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源桂閣故侯
輕盈舞袖綰雙鬟,洗盞殷勤勸小蠻。含恨低翻舊時曲,一聲聲是念家山。
留髡送客日初斜,相約春游興又賒。記取清明好時節,墨川東岸看櫻花。
賓筵酒饌翻新樣,樂府笙歌倚舊聲。沿習太平唐代舞,諸伶白首說西京。
輕盈舞袖綰雙鬟,洗盞殷勤勸小蠻。含恨低翻舊時曲,一聲聲是念家山。
留髡送客日初斜,相約春游興又賒。記取清明好時節,墨川東岸看櫻花。
賓筵酒饌翻新樣,樂府笙歌倚舊聲。沿習太平唐代舞,諸伶白首說西京。
她舞動輕盈的衣袖,梳著雙鬟,殷勤地洗盞勸酒。含著恨意緩緩地彈奏舊時的曲子,一聲聲都是對家鄉的思念。留客宴飲到太陽西斜,大家相約春游,興致愈發高漲。要記住清明這個美好的時節,去墨川東岸看櫻花。賓客宴席上的酒食換了新花樣,樂府里的笙歌還是依著舊曲調。依舊跳著太平時期唐代的舞蹈,老藝人們白首回憶著西京的過往。
綰雙鬟:挽起雙發髻。
小蠻:代指年輕美貌的女子。
留髡:留客。髡,指淳于髡,這里代指客人。
賒:長遠,這里指興致高。
饌:食物。
樂府:古代管理音樂的官署,這里指演奏音樂的地方。
西京:通常指長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對唐代舞、西京的提及以及整體懷舊的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一個社會有所變遷的時期,詩人借與友人的宴飲、游樂等活動,抒發對往昔太平歲月的懷念和對家鄉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和懷舊之情。其特點是將宴飲游樂的場景與內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特定時期人們的情感和社會風貌。
小樓獨對云屏。鳳脛自青青。待伊來也,溫存錦瑟,排待銀笙。
暗笑薄情真個懵,全不聽、城上三更。偏教看盡,繡窗月上,花影分明。
獨立意徘徊,潮聲去復回。仰天橫劍笑,破浪掛帆來。
兩岸啼猿急,千峰落雁哀。遙知故國里,應有菊花開。
語鵲飛鴉稍稍春
平林拋彈賭腰身
故教桃葉挑鸞綬
不惜金丸委麝塵
流水游龍徒一哄
禿襟小袖自相親
長安兒媳今浮侈
頭白潛夫感慨新
天氣清和樹蔭濃,
冥濛薄雨濕簾櫳。
蔫紅半落生香在,
向晚玫瑰架上風。
相逢坐定問來航,
禮意殷勤話一場。
急喚侍兒街上去,
捧盤款客買檳榔。
重來京國幾經春,
仍是翛然云水濱。
卞氏璞完無用泣,
嵇生龍老更難馴。
潮聲到耳驚鄉夢,
海味登盤憶故人。
衰舊共憐今日會,
將離對酒淚沾巾。
石橋多古跡,路崄少人過。
如同白日閑,冷拂青苔坐。
寒老若相逢,為吾略嘲破。
百頃菰蒲古澤中
老夫病起恰秋風
流年不貸人皆老
造物無私我自窮
市隱昔曾從嘯父
山棲今欲效園公
芳樽雖匪金丹術
槁面尊前也暫紅
野興維難適,
幽期肯重過。
孤云兼石瘦,
老樹得秋多。
衰謝將時遠,
棲遲賴酒和。
晚涼聊隱幾,
處處有漁歌。
銀箭。銀箭。暗牽春愁如線。
倦來繡幄寒輕。雙下金鉤響聲。
聲響。聲響。背褪鞋兒一緉。
見說君居幽更幽,
客中相望兩悠悠。
愿言攜手高峰去,
俯瞰蒼茫盡睦州。
馬湖江水遠黏天
一葉都憑百丈牽
苦被饑驅頻橐筆
何能興盡遽回船
游鱗吹浪縐山影
飛燕掠波投野煙
遙睇寶屏峰下路
春風綠遍草芊芊
燈宵才過又花朝。風景惡相撩。綠窗何事送無聊。閑看金步搖。
紅鴨橋頭人寂寂,皇姑廟后水遙遙。荏苒佳期不定,惱殺木蘭橈。
水郭曾開半畝陰,
樵蘇漁父遞相尋。
何期二仲聯驂過,
并作三高擊唾吟。
畹砌光風蘭茁玉,
樹頭烘日荔垂金。
愧無雞黍供娛玩,
惟有黃鸝奏好音。
念公事業未能歸,莫厭京塵化客衣。游子固聞懷楚玉,垂堂應每倚荊扉。仲舒正爾宜投策,丘嫂從渠不下機。他日秋風雕鶚便,雍容車騎更光暉。
老我驅馳未得歸,山中空掛薜蘿衣。三臺勝地松連菊,五畝幽居竹映扉。黃卷青燈真我事,鱸魚白酒亦天機。騷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臨嘆落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