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君挽詞二首 其二
明世辭隆養,哀榮道路傳。
賻喪從上宰,歌挽出群仙。
素幔傷秋泛,青缸慘夜船。
玉峰歸葬處,木拱雁連天。
明世辭隆養,哀榮道路傳。
賻喪從上宰,歌挽出群仙。
素幔傷秋泛,青缸慘夜船。
玉峰歸葬處,木拱雁連天。
在清明之世告別優厚的奉養離世,哀傷與榮耀之事在道路間流傳。喪事中的財物資助來自宰相,送葬的挽歌好似仙人所唱。白色的帳幔在秋水中飄蕩讓人傷感,青色的燈盞在夜船中顯得凄慘。在那如玉的山峰歸葬之處,樹木環繞,大雁連成一片。
明世:清明之世。隆養:優厚的奉養。
哀榮:指喪事和生前的榮耀。
賻喪:送給喪家的財物。上宰:宰相。
歌挽:挽歌。
素幔:白色的帳幔。
青缸:青燈,油燈。
玉峰:形容山峰美好如玉。
木拱:樹木環繞。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永壽縣君去世之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永壽縣君可能身份尊貴,所以喪事由宰相資助,送葬場面較為隆重。詩人可能與永壽縣君有一定關聯,在其去世后寫下此挽詞表達哀悼。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永壽縣君的離世。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和送葬場景的刻畫來表達哀傷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挽詞的創作風格和特點。
沈沈萬山中,泉聲鳴不已。
心逐野云飛,忽又墜溪水。
山坳聚林木,眾綠光薿薿。
纖草織平茵,小花間藍紫。
怡然相坐語,間亦恣游戲。
小妹捉蚱蜢,荊棘創其指。
一笑釋自由,驚飛側雙翅。
王家父子竹林期,談笑初無世俗姿。
戲搦敗毫成凍羽,醉回老力出枯枝。
解吟秀句寰區滿,不擬常稱老畫師。
大令右軍疑只爾,外人笑怪若能知。
故鄉日以遠,客路尚漫漫。
薄暮村舂急,前溪野燒殘。
灘聲晴似雨,水氣夜生寒。
舟子饒風味,春蔬當晚餐。
杜公碑,碑書功,高岸為谷谷作陵。
羊公碑,碑墮淚,茫茫淚枯碑不碎。
碑不碎,由民心。
君不見古來賢達皆爭名,羊公碑后碑俱泯。
此碑非金亦非石,碑之崇,崇以德。
虛檐過雨響泉流。屋如舟,冷如秋。連日危欄,獨倚望云浮。月又不來天似墨,空階滴,一聲聲,都是愁。
新愁舊愁愁未休,到眉頭,到心頭。強欲推愁愁不去,雨更句留。剪燭西窗,兀坐數更籌。閑事關心呼小婢,明早看、嫩芭蕉打碎不。
天門振鐸聲彌遠,越上橫經任更專。
頗怪風云紆宦轍,故因山水著名賢。
圩田秋足先生飯,海月春浮坐客氈。
聞有世南遺墨在,歸鴻儻一寄林泉。
憶在羽林年少時,飛鞚慣將生馬騎。自憐生忝將門子,寧比長安狂狹兒。
二石雕弓不虛發,幾從大將西出師。左挾蛇矛右龍劍,斬除虜寇如蒿藜。
未數嫖姚功第一,奈何李廣數偏奇。自儗勛名垂不朽,蹭蹬豈知今皓首。
丹青空復想圖形,金印何時得懸肘。投老歸耕南畝田,垂竿坐蔭前溪柳。
萋迷草色綠盈門,冷落山光青入牖。數畦學種邵平瓜,一巾自漉淵明酒。
平生膽氣壯凌云,世事于今寂不聞。桑柘斜陽荒巷里,無人識是故將軍。
虎帳不談三略法,龍泉深閟七星文。昨來聞有沙場警,詔下三邊急募軍。
我雖矍鑠休相笑,一戰猶堪策異勛。
長條無風亦自動,繁艷著雨更相宜。少陵不奈被花惱,終日顛狂覓酒卮。
濯錦江頭千萬枝,當年未解惜芳菲。今朝得向君家見,不怕春寒雨濕衣。
官竹園頭春日斜,手開新土漸成洼。觀生如寄誰非客,視死為歸此是家。白發暫存知電露,青山長臥有煙霞。慰勞自假閒詩酒,且弄年華與物華。
卜墳已喜傍云厓,未老先曾有此懷。鶴表虛名待誰錄,狐丘宿約與妻偕。百年齊里參諸妄,一鍤泥邊打早乖。免向君王乞骸骨,自山生長自山埋。
晝長人倦,寶鴨沉煙暖。檻外閑云和夢捲。寂寞綠蔭深院。
愁多懶整花鈿。酒醒猶是慵眠。鶯燕已銜春去,空馀長日如年。
陰陰松竹滿東山,聞說君家六月寒。
若得封胡同里巷,底須屈宋作衙官。
酒中有趣誰能識,琴上無弦我亦彈。
試問廬江何彥德,貂蟬孰似鹿皮冠。
綱常彌宇宙,惟孝為至德。
慨世巧趨避,靈府盡茅塞。
表表叔先雄,傷父尸未得。
矢志殉中流,號泣廢寢食。
豈無弟與夫,永訣良惻惻。
亦有子與女,割愛靡姑息。
夢告后六日,同浮江之側。
鬼神為呵護,蛟龍為藏匿。
大節光天壤,豐碑彰奇特。
萬家蕭瑟傍丹梯,醉眼中原且杖藜。
芒碭浮云開穎下,轘轅飛雨滿淮西。
漢京城闕邊烽起,燕甸山河戰馬嘶。
六載主恩容散吏,佩萸何處望金閨。
遠山如美人,盈盈此一顧。
被曳蔚藍衫,懶裝美無度。
白云為之帶,有若束縑素。
低鬟俯明鏡,一水澹無語。
有時細雨過,輕渦生幾許。
有時映新月,娟娟作眉嫵。
我聞山林神,其名曰蘭撫。
誰能傳妙筆,以匹洛神賦。
登高有約乃相違,故遣村船逆上溪。
寺與松篁元不隔,路經蓬藋卻成迷。
數君放逸仍懷古,老我悲涼況哭妻。
鄭重莫逃雞黍社,又隨新月共扶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