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閣端午帖子 其四
宴寢奉朝鳴采玉,
良辰襲慶表長絲。
仰承中壸垂芳裕,
永播周南逮下詩。
宴寢奉朝鳴采玉,
良辰襲慶表長絲。
仰承中壸垂芳裕,
永播周南逮下詩。
在休息的宮殿里侍奉朝廷,身上的佩玉發出清脆聲響;在美好的端午時節,系上長絲寓意吉祥。恭敬地承受皇后的美德恩澤,讓那如《周南》中惠及下人的美好品德永遠傳揚。
宴寢:休息的宮殿。
采玉:有文采的美玉,這里指身上佩戴的玉飾,行走時會發出聲響。
襲慶:猶言福澤綿延。
長絲:端午節有系長絲的習俗,寓意祈福。
中壸:借指皇后。
芳裕:指美好的德澤。
周南逮下詩:《周南》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其中有詩歌贊美后妃惠及下人的品德。
此詩為端午時寫給淑妃閣的帖子詩。端午是傳統節日,宮廷有相關慶?;顒?。作者可能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中,為表達對淑妃及皇后的美好祝愿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后美德并祝愿其恩澤廣傳。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這類宮廷帖子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節日習俗。
心頭斤兩銖銖定
筆下春秋字字嚴
司馬先生黃太史
百年公論更誰嫌
荏苒親闈已十年,
而今捧檄轉依然。
綵衣舞后情偏劇,
絳帳開來鬢尚玄。
漫道竹林誇二阮,
即教芹舍兆三鳣。
韓山峍屼堪千古,
姓字還同北斗懸。
青冥連袂度虹橋,
足到千峰意尚遙。
白鶴聞笙來月洞,
紫霞炊玉供晨朝。
本無經濟誇長往,
已許漁樵蚤見招。
萬丈飛云詠東所,
云和聲里間簫韶。
一棹拖篷過甬東
潮平波面夕陽紅
極知我輩焚舟舉
更喜君家制錦功
楓葉未殘秋淡蕩
桂花猶共月朦朧
相逢莫恨相離別
連璧應摶九萬風
窮途逢偉觀,
小閣江萬里。
薄暮岸幅巾,
寒煙四山起。
天河注平淮,
斗柄臥蘆葦。
欲返還少留,
燈青客船尾。
十載填詞,悔俱被、粉黏脂涴。才悟出,文之至者,不煩堆垛。譎諫旁嘲惟自哂,真情本色憑誰和。待招他、天下恨人魂,歸來些。
淳悶語,真無那,顛倒事,何堪唾。談笑把,賢愚肝肺,豪端穿過。誤處從君張眼顧,悲哉讓我橫肱臥。料知音、各有淚痕雙,誰先墮。
一葉扁舟泛渺落,
呈橈舞棹別宮商。
云山海月都拋卻,
嬴得莊周蝶夢長。
鄉賢著述夥遺珠,梨棗艱難惜道孤。何幸羽陵收散佚,竟從篳路啟荒蕪。編摩藏說李如一,??泵亿w敬夫。先輩風流今未遠,會看紙貴比鴻都。
列宿郎官感夙因,滄桑留得后凋身。耽詩花萼追先集,營墅峨眉有替人。已見鉅編刊玉海,更搜遺獻輯珠塵。梓鄉文物欣重振,端賴君扶大雅輪。
牡丹詩好得金罍,又賦嘉蓮致玉杯。
花國狀頭那有兩,香園詞客故多才。
春擎小婦連生菜,日酌慈姑汎落梅。
兒女參差爭上壽,芙蕖并蒂祝重開。
羊脂漢玉作深杯,雙耳雕成壽字來。
高士過看三笑合,美人持贈四愁開。
白虹氣自朱唇出,金液光從素手回。
不是嘉蓮爭有此,芙蓉解作鳳凰媒。
俗慮多多累我忙,詩書文字已全荒。
羞隨鄰女夸嬌艷,懶向旁人說短長。
歷遍塵途知險阻,嘗深世味感炎涼。
閑愁滿抱憑誰遣,聽雨看花倚石床。
堂成十載晝扃扉,不負山靈將相歸。
物外漁樵相問答,階前猿鶴有光輝。
偏宜夜月涼先到,可忍春云濕未飛。
想得夜闌還有夢,龍紋時動篋中衣。
碌碌平生學,慚無席上珍。僅馀守師訓,豈欲衒時人。誤入侯門聽,翻勞友義陳。愿從溫故業,庶或稍知新。
此道何曾遠,吾儒自有珍。反求皆在我,中畫豈由人。利善分須白,知行語未陳。若能祛舊見,明德日惟新。
浮生車馬易西東,
邂逅相看醉頰紅。
失喜卻愁詩作祟,
推愁猶喜酒書功。
秋老水風吹浩蕩,
夜深山月照朦朧。
年來墨客驚無幾,
四座當回正始風。
白鶴仙人跨鶴來,洞門遮道謾何誰。
舊傳瑤笛無吹處,近得云衣自剪裁。
風引鐘聲來隔嶺,鳥騰花影度荒苔。
中巖一訣堪留意,盡與丹山領卻回。
寂寞一杯酒,送君千里行。
郵亭不折柳,上苑好聞鶯。
崔君少年不得意,骯臟江湖弄煙水。
晚將經濟入承明,歘見風煙五云起。
吳王城邊秋雨晴,長河八月波濤平。
丈夫晚達君莫恨,今日朝廷重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