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一六三
金武初官典藥頭,
禁方從此散滄洲。
刀圭本是西來法,
翻令雞林遣使求。
金武初官典藥頭,
禁方從此散滄洲。
刀圭本是西來法,
翻令雞林遣使求。
金武最初擔任典藥頭這一官職,宮廷的秘方從此流傳到民間。醫藥之術本是從西方傳來的方法,反而引得新羅國派遣使者來求取。
金武:可能指特定人物,在日本醫藥傳播中有一定作用。
典藥頭:日本古代官職名,掌管醫藥事務。
禁方:宮廷中的秘方。
滄洲:指代民間。
刀圭:本指量取藥末的器具,后借指醫藥。
雞林:指新羅國,古代朝鮮半島國家。
黃遵憲的《日本雜事詩》創作于其出使日本期間。當時日本正處于明治維新時期,積極學習西方文化,在醫藥等領域也有諸多交流。詩中反映了日本醫藥知識的傳播情況,以及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日本醫藥知識的傳播與交流。其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反映文化現象。在文學史上,《日本雜事詩》是研究當時日本社會和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資料。
武帳宵寒漏箭傳,元戎威望響秦川。機籌整暇一橫槊,寒澀何能強比肩。
敵技無多莫浪傳,西京元是宋山川。書生但可謀帷幄,壯士得無須彘肩。
五丁鑿劍古今傳,屹立崇墉蔽兩川。滿目風寒無處避,祇今由徑競摩肩。
生掃帚,用得親。
休指注,枉辛勤。
本來田地絕纖塵。
八年前一到,車騎亂青蒼。
剩此題詩客,來尋置酒堂。
饑鷹啼半嶺,野馬戰斜陽。
實有悲盈谷,非關吊夜郎。
豈為一身惜,
將如時事何。
綢繆空牖戶,
涓滴已江河。
軍盡驚飛鏑,
人能議止戈。
《華嚴》誦千偈,
信否伏狂魔。
昔日緹縈亦如許,
盡道生男不如女。
河陽滿縣皆春風,
忍使梨花偏帶雨。
崧岳降神宰此間
仁心仁聞播鄉關
椿萱長茂祥麟毓
蘭桂騰芳瑞鳳還
酒飲黃花傾北海
庭盈赤舄頌南山
有功文教銘鐘鼎
萬古英賢共仰攀
五風十雨荷皇天,桑滿墻陰稻滿田。記取年年寒食節,大家先辦賽神錢。
白叟黃童半醉醒,酒闌連袂踏歌行。百年盛事先珍重,為寫新詩托姓名。
花夜雨。
渺渺綠波南浦。
擘絮晴云山外吐。
凝情誰共語。
十二玉梯空佇。
閑卻瑣窗朱戶。
久客念歸歸未許。
寸心愁萬縷。
長嘯歸來,或漁于溪,或圃于岡。
且可否之間,不夷不惠,中行豈敢,疑狷疑狂。
白眼看他,青山老我,漫世居然入世方。
休再道,曾封侯萬戶,昔遇高皇。
閑來濯足滄浪。又種竹千枝朩幾章。
愧能酒能詩,陶潛李白,亦經亦史,司馬公羊。
醉后長歌,燈前自舞,也算生平意氣場。
嗟今日,只黑甜一枕,快矣吾鄉。
淝上賓萌我與君,戲言俱作合肥人。赤欄橋畔閑吟客,肯與仁和作后塵。
豆葉池同柳絮泉,易安而后有還軒。晚刊一集酬茲世,四海知音一蟄存。
寒蛩鳴苦傲霜姿,病榻依依訣我時。獨抱遺編出兵火,即論道義已堪師。
放舸寒江未擬回,
千家煙樹隱樓臺。
片云紅似鏡中出,
列岫青從峽里來。
華發漫從游子興,
清尊偏向故人開。
梅花已報春消息,
雙屐能忘印綠苔。
微涼初貼地,
稍稍上行蹤。
遠樹漏人語,
斜陽明句容。
排門詢葛令,
宿店倚茅峰。
明又催僮起,
馬頭聞曙鐘。
束發識君名,少長識君書。識君官給諫,得罪江干居。江干日無事,愈復究蟲魚。人閒得片紙,珍似《蘭亭》初。健筆既凌云,清腸甘野蔬。寂寞謝冠蓋,瀟灑理耕鋤。我生實已晚,天涯竊緒余。忽得營營路,告我以君廬。扣門欣題鳥,轉盼失庭除。鄰雞催月上,惆悵趣巾裾。
山陰千載人,揮灑照八極。
只今定武刻,猶帶龍虎筆。
單侯出機杼,豈是劍舞得。
馀波入竹石,絕嘆咄咄逼。
暮雨蕭蕭冷。背昏燈、掩卷徘徊,悵然思省。浮世悲歡同一夢,幾個邯鄲佳境。也休怨、黃梁催醒。聞道凄涼歸覺路,把殘鐘、斷鼓留心領。諸想幻,太虛靜。
春光未遠秋光近。怎禁它、雁背霜濃,蘆花風緊。從古多情人易老,況是工愁善病。先白了、飛蓬兩鬢。彩筆生花渾艷絕,付文通、只寫千秋恨。今古事,憑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