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曹子方惠二物二首 其一 博山爐
飛來海上峰,琢出華陰碧。
炷香上裊裊,映我鼻端白。
聽公談昨夢,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夢耶,煙寒已無跡。
飛來海上峰,琢出華陰碧。
炷香上裊裊,映我鼻端白。
聽公談昨夢,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夢耶,煙寒已無跡。
像從海上飛來的山峰,用華陰的美玉雕琢而成。爐中香煙裊裊升起,映照著我鼻端的白光。聽您講述昨夜的夢,夢中沙灘昏暗,箭石如雨。如今這一切難道不是夢嗎?爐煙已冷,夢境也無跡可尋。
博山爐:一種香爐,爐蓋作重疊山形。
華陰碧:指華陰產的玉石。
炷香:點燃的香。
鼻端白:《莊子·徐無鬼》載,郢人鼻尖上沾了一層白粉,讓匠石用斧子削去,匠石運斧成風,把白粉削干凈而鼻子未傷。后以“鼻端白”形容人技藝高超或心神專注。這里可能只是形容鼻端的白色氣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曹子方交流,聽其講述夢境后,借博山爐的爐煙抒發對現實和夢境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現實與夢境的關系,其突出特點是虛實結合,通過博山爐這一實物,將夢境與現實相連。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微處的思考和感悟。
紅黃冬樹葉,
紫翠夕陽山。
蒯緱結佩踐朱門,偃蹇才華詎可論。
吾道自應紈褲賤,窮途誰識缊袍尊。
中宵鄉夢吳山遠,幾載羈愁塞雪昏。
乘此秋風未搖落,扁舟歸去問家園。
小雨不成雪,凍云猶沒山。
若無官事縛,聊傍野僧閒。
濁酒間何闊,清游阻且艱。
相看成冷淡,得句不空還。
地荒增寂靜,人老減聰明。
酒斷江湖興,詩牽畎畝情。
山泉清似野,鄉月大于城。
晚會幽篁里,茶煙縷縷生。
鄭公樗散鬢如絲,藥餌扶吾隨所之。
道路即今多擁隔,江湖遠適無前期。
可憐賓客盡傾蓋,獨立蒼茫自詠詩。
欲向何門跋朱履,雄豪復遣五陵知。
鹽車驥服駕罷牛,政使斯人此佐州。
大策本收經濟用,三年何有課程留。
愛其義重云天薄,憐我詩窮肺腑搜。
子見懸知問何似,為言歸決夢成游。
行到寺中寺,
坐觀山外山。
敲開敗籜露新竹,
拾上落花妝舊枝。
高城一望思茫茫,湖轉婁江入海長。
邊境到今非漢縣,古倉何處積吳糧。
鷗棲淺渚寒蘆凈,雁落平疇晚稻香。
野水閒云吟不盡,玉峰西面看斜陽。
太蔟初分來萬國,融融淑景動青陽。
曈昽翠蓋祥云覆,縹緲蘭宮瑞氣揚。
節遇三元開寶歷,時逢四始奉霞觴。
山呼拜舞臣民樂,愿頌千年正未央。
海宇春回萬物熙,南郊大祀在斯時。星輝寶殿天臨近,雪霽瑤壇月上遲。多士駿奔司玉帛,六軍守衛列幡旗。肅瞻袞冕登壇處,五色祥云炫太微。
喜看蓂莢長堯階,雨露恩深及草萊。百辟衣冠陪大祀,中天星斗拱三臺。舊章已自超前代,新禮何須究曲臺。總謂慶成開宴日,師臣奏頌擅雄才。
笑共江妃采采霞,錦袍乘月坐浮槎。桃花兩岸知何處,中隱秦人數百家。
圣主乘龍日好文,高賢簪豸起青云。長才漸入麒麟畫,雅興猶懸鹿豕群。
蠟照香薰幾許。我自傷心無語。
薄倖不須辭,鈿合清宵漫與。
歸去。歸去。后夜相思更苦。
惆悵平生莫我知,美人香草寄幽思。
南冠濡滯吹簫客,北海飄零賣餅師。
門內有誰憐阮籍,曲中久分失王維。
杜鵑不解人潦倒,常向東風唱別離。
璧固君所寄,鏡亦妾所惜。
乍可返君璧,妾鏡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