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公度二首 其二
北風吹雪晝紛紛,盼得微晴日未曛。
掃血故巢歸蜀帝,招魂香草待湘君。
驚回夜豹寒中吠,喚起春牛夢里文。
無限登高賦詩意,況因八表悵停云。
北風吹雪晝紛紛,盼得微晴日未曛。
掃血故巢歸蜀帝,招魂香草待湘君。
驚回夜豹寒中吠,喚起春牛夢里文。
無限登高賦詩意,況因八表悵停云。
北風吹著大雪,白天里紛紛揚揚,好不容易盼到天色微微放晴,太陽還未落山。杜鵑鳥掃著血飛回舊巢,就像蜀帝魂魄歸來;人們用香草招魂,期待湘君降臨。寒夜里驚起的豹子在吼叫,仿佛從睡夢中喚起春牛帶著文字的形象。我心中涌起無限登高賦詩的意趣,更何況因為天下局勢而悵然,如同停云般愁悶。
曛:日落時的余光,這里指日落。
掃血故巢歸蜀帝:蜀帝傳說化為杜鵑鳥,啼血不止,掃血指杜鵑啼血,故巢指舊巢。
招魂香草待湘君:出自《楚辭》,古人用香草為湘君招魂,湘君是神話中湘水之神。
春牛夢里文:春牛在古代是春耕的象征,夢里文可能指某種祥瑞之兆或靈感。
八表:指八方之外,即天下。
停云:出自陶淵明《停云》詩,常用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和對時局的憂慮。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時可能社會局勢動蕩不安。詩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借景抒情,用神話典故表達自己對社會現狀的憂慮和對理想的期盼。可能是在某個寒冷的冬日,詩人登高望遠,看到大雪紛飛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天下局勢的憂慮和自身的惆悵之情。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典故,營造出獨特的意境,使詩歌富有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
雞犬閒閒綠樹煙,
世間名此是神仙。
玉皇雨露寬如海,
瑤圃人耕不稅田。
寄書書不達,寄衣衣欲裂。
誰將一片聲,敲落千山月。
欲知聲中悲,請看指上血。
血指猶可浣,柰此雙鬢雪。
婺星錯落照慈闈,趁此秋風月夜歸。舊日斑衣猶在笥,一番起舞一光輝。
含毫且勿賦秋聲,共看新秋新月生。一點清光雖似小,絕勝十五后來明。
園林五月綠漫漫,
雨后輕狂尚作團。
夏老不知花事退,
猶疑春色在欄干。
無復熊羆守翠微,行人駐馬立斜暉。
人間已見傳金碗,篋里徒驚舉玉衣。
雁掠荒云啼隊道,鼠緣古瓦下園扉。
經途誰奏通天表,淚濕龍髯愿已違。
河東兵甲勢全摧,
尚抗王師不肯來。
憐爾區區非叛者,
不妨生路暫時開。
昨夜溪邊雨,今晨畫里山。
白云與紅樹,三十六峰間。
巖壑盡奇特,煙霞相往還。
何時謝塵鞅,清境在人寰。
巖口呀然向日開,
小橋飛入勢縈回。
幽深自可逃煩暑,
況有寒泉石下來。
四海司馬氏,大州從事賢。剸裁無劇務,抑郁已三年。人在甘棠里,夢回春草邊。知音有當路,何日踐英躔。
一見已草草,那堪更別離。事當防快意,學亦進潛思。此道今誰語,如公豈我私。何時一窗下,重與論心期。
江南千里道,君去驛途勞。
山遙關樹暗,云盡楚天高。
秋風吹客騎,朔雪滿征袍。
自憐經歲月,何處望亭皋。
杜、蘇以外豈無詩,
界宋分唐祗自欺。
何必尋仙蓬島上,
性情相合即師之。
廣寒變作陽臺,朝云暮雨姮娥隱。羽衣沾濕,霓裳罷舞,桂花香冷。
水漲銀河,煙迷玉兔,天慳佳景??偯骰视?,天師幻術,恐路斷、金橋引。
天柱如何得到,賴知微、攜尊同飲。風生屐齒,月圓谷口,清輝滿嶺。
瑤席當空,瓊卮行露,斗橫參近。怕歸來又是,滂沱叆叇,閉門高枕。
霓旌搖曙景,鳳吹繞春云。
黃沙一萬里,白首無人憐。
報國劍已折,歸鄉身幸全。
單于古臺下,邊色寒蒼然。
南山有猛虎,腥風振林木。嗟爾射獵人,負矢窮山谷。虎怒不可攖,攖怒激相撲。韜弓出叢莽,養禍長此族。
背麓多農家,問詢少雞畜。東鄰老嫗子,昨者山下牧。月黑績燈明,西鄰聞夜哭。
蟣蟲處裈間,亦曰此邦國。吮人血與膏,快意五鼎食?;杌枳猿?,逐逐日蕃息。運爾機械心,竭爾蠕動力。因人以為生,生死在反側。殺身行自取,蠢哉剝膚賊。
信陵佳公子,醇酒而婦人。豈曰無良識,乃自賊其身。
孤松蟠霜雪,幽蘭發和春。物既貴適性,人亦守吾真。真性一拂戾,質干乃其賓。
我行已云倦,所思役風塵。機巧日相接,行路誰為親。悠悠古人意,俯仰淚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