情懷分外孤。不識椒花新頌獻,舉杯憶及旅人無。
萬千爆燭破清寥,積雪皚皚凍木蕭。閒立臨江亭上望,聽人評論拜年潮。
我留皖國子歸吳,客里情懷分外孤。不識椒花新頌獻,舉杯憶及旅人無。
萬千爆燭破清寥,積雪皚皚凍木蕭。閒立臨江亭上望,聽人評論拜年潮。
我留在安徽,你回到了吳地,客居他鄉的我情懷格外孤獨。不知道你有沒有撰寫椒花的新年頌詞,我舉杯時不禁想起遠方的你是否也在思念著我。千萬爆竹聲打破了清晨的寂寥,皚皚積雪讓樹木顯得格外蕭條。我閑立在臨江的亭上眺望,聽著人們評論著拜年的熱潮。
皖國:指安徽。
椒花新頌:晉劉臻妻陳氏曾在正月初一獻《椒花頌》,后因以“椒花新頌”指新年祝詞。
旅人:指作者的友人恂齋。
爆燭:即爆竹。
清寥:清靜寂寥。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題“元旦”可知是新年之時。作者客居安徽,友人回到吳地,在節日的氛圍中,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寄懷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突出特點是將節日的熱鬧與自身的孤獨相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細膩的情感。
老矣衰疲,背依禪板。
讀經可為,聊用遮眼。
植膝垂足,獅子銜花。
杜其德機,豈有斯耶。
帝眷民瞻豈暫望,江山信美可終藏。
元勛合冠凌煙閣,雅興聊同綠野堂。
已作時霖卻龍臥,行看天討待鷹揚。
囑公未用安髙退,準擬功成老故鄉。
憶昔金鑾直,天顏喜色新。
草麻慚大手,命相得良臣。
內賜充懷袖,廷敭聳搢紳。
秪今余典冊,那復見斯人。
官閑一何幸,安坐閱光陰。
世事來無端,循環那可尋。
名髙毀易至,官達憂常深。
豈敢慕華屋,且愿依中林。
主人真好客,置酒每共斟。
里仁知有托,計決擬投簪。
樂飲不泰至,歸夜從深侵。
梅英苦留戀,著人香滿襟。
經綸屯難正云雷,誤沐恩光玷上臺。
報國有心同犬馬,和羮無補愧鹽梅。
偶持漢節如荊楚,幸會群英共酒杯。
更辱佳篇與褒飾,珍藏他日詫田萊。
伊昔端居寂寞濱,每于騷雅愛其人。
長篇賸得斕斑錦,短句兼收細碎鱗。
指下粗能知越操,郢中那敢和陽春。
愿藏大手無輕露,寸膽于今已自賓。
赤子潢池學弄兵,柄臣仗節到閩城。
布宣威德雷霆奮,慰撫烝黎雨澤傾。
鏖戰指蹤煩妙略,凱旋鐃鼓震驩聲。
靈旗徑向江湖去,早定艱難底太平。
草木紛紛落,江山正薄寒。
云藏桐子宅,波急沈郎灘。
回首家林遠,多愁革帶寬。
青楓知客恨,涂血點林巒。
寓意樽中淥,陶然得此生。
孔融真好客,阮籍自忘形。
議論千夫屈,風流一坐傾。
傷心將玉樹,寂寞閟佳城。
上天停云,以陰以雨。我之懷矣,川路修阻。田園將蕪,幼稚誰撫。鴈信來遲,鶴立以佇。
凄其以風,零雨其蒙。自去梁谿,爰止西江。一室蕭然,臥于北窗。塊獨處此,人誰我從。
豈無軒裳,誰適為榮。人之為人,亦以有情。亂離瘼矣,棄家遐征。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今夕何夕,鵲裊庭柯。載植其尾,迭相鳴和。發書占之,遠問為多。兆而未至,懷哉若何。
山林自與性相宜,卜筑何須物物奇。
旋剪荊榛開小徑,自移松菊趁佳時。
云生北嶺難持寄,月出東山有所思。
歲晚龐翁更多病,攜家真赴鹿門期。
千里溝塍派脈通,挽回樂歲賴髙穹。
風雷借助不勞力,粳稻有期成屢豐。
枕上醉魂清夢想,枝頭嘉果濕猶紅。
旅居又喜逢穰熟,地主端疑是鄭公。
先生昔為吏,敏政便劇繁。利刅無錯節,大邑如烹鮮。民曹與廷尉,眾紛常裕然。胡為棄九卿,歲晚來灌園。
分陰在所惜,寸地不忍閑。草木茍有用,豈憚遠移根。從來憂世心,中懷百慮煎。栽梅期鼎實,無取寒花妍。
植竹待威鳯,肯羨冥鴻騫。此志未云遂,亦足留風煙。山泉釀賢圣,艶曲聼嬋娟。引酌梅竹下,醉臥云峰前。
何以解其酲,玉筍捧甌圓。香泛紫蘇飲,醒心清可憐。洗滌曲糵昏,還觀神明全。先生得此物,手種當春天。
耘培供采掇,內熱常得痊。云何失滋茂,無乃人力愆。因疑課督功,多稼移大田。循例猶見分,乞隣問東阡。
不耐作戲語,解嘲來巨篇。珠玉隱光彩,入城驚市廛。風霜已落木,洞戶宜垂氈。何當擁爐夜,一樽同笑言。
西風醒夢入秋堂,夢境還空寄短章。
妄見徒嗟妨睡美,閑心久謝趁朝忙。
流年倐忽身今老,榮路斯須味已忘。
慚愧君詩真戲謔,邯鄲自警亦何傷。
佛所印可,大阿阇黎。
隱幾合爪,泊然無為。
懇請何人,投地作禮。
不起于坐,應供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