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載集杜陵南池二首
濟水東回眾壑馳,才人名跡尚清漪。高樓百尺曾供奉,旅館千秋更拾遺。白苧飛揚春雪后,青萍離合暮云時。浣花溪上愁無限,得似修篁蔭夾池。
萬瓦鱗鋪霽色分,滄波長日下鷗群。當年海岱留詞客,此日河山共使君。大業庭中玄草在,孤芳池上白蓮聞。風流咫尺饒相望,搦管長天對夕曛。
濟水東回眾壑馳,才人名跡尚清漪。高樓百尺曾供奉,旅館千秋更拾遺。白苧飛揚春雪后,青萍離合暮云時。浣花溪上愁無限,得似修篁蔭夾池。
萬瓦鱗鋪霽色分,滄波長日下鷗群。當年海岱留詞客,此日河山共使君。大業庭中玄草在,孤芳池上白蓮聞。風流咫尺饒相望,搦管長天對夕曛。
濟水向東流淌,眾多溝壑的水奔騰匯聚,才子的名聲和遺跡仍留在清澈的漣漪中。那百尺高樓曾有供奉之臣在此,旅館歷經千秋還與拾遺之官有淵源。白色苧麻衣物在春雪過后隨風飛揚,青萍在暮云時分聚散離合。浣花溪畔愁緒無窮無盡,怎比得上修長的竹子蔭蔽著南池。眾多房屋的瓦片像魚鱗一樣排列,雨后初晴景色分明,寬闊的水面上整日有鷗群飛翔。當年在海岱之地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足跡,如今這山河與您相伴。庭中留存著如揚雄《太玄》般的文章,池上能聽聞白蓮的芬芳。近在咫尺便能領略這風流韻致,我拿著筆面對傍晚的落日余暉。
濟水:古水名。
才人名跡:指有才之人留下的名聲和遺跡。
清漪:清澈的漣漪。
供奉:指在宮廷中任職的官員。
拾遺:古代官職名。
白苧:白色的苧麻織物,常指白衣。
青萍:浮萍。
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杜甫曾在此居住。
修篁:修長的竹子。
萬瓦鱗鋪:形容房屋瓦片像魚鱗一樣排列。
霽色:雨后初晴的景色。
海岱:指今山東一帶。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玄草:指揚雄的《太玄》,這里泛指文章。
搦管:握筆。
夕曛:傍晚的落日余暉。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杜陵南池時,看到此地的自然景色和歷史遺跡,聯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從而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暇進行游覽和創作。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懷人,感慨歷史變遷。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巧妙融合,語言對仗工整,富有韻律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也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創作技巧。
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日月中堂見,江湖滿座看。
夜凝嵐氣濕,秋浸壁光寒。
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
垂拱開成化,愔愔雅樂全。
千官方就日,四海忽無天。
堯舜非傳子,殷周但卜年。
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漢代非良計,西戎世世塵。
無何求善馬,不筭苦生民。
外國讐虛結,中華憤莫伸。
卻教為后恥,昭帝遠和親。
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
雪藤新換束,霞錦旋抽囊。
并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
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右丞今已歿,遺畫世間稀。
咫尺江湖盡,尋常鷗鳥飛。
山光全在掌,云氣欲生衣。
以此常為玩,平生滄海機。
代以無為理,車書萬國同。
繼兄還付弟,授圣悉推公。
云霧疑無日,笳簫別起風。
金莖難復見,寒露落空中。
留名魯連去,于世絕遺音。
盡愛聊城下,寧知滄海深。
偶然飛一箭,無事在千金。
回望凌煙閣,何人是此心。
日落江村遠,煙霞度幾重。
問人孤驛路,驅馬亂山峰。
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鐘。
凄涼哭途意,行處又饑兇。
圣朝能用將,破敵速如神。
掉劍龍纏臂,開旗火滿身。
積尸川沒岸,流血野無塵。
今日當場舞,應知是戰人。
龍歸攀不得,髯在侍臣邊。
徹奠新阡起,登山吉從全。
關河佳氣散,夷夏哭聲連。
寂寞玄宮閉,朝昏千萬年。
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緣辟照,人愛為高明。
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
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檻循環看,長堤蹋陣行。
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
西江江上月,遠遠照征衣。
夜色草中網,秋聲林外機。
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
無復是鄉井,鷓鴣聊自飛。
晝渡黃河水,將軍險用師。
雪光偏著甲,風力不禁旗。
陣變龍蛇活,軍雄鼓角知。
今朝重起舞,記得戰酣時。
曉漏啟嚴城,宮臣縞素行。
靈儀先鹵簿,新謚在銘旌。
云晦郊原色,風連霰雪聲。
凄涼望苑路,春草即應生。
秋灘一望平,遠遠見山城。
落日啼烏桕,空林露寄生。
燒畬殘火色,蕩槳夜溪聲。
況是曾游處,桑田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