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七
呼天不見群龍首,
動地齊聞萬馬嘶。
甫變世官封建制,
競標名字黨人碑。
呼天不見群龍首,
動地齊聞萬馬嘶。
甫變世官封建制,
競標名字黨人碑。
向蒼天呼喊卻不見群龍首領,震動大地能聽到萬馬嘶鳴。剛剛改變了世官封建制度,就競相標刻名字于黨人碑上。
群龍首:比喻領導者。
萬馬嘶:形容變革時的喧囂和熱烈。
世官封建制:指世襲官職和封建制度。
黨人碑:北宋徽宗時蔡京將反對他的司馬光等三百零九人列為“黨人”,刻石立于朝堂,后泛指記載黨人名單的碑。這里指政治斗爭中對立派別互相標記。
《日本雜事詩》是黃遵憲在日本任職期間所作。當時日本正處于明治維新時期,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廢除封建制度,建立近代國家體制。在這一過程中,政治斗爭激烈,新舊勢力沖突不斷。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日本明治維新變革封建制度后政治斗爭的狀況。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語言和典故描繪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社會風貌和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資料。
山靈久我待,既見不可緩。舍館且莫定,呼舟任游衍。
風便向南湖,斷塔聳遙巘。漸近益崇高,頂樹紛可辨。
風送南屏鐘,引我足逾健。出云復入云,上阪更下阪。
古寺隱湖曲,路轉忽到眼。殿角干青霄,丈六金光滿。
更披虞集碑,宣揚仗軒冕。憩坐息筇杖,松風泠然善。
山頂暮樵歸,背負斜陽晚。一徑通四山,可近亦可遠。
我欲往從之,白云忽遮斷。
便娟婀娜。戛玉吟香風乍過。
共影交光。空谷無人春晝長。
靈均高致。寫入生綃增嫵媚。
仰止癯仙。解慍南薰上五弦。
殘暑無多日,
幽居近小江。
酒醒中夜起,
松月入山窗。
端居洗塵慮,細讀淵明詩。
疇昔慕此翁,寤寐忘調饑。
此翁非詩人,而有天然姿。
紛紛世事中,采采黃菊枝。
此語人共賞,此意疇復知。
知即翁之徒,高風接皇羲。
有籬可種菊,有琴可無弦。
適趣不待聲,種菊真偶然。
南山有佳氣,得意終忘言。
薄酣空庭中,一笑涼風前。
圣主臨軒訪老臣,卻教黃發御蒲輪。
今逢海宇重新日,誰是乾坤獨立人。
北斗才名留畫省,東山經略獻楓宸。
爭看司馬還朝好,莫厭都城萬騎塵。
弧矢當年志,舟車敢憚勞。高堂辭白發,行篋檢青袍。我感饑驅出,人誇游興豪。江南秋水闊,極目正滔滔。
人家堤下住,堤上客骎骎。樹拔知風力,蒲荒為水深。墮紅林棗熟,潑黛屋苔青。不耐炎威逼,云痕早晚陰。
鵑紅稿。靜照恰同清照。最是銷魂新句好。回身將夢抱。
叵耐氤氳顛倒。叵耐氤氳顛倒。曉鏡畫眉添懊惱。紅顏祈速老。
樓外西山日腳低,
萸觴新唱縷金衣。
十年為客秋風里,
空負黃花幾賦歸。
見影雖如對面歡,
故交回首淚頻彈。
千秋遺稿刊傳日,
鏡里憑他識呂端。
一捻分明玉手將,
宛然檀口吐丁香。
天生慧舌工翻案,
不是楊梅強屬楊。
羨爾桐陰什,才隨雁影過。
承家良足韙,似舅未為多。
彩筆秋垂露,靈心夜貫河。
由來風雅事,無若后生何。
功名不可恃,利祿恒為愆。舉世紛蟻集,伊人倏鴻騫。十年不出戶,上友綺與園。
金芝敷九葩,煌煌生石間。朝陽晞宿露,光輝一何鮮。采之備服食,度世希神仙。永謝城市人,振衣百尺巔。黃虞悵已遠,肆志獨超然。
采采復采采,相與登高丘。可以充我虛,五鼎何足侔。茂陵豈識道,且從方一游。徒聞甘泉產,更入蓬萊求。白日忽已暮,悲風來素秋。未若幽居子,不懷四海憂。
清節尚巢父,素心追許由。負版行欲僵,飛蠅死猶集。赴燭夜蛾焚,好酒猩猩泣。所以思遠托,道路方險澀。寧希百金賞,豈慕千戶邑。永言從我求,鷦鷯惟一粒。
有材寔為累,無欲安所入。韓彭苦不悟,羞同匹夫執。商山今寂寥,高風邈難及。
溪邊嫩柳條條綠,
陌上桃花樹樹紅。
勿謂東君無管帶,
更加暖日與和風。
洞天猶數武,清風逼人冷。既進谺然開,塵煩先自屏。
巔隙透天光,仰望疑坐井。旁穴穿地底,窅然落深迥。
平進可深達,曲折通后嶺。同行戒后怯,有志鼓前猛。
中路苦偪仄,蟻進步難并。輾轉又宏敞,夷險判俄頃。
更深趾不受,隱隱路脩永。空響幻波濤,白畫半昏冥。
坐久心骨寒,復出來時境。人生煩熱胸,到此須一省。
六月斷炎暑,重來煮新茗。
西橋路,還認故苑飄花,小城攲樹。
悽悽江國年芳,怨紅淚粉,魂銷甚處。
悄延佇,休念舊狂清事,鏤香題戶。
悲來一曲回風,滿汀墮蕙,零弦自語。
空度春光流景,引杯看劍,愁多慵舞。
腸斷庾郎哀吟,知為誰故。
推煙唾月,何用驚人句。
傷心見、新亭老淚,臨江遺步,轉燭繁華去。
酒醒自理,悲歡墜緒。年鬢催霜縷。
歸夢繞、沈沈荒臺云雨,楚天恨隔,夕陽飛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