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丞相生日口號十首 其五
舒黯淹留守相間,
平津千載有慚顏。
惜渠不見端平相,
召了西山召鶴山。
舒黯淹留守相間,
平津千載有慚顏。
惜渠不見端平相,
召了西山召鶴山。
在政務的繁忙與閑暇之間交替任職,即便像平津侯那樣的賢相與之相比千年之后也會感到慚愧。可惜他們沒能見到端平年間的賢相,朝廷先召用了西山先生真德秀又召用了鶴山先生魏了翁。
舒黯淹:形容政務處理中有時舒緩有時陷入困境等不同狀態。
留守:官職名,這里指任職情況。
平津:指西漢平津侯公孫弘,以賢能著稱。
慚顏:因慚愧而臉紅,這里指自愧不如。
渠:他,這里指代前面提到的一些人。
端平:宋理宗年號。
西山:指真德秀,號西山。
鶴山:指魏了翁,號鶴山。
此詩創作于鄭丞相生日之際。端平年間,宋理宗試圖改革政治,起用真德秀、魏了翁等一批賢才,朝廷出現新氣象。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鄭丞相生日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鄭丞相及當時政治局面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鄭丞相賢能,肯定朝廷任用賢才的舉措。其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狀況和文人的政治理想。
此時尉候迭專官,木落郊空最好看。
海檜不為時節改,巖花未覺色香殘。
明堂柱下捐樗散,清廟籩中薦豆干。
天地無私能物物,飛蚊終是負山難。
松楸長夜夢,風露作晨征。
山近卻無色,葉枯偏有聲。
架禾知歲熟,種麥得天晴。
到底農桑好,營營誤此生。
離歌休再疊,我亦不堪聞。
山接詩愁去,云隨別袂分。
官閑寧問祿,命薄謾能文。
悵望梅邊屋,花開更憶君。
寄語頭銜水利官,隄防莫作等閑看。
田疇雖幸收成早,溝澮猶疑灌溉殘。
勸課農桑心獨苦,丁寧父老吻應干。
米從布袋癡兒事,我輩須知稼穡難。
山近寒偏早,愁多夢不濃。
鴉啼半夜月,鶴唳五更風。
曉接殘燈里,吟成落葉中。
塵埃今已厭,懶聽上方鐘。
幅巾灑松露,雙袖抖衣塵。
可耐人間暑,來尋洞里春。
座分云骨冷,屐隠甃紋新。
鶴近清尊舞,如留欲去賓。
池畔拖垂柳,欄邊笑晚花。
敗荷傾弊蓋,老檜露枯槎。
歲暮驚時態,年高惜物華。
東陵風未替,解憶故園瓜。
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閑看客爭棋。
搜羅神鬼聚胸臆,措致山河入范圍。
局合龍蛇成陣闘,刧殘鴻鴈破行飛。
殺多項羽坑秦卒,敗劇苻堅畏晉師。
座上戈鋋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死生共抵兩家事,勝負都由一著時。
當路斷無相假借,對人須且強推辭。
腹心受害誠堪懼,唇齒生憂尚可醫。
善用中傷為得策,陰行狡獪謂知機。
請觀今日長安道,易地何嘗不有之。
焦勞九夏余,一雨物皆蘇。
蛙鼓不足聽,蚊雷未易驅。
非唯仰歲給,抑亦了官輸。
林下閑游客,何妨盡自愉。
少日治文章,亦曾觀國光。
山林雖不返,畎畝未嘗忘。
麋鹿寧無志,鹓鴻自有行。
還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久畏夏暑日,喜逢秋夜天。
急雨過修竹,涼風搖晚蓮。
豈謂敗莎蛩,能繼衰柳蟬。
安得九臯禽,清唳一灑然。
世上多附炎,炎歇人自去。
君子善處約,約久情自固。
炎歇勢不回,情固人不去。
路人或如親,親人卻如路。
乙未闔廬凌楚歲,戊辰勾踐破吳時。正如當日乘虛事,三十四年人不知。
夫差丁未曾囚越,勾踐戊辰還滅吳。二十二年時返復,一如當日卻乘虛。
和詩韓國老,見比以宣尼。
引彼返魯事,指予來西畿。
日星功共大,麋鹿分同微。
華袞承褒借,將何答所知。
安樂窩中一部書,號云皇極意何如。
春秋禮樂能遺則,父子君臣可廢乎。
浩浩羲軒開辟后,巍巍堯舜協和初。
炎炎湯武干戈外,恟恟桓文弓劍余。
日月星辰高照耀,皇王帝伯大鋪舒。
幾千百主出規制,數億萬年成楷模。
治久便憂強跋扈,患深仍念惡驅除。
才堪命世有時有,智可濟時無世無。
既往盡歸閑指點,未來須俟別枝梧。
不知造化誰為主,生得許多奇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