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立春三絕 其二
發春獻歲偶然同,
新歷觀天最有功。
頭上兩般幡勝影,
一時飛入酒杯中。
發春獻歲偶然同,
新歷觀天最有功。
頭上兩般幡勝影,
一時飛入酒杯中。
立春和新年恰好同一天,新歷法觀測天象功勞很大。頭上戴的兩種幡勝影子,一下子映入了酒杯里。
發春:指春天開始。
獻歲:進入新的一年。
幡勝:一種風俗飾物,立春時人們戴在頭上。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在立春與新年重合的日子,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人們重視立春和新年,有戴幡勝等習俗,詩人在這樣的氛圍中寫下此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立春與新年重合的獨特景象,突出節日的歡樂氛圍。其特點是生動有趣,富有生活氣息,在展現民俗文化方面有一定價值。
法吏真雞割,儒衣嘆陸沉。
官曹曾接武,談麈獨傾心。
笑我趨時懶,知渠味道深。
微言今已矣,慷慨獨沾襟。
休將碧落中秋節,來并曹溪無相月。
冷淡無關玉兔光,虛明直透銀蟾穴。
圓不圓,缺不缺,一道靈光無間歇。
照人何處不分明,直下承當眼添屑。
本無生,亦無滅,只有休心最親切。
采石江頭弄影時,謫仙到此空顛蹶。
我公道德祖東丘,志小全吳見此游。
遠意最稱包萬里,佳名直欲付千秋。
眷憐今日逾文獻,友愛終身負道州。
扶病強隨都騎去,回腸百折伴江流。
憶昔先公一束書,起家儋石向來無。
子孫但欲傳倉庫,婚嫁何曾議鄭盧。
孝弟一門貧自樂,科名三世喜相呼。
更須力獻平津策,奪取龍頭慰老夫。
薄暮傳呼使者忙,兒童顛倒著衣裳。
花開鐵樹何曾識,棗熟東家漫得嘗。
厭客欲開丞相閣,絕交先寄洞庭香。
直須載酒同君飲,免使繁枝怨曉霜。
短褐登門每自慚,僅同太史滯周南。
沈迷晚學三無漏,懶慢長疑七不堪。
平日漫懸高士榻,此行應共德公談。
他年解組歸來日,尚許南榮見老聃。
山谷崎嶇路寂寥,我行今日是何朝。
春歸陽木青先變,雪落陰崖凍不消。
遲日映云猶未暖,余寒挾雨尚能驕。
絕聞近舍村酤美,野老相逢苦見邀。
師住疏山祇樹園,臥觀云氣起江村。
百年鼎鼎春風轉,一缽垂垂老眼昏。
古殿橫空森鐵鳳,夜潭翻浪落金盆。
何時系纜西峰下,松柏陰中獨叩門。
我家不減烏衣集,何曾以沫空相濕。
父兄共有清白傳,家世不于名利急。
稍侵老景何足道,粗喜汝曹皆有立。
天路崢嶸在一飛,承明翕習期三入。
乘時便可功業建,發策豈為科第及。
連珠合璧競名聲,九棘三槐爭品級。
金門他日看汝游,竹隠何年助吾葺。
男兒志氣要軒昂,肯作楚囚相對泣。
往日調商鼎,當年筑漢壇。
從容作霖雨,談笑斬樓蘭。
每恐風流盡,空余琬琰刊。
承家今已矣,清淚一汍瀾。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
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南都詞賦舊傳聞,但有風流梗槩存。
花徑逢春張錦繡,竹林過雨長兒孫。
跨城樓觀云連夜,隔岸人家水映門。
正要子詩彈壓在,不應無事滯輪轅。
少游太學饒夫子,老倚清松璧上人。
好與惠休為后嗣,直疑賈島是前身。
浮萍暫聚曾交臂,獨鶴孤飛遂絕塵。
肯念故人今白發,與云出岫莫辭頻。
璧水除官日,漳濱臥疾年。
賀書猶未報,吊客已相先。
夢幻真空矣,衣冠尚儼然。
平生詩滿篋,當自有人傳。
元夜新添一月春,曲輕花嫩未成塵。
笙歌滿地醉還醒,樓閣中天奐且輪。
新樂妙如儀鳳舞,遠人動似塞鴻賓。
不知湛露恩多少,但見三韓拜舞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