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議少陵絕句為短,予以少陵自不肯為人之所長。若夫古今派別,焉可誣也。杜自云,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或輒以別調目之,是可異已。作二絕句
豈果開元天寶間,文章司命付梨園?諸公自有旗亭見,不愛田家老瓦盆。滿眼余波為綺麗,少陵家法必風騷。千秋尚有昌黎老,流出昆侖第二條。
豈果開元天寶間,文章司命付梨園?諸公自有旗亭見,不愛田家老瓦盆。滿眼余波為綺麗,少陵家法必風騷。千秋尚有昌黎老,流出昆侖第二條。
桃江穩楫蘭舟渡,記得劉郎有仙路。未能趨海訪神仙,且欲沿溪看紅樹。
釣竿已自慰羈束,平生況得滄洲趣。最欣傲吏輕儻來,擬學淵明賦歸去。
與君一問桃花宿,豈但行如武陵暮。伯陽八十有一篇,立教清凈貴自然。
神仙之說何所始,虛怪汗漫無中邊。漁郎迷路去家久,雖踐勝境終回旋。
雕辭飾實好事者,至令千載猶流傳。寧聞自古有仙人,茂陵垂老一語真。
豈伊冠履薦紳士,惑溺不異蚩蚩民。誠能御氣友造物,陋彼蟬蛻悲埃塵。
想見桃源之野花正開,牧兒模管吹出芳林來。不知人家尚幾許,云屏玉帳空悠哉。
霏紅泛綠竟杳杳,我亦乘興山陰回。不如與君歸種待蕡實成蹊,晝永無地生蒼苔。
傳翁遺墨賸咨嗟,四海當年尚一家。
大老不為今日用,小詩徒遣后人夸。
興來思跨巴滇馬,歸去方乘下澤車。
燕麥兔葵僧舍里,何如夢得訪桃花。
天寒袖薄竹光侵,溪轉橋橫草閣深。
妃子定應來月窟,寧馨誰說是瑤林。
顏開玉色春光滿,香動冰姿冷不禁。
漫道江南好詩句,只夸紅蠟與黃金。
南高峰下訪余春,霽草浮光暖更薰。
日轉暮山添著色,風旋湖水作回紋。
飄零大士天花雨,驚顧將軍畫棟云。
興盡不須呼曲友,他時來飯一甌芹。
天崩地陷,革我洪圖。
孰敢爭之,維時醇儒。
祈復明辟,義在捐軀。
猛虎垂涎,遂捋其須。
驪龍不睡,乃探其珠。
身赴沙漠,名振九區。
燈火光元夕,歌呼亦盡歡。
欣聞雪霏白,愁失荔垂丹。
老酒蓮花曲,甜魚藿葉槃。
萬金書若到,便可解憂端。
朔風凜凜掃寒林,葉落歸根露赤心。
萬派朝宗船到岸,六窗虛映芥投針。
本成現,莫他尋,性地閑閑耀古今。
戶外凍消春色動,四山渾作木龍吟。
城隅荒僻地,瀟灑亦清虛。
雅有林泉樂,閑同郊野居。
小園春自好,幽逕客來疏。
不學樊遲稼,虞卿喜著書。
太和薰宇宙,王旅不親征。
雁北同兄弟,鶑遷得友生。
正便春入望,莫厭雨稽程。
何限山花發,遙看為擬名。
出岫無心倦即還,悠然信馬望南山。
忽驚蓮社青萍合,卻到蓬壺白日閑。
方士內丹論九轉,導師平地設三關。
不知洙泗真消息,誰可相期一解顏。
已老猶癡作蠹魚,出門延望立須臾。
或深或淺花先后,半霽半陰云有無。
山月向人俱引領,海風無日不噓枯。
論詩各盡諸郎意,籬落之中自可娛。
十載重湖閱使星,坐令疲瘵灑然醒。
從來駿足輕千里,豈但詞源蕩四溟。
笑我林間投倦翼,辱公江上訪歸舲。
南山幸有為隣約,何日來分一半青。
楝花角黍五色縷,一吊湘累作端午。
越人哀君檝迎汝,呼聲動地汗流雨。
魚蝦走避無處所,小試勒兵吾有取。
樓船將軍下潢浦,佽飛射士彍強弩。
大堤士女立如堵,樂事年年動荊楚。
卻憶金明三月天,春風引出大龍船。
二十余年成一夢,夢中猶記水秋千。
三軍罷休各就舍,一江煙雨朱簾夜。
隠隠灘聲細卷沙,沙淺灘平雙鷺下。
昔年司馬公,清德如伯夷。
簞瓢不改樂,又似吾先師。
平生一布被,天地乃吾知。
豈比平津侯,挾詐坐受嗤。
公今蹈前修,自適性所宜。
不受寒暑變,炎涼但相推。
彼美錦繡溫,蒙覆真虎皮。
愧非三絕手,何以嗣銘詩。
兒釣童游幾夢思,春風千里恨歸遲。
君今舊隠治三徑,我尚他州寄一枝。
載酒猶慚來問字,對花深欲共論詩。
不堪又聽陽關曲,想見酴醿噴雪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