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神
山頭多少往來人,香火爭將瓦鼎焚。
簫鼓下山人漸遠,晚風吹起一溪云。
山頭多少往來人,香火爭將瓦鼎焚。
簫鼓下山人漸遠,晚風吹起一溪云。
山頭有許多來來往往的人,大家爭著用瓦鼎焚燒香火。吹著簫敲著鼓的人群下山漸漸走遠,晚風吹起了滿溪的云朵。
瓦鼎:陶制的香爐。
簫鼓:吹簫打鼓,指祭祀時的樂聲。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民間祭祀活動后有感而發。在古代,祭祀是常見的民間活動,人們通過祭祀祈求神靈庇佑。詩人或許在游覽途中遇到這樣的場景,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祭祀活動的場景和活動結束后的寧靜。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氛圍變化,生動有趣。雖不知在文學史上具體影響,但以獨特視角記錄了民間生活場景。
有結有解俱錯,到底無繩自縛。
一夏九十日終,個個眉須墮落。
入水長人,填溝塞壑。
相逢只解那斯祁,明眼衲僧休卜度。
亭前詩板有人臨,公去知誰續好吟。
忽有名人留七字,競傳高價值千金。
曾扶諸老開皇極,終使微身墜眾陰。
兩岫至今愁不展,此言應當老師心。
云隴躬耕新雨足,東阡南陌水奫淪。
市朝軒紱秋多事,鹿豕漁樵欣與隣。
我欲為謀三畝地,君能來共一犂春。
蚤知世路風波險,俛首無令愧野人。
國典斯為重,親耕示不輕。詔涓正月吉,躬率百僚行。
奉禮儀修獻,司農器具呈。儲胥嚴武備,鹵簿肅文明。
北闕班春早,東郊賀雨晴。青壇晨氣潤,紫陌曉寒清。
玄武移天仗,鉤陳出帝城。停云依別殿,翔鳥避行營。
十二蒼龍駕,三千白虎兵。園花迎翠輦,田柳拂霓旌。
少皡陳圭瓚,先農薦特牲。紺轅縈黛耜,蒼佩映朱弦。
俯講三推禮,祗勤萬乘情。艱難均土庶,次第及公卿。
海寓瞻秋稔,山川慶禮成。豈惟知稼穡,況乃奉粢盛。
祈歲稽豳雅,因時昉舜耕。顧嚴天下勸,非侈國人榮。
蕓史觀先烈,桑樞嘆晚生。何當蕆熙事,夷夏頌隆平。
混沌分來便至今,紛紛巧事日成林。
月明未免蝦蟆食,秋至依然蟋蟀吟。
自嘆一身全是幻,誰能萬事不容心。
到君齋舍清如水,應使凡機盡弗侵。
毋忽咫尺水,中恐有伏龍。毋忽尋丈山,中恐有毒蟲。
是以古君子,不敢欺盲聾。審密言語間,戒謹暗室中。
幾微怠所防,敵國起奴童。事固不可忽,理亦不可窮。
周室八百年,成于垂釣翁。
何處足清涼,山南古石堂。
溪沙留虎跡,水影上僧房。
萬景因深僻,無人為發揚。
侵苔寫澀句,筆凍不成行。
流金爍石火燎燔,何地泄此畏暑袢。草堂幸有茆三間,冷浸十畝泉有源。
泉音琮琤下空山,金石戛擊聲潺湲。太華峰頭十丈蓮,吾儂玉井親移根。
開華結實今幾年,紅幛綠蓋風翻翻。卷舒萬柄搖蒼煙,香苞芳萼錦綺緐。
云將急雨珠濺圓,日焙晴酣香勝蓀。龜魚竊蔭鷗鷺眠,勾致屬玉棲雙鴛。
房青子碧甘剝鮮,藕白條翠冰堆盆。嚼之清泠醒醉魂,猶可招邀慰文園。
君胡不聞李謫仙,聲名飄然譽開元。忽傳詔草白蓮序,一掃意到無余言。
又知蘇州韋不凡,風清月曉之江樊。形容委曲識花趣,妙語歷歷成訂論。
我今對花難著句,挹取香氣臨窗軒。俱來亦有二三子,將壇共筑旗同攑。
搜吟速下一轉語,縮手無畏前輩尊。但今取之二老間,勿效碔砆亂玙璠。
少需紅日西沉山,從容特為開芳尊。晚色婉靜更麗娟,詠到東方生曉暾。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拈青玉峽,向焦螟眼中。
撮大地來,如粟米粒。
會則事同一家,不會則知我受屈。
少生四方,游紫之水。
每有良朋,見止遇止。
長哦伐木,求友乎此。
樂以忘憂,云胡不喜。
唐刻文雖泐,梁時寺可稽。
已無金布地,猶有寶名溪。
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繞畦。
夜遙僧定起,璧月在璇題。
詩壇一何峻,尋盟休論且。
弟子性嗜酒,白蓮許入社。
寒水巫陽峽,暮日蒼梧野。
大雅久不聞,今侯真作者。
一別親朋歲月催,衿連袂屬肯俱來。
交情聊敘慇懃意,野?隨宜三兩杯。
新月窺簷頻起顧,清風動竹幾驚猜。
碧云日暮山環合,??立柴扉首屢回。
窗燭銷殘轉寂寥,柴門無復野僧敲。
偶來枕上吟詩就,記向心頭欠筆抄。
鳴竹數聲疑雪片,尋梅清夢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誰是江湖耐久交。
歸來南橐舊蕭蕭,但有新詩照佩瑤。
峴首溪山歸點染,湘天風月困吟嘲。
輕裘詩帥風流在,岳牧詞臣意氣饒。
見說玉堂須翰手,公當歸侍紫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