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漫興
江上鯉魚吹白波,舟人打槳唱吳歌。斜風細雨家千里,輸與玄真一釣蓑。
小桃花落雨毿毿,桑葉青青試浴蠶。好水好山魚米賤,人生只合老江南。
江上鯉魚吹白波,舟人打槳唱吳歌。斜風細雨家千里,輸與玄真一釣蓑。
小桃花落雨毿毿,桑葉青青試浴蠶。好水好山魚米賤,人生只合老江南。
江面上鯉魚游動掀起白色的波浪,船工劃動船槳唱起吳地的歌謠。斜風細雨中,家鄉遠在千里之外,倒不如像張志和那樣披著蓑衣垂釣。小桃花飄落,細雨紛紛,桑葉青青,正試著為蠶兒洗浴。好山好水間,魚米豐饒價格低廉,人生應當在此終老于江南。
吳歌:吳地(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的民歌。
玄真:指唐代詩人張志和,自號玄真子,曾作《漁父詞》,以隱逸垂釣的閑適生活為樂。
毿毿(sān sān):形容細長、細密的樣子,此處指細雨紛紛。
試浴蠶:江南春季農事活動,指開始為蠶種浸洗,準備養蠶。
只合:只應該。
此詩當為詩人游歷江南時所作。通過描繪江南春日江景、農事與生活場景,推測創作于春季,詩人因見江南風光之美、民生之樂,觸景生情而作,暗含對安定閑適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輕快筆調描繪江南春日的自然景色與生活圖景,展現江南魚米豐饒、風光宜人的特點,表達詩人對江南的深切喜愛與終老于此的愿望,語言質樸清新,畫面生動鮮活,是一首典型的江南風情詠嘆之作。
束帶自衡門,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鑒,舉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兩無施。何以酬明德,歲晏不磷緇。
時節乃來集,欣懷方載馳。平明大府開,一得拜光輝。
溫如春風至,肅若嚴霜威。群屬所載瞻,而忘倦與饑。
公堂燕華筵,禮罷復言辭。將從平門道,憩車灃水湄。
山川降嘉歲,草木蒙潤滋。孰云還本邑,懷戀獨遲遲。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東。
車馬行跡在,霜雪竹林空。
方軫故五念,誰復一樽同。
聊披道書暇,還此聽松風。
杜侯實才子,盛名不可及。祗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
是君同時者,已有尚書郎。憐君獨未遇,淹泊在他鄉。
我從京師來,到此喜相見。共論窮途事,不覺淚滿面。
憶昨癸未歲,吾兄自江東。得君江湖詩,骨氣凌謝公。
熊生尉淇上,開館常待客。喜我二人來,歡笑朝復夕。
縣樓壓春岸,戴勝鳴花枝。吾徒在舟中,縱酒兼彈棋。
三月猶未還,寒愁滿春草。賴蒙瑤華贈,諷詠慰懷抱。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
塞北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久客厭江月,罷官思早歸。
眼看春光老,羞見梨花飛。
劒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因君報兵部,愁淚日沾衣。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
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攬轡窮登降,陰雨遘二旬。但見白云合,不睹巖中春。
急澗豈易揭,峻涂良難遵。深林猿聲冷,沮洳虎跡新。
始霽升陽景,山水閱清晨。雜花積如霧,百卉萋已陳。
鳴騶屢驤首,歸路自忻忻。
谷鳥時一囀,田園春雨余。
光風動林早,高牕照日初。
獨飲澗中水,吟詠老氏書。
城闕應多事,誰憶此閑居。
臥閣枉芳藻,覽旨悵秋晨。
守郡猶羈寓,無以慰嘉賓。
野曠歸云盡,天清曉露新。
池荷涼已至,牕梧落漸頻。
風物殊京國,邑里但荒榛。
賦繁屬軍興,政拙媿斯人。
髦士久臺閣,中路一漂淪。
歸當列盛朝,豈念臥淮濱。
君不見函谷關,崩城毀壁至今在。
樹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長不改。
寂寞無人空舊山,圣朝無外不須關。
白馬公孫何處去,青牛老人更不還。
蒼苔白骨空滿地,月與古時長相似。
野花不省見行人,山鳥何曾識關吏。
故人方乘使者車,吾知郭丹卻不如。
請君時憶關外客,行到關西多致書。
廬山兩道士,各在一峰居。
矯掌白云表,晞發陽和初。
清夜降真侶,焚香滿空虛。
中有無為樂,自然與世疎。
道尊不可屈,符守豈暇余。
高齋遙致敬,愿示一編書。
蕭散人事憂,迢遰古原行。春風日已暄,百草亦復生。
躋閣謁金像,攀云造禪扃。新景林際曙,雜花川上明。
徂歲方緬邈,陳事尚縱橫。溫泉有佳氣,馳道指京城。
攜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存者邈難見,去者已冥冥。
臨風一長慟,誰畏行路驚。
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
懸檻飄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茲聞雁夜,重憶別離秋。
徒有盈樽酒,鎮此百端憂。
終日愧無政,與君聊散襟。
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朗詠竹牕靜,野情花逕深。
那能有余興,不作剡溪尋。
休沐日云滿,沖然將罷觀。
嚴車候門側,晨起正朝冠。
山澤含余雨,川澗注驚湍。
攬轡遵東路,廻首一長嘆。
居人已不見,高閣在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