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司諸公見訪失迓詩以謝之
岳伯新凝節,山人遠泛槎。隼旟驚宿鳥,文佩散幽花。
樛木如攀駕,春風合□茶。尚馀南浦月,光映北山霞。
無日不登眺,迂儒春更迂。水云供去住,晴雨任乘除。
不下賢人榻,空回長者車。聚星吾道在,山鬼莫揶榆。
岳伯新凝節,山人遠泛槎。隼旟驚宿鳥,文佩散幽花。
樛木如攀駕,春風合□茶。尚馀南浦月,光映北山霞。
無日不登眺,迂儒春更迂。水云供去住,晴雨任乘除。
不下賢人榻,空回長者車。聚星吾道在,山鬼莫揶榆。
藩司大人新持節印,我這山野之人卻如遠行泛筏。儀仗驚起宿鳥,玉佩散落幽花。如想攀附大樹,在春風中一同品茶。還剩南浦之月,光輝映照北山云霞。我每日都登山遠眺,這迂腐書生春日里更顯迂拙。水云任我來去,晴雨隨它變化。沒能放下賢人的坐榻,讓長者的車空回。賢才相聚我道猶存,山鬼莫要嘲笑。
岳伯:指藩司,明清時布政使的別稱。
凝節:持節,象征權力。
山人:隱居山野之人,作者自指。
泛槎:乘木筏,比喻遠行。
隼旟:繪有隼鳥的旗幟,這里指藩司的儀仗。
文佩:有文采的玉佩。
樛木:彎曲的樹木,這里比喻攀附權貴。
南浦:南面的水邊,常指送別之地。
北山:泛指北面的山。
迂儒:迂腐的書生。
乘除:指變化。
賢人榻:東漢陳蕃專為徐穉設榻,這里指接待賢人的地方。
長者車:指有德行的長者所乘之車。
聚星:比喻賢才相聚。
山鬼:傳說中的山中鬼怪。
揶榆:嘲笑
此詩創作背景或為明清時期,藩司等官員拜訪作者,作者因某些原因未能迎接,故而寫詩致歉。當時社會等級分明,藩司地位較高,作者作為隱居之人,既對未能迎接表示歉意,又堅守自己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藩司來訪未迎的歉意,同時展現作者隱居的生活狀態與精神追求。其特點是將官場與山野生活結合,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與心態。
山僧見客苦多驚,
問我何時復此行。
笑指壁間舊留句,
繼題曾辱老先生。
數畝清陰地,重來雨后天。
簾櫳殊豁達,水竹媚清妍。
樹密留云久,庭虛得月先。
此中真況味,靜對掃言詮。
一別虞妃去未還,
愁云空鎖九疑山。
世間多少相思淚,
灑遍修篁染不斑。
五雜組,織錦圖。往復還,東西烏。不獲已,年歲徂。
五雜組,霞映波。往復還,織錦梭。不獲已,戍交河。
千古傷心日,三閭絕命時。
投江猶可吊,滅國有馀悲。
懷郢思山鬼,亡秦待俠兒。
九歌初讀后,風雨下靈旗。
眼看漢室已新都,天祿讎書員自愚。
聞說草玄堪擬易,曾將進退一占無。
虎竹初分霄漢間,
廬江小吏候濡關。
褰帷春雨勞農出,
懸榻高齋送客閑。
云起每從三祖石,
鶴來曾過八公山。
登樓不用懷京邑,
早晚承明入計還。
垂老閑居味更深,
此身隨世任浮沉。
北窗未厭曲肱臥,
西洛能傳擁鼻吟。
疋馬徬徨猶寄食,
敝裘安樂信無心。
我今漂泊還相似,
同愧高僧支道林。
任伊繞徑翻雙剪。紗槅子、齊關紅扇。去年不聽故人留,又何用、故人重見。
舊巢泥污休依戀。請棲托、鄰家深院。算儂非是忒無情,怕牽惹、秋來腸斷。
翠微塵外境,峰壑畫圖成。
寺向云邊出,人從樹杪行。
香臺喧鳥語,禪室繞泉鳴。
日午松陰轉,鐘傳說偈聲。
寶塔共登臨,
遐觀遂此心。
海山開萬里,
煙靄凈千林。
鳳闕瞻逾近,
龍宮視轉深。
漫言離色界,
花雨惹衣襟。
顧侯尹錢塘,才氣素英果。
驕虜渡吳江,誓往邀其惰。
中丞已郊迎,欲袒誰當左!
妻孥笑指波,版籍泣投火。
兩膝屈不得,踞向窮廬坐。
舉幡士女號,請元門人裹。
拜舞迎階墀,獨行庶不頗!
黃龍結制不尋常,只用閻羅斷命方。生鐵一團紅咽下,死中再活獲清涼。
欲把生蛇化活龍,先將毒藥灌喉嚨。常教滿腹如針刺,拋向洪波大浪中。
亂紅深處戀芬芳
枝上蘧蘧夢正長
詎畏流鶯啼遠樹
祇驚午漏滴花房
云環錦帳眠方穩
風促金鈴響不妨
一任南園春似海
香魂飛繞黑甜鄉
覺地相逢一何早,
鶻臭布衫今脫了。
要識云居一句玄,
珍重后園驢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