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首
黃龍結制不尋常,只用閻羅斷命方。生鐵一團紅咽下,死中再活獲清涼。
欲把生蛇化活龍,先將毒藥灌喉嚨。常教滿腹如針刺,拋向洪波大浪中。
黃龍結制不尋常,只用閻羅斷命方。生鐵一團紅咽下,死中再活獲清涼。
欲把生蛇化活龍,先將毒藥灌喉嚨。常教滿腹如針刺,拋向洪波大浪中。
黃龍禪師結夏安居的方式不尋常,只用閻羅斷命般的嚴酷手段。像咽下一團燒紅的生鐵,在死亡邊緣重獲生機,得到清涼解脫。想要將生蛇化為活龍,先要把毒藥灌進喉嚨??傋対M腹如被針刺般疼痛,再拋入洪波大浪中歷練。
結制:佛教術語,即結夏安居,僧眾在夏季三個月集中修行。
閻羅斷命方:比喻嚴酷的修行方法,如閻羅斷生死般決絕。
生鐵一團紅:喻指難以承受的修行考驗,如熾熱鐵團般灼痛。
生蛇:比喻未馴服的凡夫心,躁動不安如活蛇。
毒藥:指逆耳的教法或嚴苛的修行要求,看似痛苦卻能破除執著。
洪波大浪:喻指險惡的修行環境,考驗心性的動蕩境界。
此偈頌應為禪宗禪師在結夏安居(結制)時所作,用于開示弟子修行要義。禪宗強調“明心見性”需突破常規,故以“閻羅斷命”“毒藥灌喉”等極端意象,警示修行需破除執著、直面生死,反映了禪宗“痛下針錐”的接機風格。
全詩以“死中再活”“生蛇化龍”為核心,通過嚴酷意象揭示禪宗修行要訣:唯有以決絕之心破除我執、經歷痛苦淬煉,方能超越生死,獲得真正清涼。語言通俗而義理深刻,是禪宗“以機鋒喻法”的典型之作。
云竇流泉吸不乾,挽將洗我恨應難。門前有束生何忝,囊里無金死更安。神道千年留望柱,穹碑萬口識休官。報恩莫罄身輸國,拭淚含悲強一餐。
本來方朔是真仙,偶別丹臺未得還。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間。
山鴉噪處古靈湫,亂沫浮涎繞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將燒燕出潛虬。使君惜別催歌管,村巷驚呼聚玃猴。此地他年頌遺愛,觀魚并記老莊周。
云濤注壺口,水府蟠九壘。公子莫爭舟,蛟龍方骫骳。
帝鄉春色濃于霧。誰遣雙環堆繡戶。金張公子總封侯,姚魏弟兄皆列土。碧紗窗下修花譜。交頸鴛鴦嬌欲語。絳綃新結轉官球,桃李仆奴何足數。
身若白云任卷舒。天涯海岸,自在無拘。太虛廓落是吾廬。不羨王侯,拱璧軒興。一味閑閑樂有馀。從他活計,冷淡消疏。歸來畢竟理何如。心月輝輝,光射蓬壺。
雨過東南月清亮,意行深入碧蘿層。露眠不管牛羊踐,我是鐘山無事僧。
從來醒醉不關渠,肯為籬邊問所須。冷笑淵明癡望眼,只堪把菊佩茱萸。
目極天壇路渺茫,往時高步采瓊芳。白云壑斷笙音度,紅葉林空酒氣香。仙客并游心自逸,野猿一見意相忘。醉呼童子收詩草,月上千峰臥石床。
而今怕聽相思曲。多情蹙損眉峰綠。惜別上扁舟。望窮江際樓。蠻箋封了發。為憶人如雪。離恨寫教看。休令盟約寒。
天下已無家。腥血龍蛇。何曾人世仗桑麻。伐鼓撞鐘聲告汝,大地兵車。殘破問京華。高閣狂花。萬牛難起萬鼉嘩。蕭寺紅墻都凜冽,閑絕明霞。
天地無情淚眼枯,故園松菊久荒蕪。秋風屋破從誰葺?春酒家貧祗自沽。萬里關山勞夢寐,孤舟煙雨落江湖。渥洼龍種空相憶,云漢迢迢不易呼。
三年巴蜀客,萬里故人心。若比瞿塘水,思君應更深。
望里山頭云滿巾,麻衫淚漬舊翻新。功名未了難為子,升斗才沾不養親。公論自能揚朽骨,雅懷應不放閑身。許多感慨干吾慮,短榻長檠夜達晨。
曾共劉咨議,同時事道林。與君方掩淚,來客是知心。階雪凌春積,鐘煙向夕深。依然舊童子,相送出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