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山碑
杜公碑,碑書功,高岸為谷谷作陵。
羊公碑,碑墮淚,茫茫淚枯碑不碎。
碑不碎,由民心。
君不見古來賢達皆爭名,羊公碑后碑俱泯。
此碑非金亦非石,碑之崇,崇以德。
杜公碑,碑書功,高岸為谷谷作陵。
羊公碑,碑墮淚,茫茫淚枯碑不碎。
碑不碎,由民心。
君不見古來賢達皆爭名,羊公碑后碑俱泯。
此碑非金亦非石,碑之崇,崇以德。
杜預的碑,碑上記載著他的功勞,高山變成深谷,深谷又變為丘陵。羊祜的碑,人們對著它落淚,那無盡的淚水干枯了,碑卻沒有破碎。碑不破碎,是因為得民心。你沒看見自古以來賢能通達的人都在爭名,羊祜碑之后的那些碑都消失了。這座碑不是金也不是石,它的崇高,是因為品德崇高。
杜公碑:杜預所立的碑。杜預是西晉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博學多通。
高岸為谷谷作陵:出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比喻世事變遷。
羊公碑:羊祜鎮守襄陽時,深得百姓愛戴,他死后,百姓在峴山為他立碑,見碑者無不落淚,故又稱墮淚碑。
泯:消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作者有感于歷史上賢人的不同結局,看到羊公碑歷經歲月仍受百姓敬仰,而一些為爭名而立的碑卻消失不見,從而創作此詩,強調品德的重要性。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品德比功績和名聲更重要。它以碑為切入點,對比不同賢人的碑的命運,突出得民心靠品德的觀點。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視角闡述了對賢達和名聲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五年前壽石林文,目極黔山最憶君。今夕燈明初度酒,幾番草宿故人墳。巢痕隔巷渾如夢,醉語連床久不聞。且喜樽前身見在,上樓試與看春云。
蘭館依蓬島,蕭然遠俗喧。幽居疑蔣徑,長嘯失蘇門。意氣頻看劍,遭逢暫倒尊。祇憐江上路,悵別欲消魂。
去留南北須看景,聚散朝昏莫問時。但取紫玄翁興盡,一身明月是歸期。歸鷺悠悠一帶長,白蘋紅蓼是家鄉。夕陽臨水閒窺處,此意安知世累忙。望湖樓上與云齊,下視銀河一道低。好是水邊歌舞后,綺羅人在畫欄時。芡出波間千顆軟,蟹從秋后兩螯肥。且呼玉友來相伴,等候蟾光與夕暉。俄起谷風斜撼竹,驟來時雨碎敲篷。回頭已見煙云合,點檢天邊失數峰。
九江水色白如雪,流水瀟湘尚未渾。落日墟頭人已散,獨留煙樹送黃昏。
百道晴云下翠微,一帆秋影滯寒暉。流泉鳴玉涓涓漱,野雀爭林軋軋飛。砧杵定從今夜急,晨辰都為日明稀。長江盡許看山色,青靄其如對素衣。
玉蕊瑯玕樹,天香知意薰。露寒清透骨,風定遠含芬。
相逢回首話當年,滬瀆歸來共一船。馬亂兵荒恨疇昔,風流人物數今天。幾度閑談相感娛,園林小憩步徐徐。蒙君饋贈雙溝酒,且嚼新詩盡一盂。
水漲孤村白,天垂四野青。開門秋雨霽,閑步郭西亭。竟夕雨連舍,今朝云出溪。輕雷千嶂外,馀日數家西。三日不出門,草長門前路。登樓一水明,倚柱千山暮。人歸郭門樹,鳥噪野田風。雨散高城上,日落深澗中。畫角城隈起,風吹響入云。清秋易生感,深夜更多聞。遙看三角山,正在云生處。日暮山中人,空攀荔枝樹。片片白鷗鳥,看人隊隊飛。沙頭莫相認,與爾久忘機。檻倚崩沙出,籬通亂水過。家人休掃石,自愛碧苔多。朝聞城西鐘,暮望城西寺。寺傍二古松,長藤垂到地。塘邊楊柳樹,春條秋未摧。已送黃鸝去,還看白鷺來。
多般情綣。算排日羽觴,春華齊絢。疑是畫堂,招得珠簾飛來燕。翩翩譜入無雙傳。更斟酌、名花傳贊。笑他南部,胭脂細染,靧成嬌面。排遣。三唐逸韻,采金粉瑣屑,寶蕓熏遍。妙造自然,錦樣何煩天孫剪。維摩經說飛花片。更誰訝、裁縫針線。追尋香屑前蹤,錦囊入選。
大智從愚起,而今覺太愚。兄懷誠似拙,弟號合稱迂。對客愁何底,忘情語轉無。莫能籌極計,且自課兒雛。
載耒來東國,年年一往還。禾垂墟照晚,果落野禽閑。食力終全節,依人尚厚顏。黃巾城下路,獨有鄭公山。
問予何酷愛沙岡,奇秀山光接水光。槐樹綠陰剛似蓋,天風吹動蟄龍翔。
奔車息雷響,序柝發夜響。花柳霏春煙,罩此蓬壺境。上樓拓水齒,鐙前立山影。
二公誅茆今幾年,至今山下一爐煙。駐舟薄致伊蒲饌,欲結諸公寂靜緣。
浮圖凌虛空,直上破青靄。創建開寶初,屹峙吳越界。厚蟠蒼山根,高出飛鳥外。我來試登攀,耳目為一快。初恍穿沈冥,稍進離昏昧。盤回訝螺旋,捫摸駴神怪。逾時至絕頂,遂與日月會。連山俯培塿,長江繞衣帶。海門列其東,潮頭勢淜湃。會稽青嵯峨,隔岸如點黛。風帆與沙鳥,一一類浮芥。回觀壁間書,劫火燒不壞。乃知象教雄,愈信佛力大。賈勇既忘疲,登危亦知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