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叔通侯以選詩新刻見貽賦謝因訊說仲文學二首
材官十萬凈蛟涎,賦客三千侍草玄。劍拂蒼龍淮海上,帆飛青雀潞河前。中郎論豈當年秘,太史書寧百代傳。妒殺南樓弦管夜,胡床相對月華圓。
天吳河伯靜無嘩,獨坐平乘似漢查。客子抽毫題桂樹,將軍橫笛弄梅花。藏山業在神偏王,治水功成鬢未華。莫上燕臺頻倡和,風傳雙嘯入龍沙。
材官十萬凈蛟涎,賦客三千侍草玄。劍拂蒼龍淮海上,帆飛青雀潞河前。中郎論豈當年秘,太史書寧百代傳。妒殺南樓弦管夜,胡床相對月華圓。
天吳河伯靜無嘩,獨坐平乘似漢查。客子抽毫題桂樹,將軍橫笛弄梅花。藏山業在神偏王,治水功成鬢未華。莫上燕臺頻倡和,風傳雙嘯入龍沙。
其一:十萬武官清除了水患,三千文客陪伴著著書立說。淮海上劍舞如蒼龍拂過,潞河前青雀舟帆高高揚起。您的詩論哪像當年秘藏,堪比太史公書定能傳百代。真羨慕南樓那夜弦管齊鳴,我們對坐胡床共賞圓月。其二:水神天吳河伯安靜無波,獨坐大船仿佛乘上銀河仙槎。賓客提筆題詩在桂樹之上,將軍橫笛吹奏著《梅花》曲。您的著作將傳后世精神旺盛,治水成功鬢發尚未斑白。莫要常上燕臺頻繁唱和,風聲會把雙嘯傳到邊塞龍沙。
材官:漢代武官名,此處泛指士兵;蛟涎:代指水患。
草玄:指揚雄作《太玄》,代指文人著述。
蒼龍:形容劍的鋒利如龍之鱗甲;青雀:船名,此處指華麗的船。
中郎論:借指蔡邕等學者的論著;太史:指司馬遷《史記》,喻作品傳世。
南樓:用東晉文人雅集典故,指歡宴場所;胡床:交椅,可折疊的坐具。
天吳河伯:傳說中的水神;平乘:大船;漢查:用張騫乘槎探銀河典故。
抽毫:提筆;弄梅花:吹奏《梅花落》笛曲。
藏山業:《史記》載“藏之名山”,指傳世著作;龍沙:邊塞沙漠地區。
此詩為作者收到世叔通侯新刻選詩饋贈后所作酬謝詩,兼問候說仲文學。詩中提及“治水功成”“藏山業在”,或反映當時友人既有文名又有政績,創作背景與清代文人交游、以詩贈答的文化傳統相關。
全詩以謝贈為核心,既贊對方文才(選詩如史筆)、武績(治水靖邊),又憶雅集之樂,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對仗精工,展現清代酬贈詩的典型特色,是文人交游的重要文學見證。
鸞鏡曉勻粧,慢把花鈿飾。
真如淥水中,一朵芙蓉出。
道分相投氣味長,
就中何處最片忘?
芙蓉閣上秋窗下,
臥枕泉聲并石床。
(均見光緒廿年刊鄧鐘玉撰《金華縣志》卷二,次詩又見同書卷五。)
二精合會,還丹之心。
若逢此理,不假遠尋。
黑鉛取陽,朱砂取陰。
不到施黔不見山。
道化三元布,神凝萬像分。
龍漢開玄箓,天書下赤渾。
應期鏗法鼓,隨方啟妙門。
太上垂至賾,威德被乾坤。
神經三一侍,妙理五千文。
字列金華府,名傳玉帝君。
心中生寶日,身上起羅云。
十仙何足友,載刼乃長存。
主人不相識,獨坐對林[泉](全)。
莫慢愁酤酒,懷中自有錢。
本來無生死,今亦示生死。
我得去住心,他生復來此。
壬午春,水旱不調均。
旱處憂千里,低處戲游鱗。
且但只饑荒,亦懼??災頻。
疫瘴連年起,饑餓亦多迍。
翠樓春酒蝦蟆陵,長安少年皆共矜。
(《升庵詩話》卷十三。以上二則承周介民同志告知。)
舞鳳歸林近,盤龍渡海新。
緘封待還歸,披拂鑒情親。
只影若為客,孤鳴復幾春。
初成照瞻鏡,遙憶畫眉人。
長寧安樂幷狂顛,既教翻地亦翻天。
賣弄大家猶未足,便使元恭來取錢。
鵲羽橋成星斗連,何須攜室下遙天。
來逢蓬蓽當諸夜,共綴詞華染素牋。
霓帔豈勞施粉藻,寶冠猶更貼花鈿。
人間限滿離塵土,即俟瑤階廁列仙。
始青黎元蓋,金香結珠煙。
飛晨總翹轡,稽首玉帝前。
帝心浩以舒,錫吾《太靈篇》。
是謂不滅道,萬天秉吾權。
吾行空洞中,下仙昩其淵。(同前卷三十。)
志道要超升,須訪神草經。
圣事常宜重,非人莫謾輕。
恐折人間壽,看似掌中珍。
欲知庚汞了,須采草鳳青。
一月三場戰,
曾無賞罰為。
將軍馬上坐,
將士雪上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