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至雷峰復度嶺憩凈慈寺
山靈久我待,既見不可緩。舍館且莫定,呼舟任游衍。
風便向南湖,斷塔聳遙巘。漸近益崇高,頂樹紛可辨。
風送南屏鐘,引我足逾健。出云復入云,上阪更下阪。
古寺隱湖曲,路轉忽到眼。殿角干青霄,丈六金光滿。
更披虞集碑,宣揚仗軒冕。憩坐息筇杖,松風泠然善。
山頂暮樵歸,背負斜陽晚。一徑通四山,可近亦可遠。
我欲往從之,白云忽遮斷。
山靈久我待,既見不可緩。舍館且莫定,呼舟任游衍。
風便向南湖,斷塔聳遙巘。漸近益崇高,頂樹紛可辨。
風送南屏鐘,引我足逾健。出云復入云,上阪更下阪。
古寺隱湖曲,路轉忽到眼。殿角干青霄,丈六金光滿。
更披虞集碑,宣揚仗軒冕。憩坐息筇杖,松風泠然善。
山頂暮樵歸,背負斜陽晚。一徑通四山,可近亦可遠。
我欲往從之,白云忽遮斷。
山林之神已等我許久,既已相見就不能遲緩。先不定住宿之處,喚船隨意游玩。順風駛向南湖,遠處山巒上斷塔高聳。越靠近越顯崇高,塔頂樹木清晰可辨。風送來南屏山的鐘聲,讓我腳步更矯健。時而穿出云霧時而又進入云霧,上了山坡又下山坡。古寺隱藏在湖灣,路一轉忽然出現在眼前。殿角直插云霄,佛像金光閃耀。還去看了虞集撰寫的碑,宣揚之事依靠達官貴人。我放下竹杖休息,松間清風十分美妙。山頂傍晚打柴人歸來,背著斜陽。一條小路通向四座山,可近可遠。我想沿著它走,白云忽然將路遮斷。
山靈:山林之神。
游衍:游樂,游蕩。
巘:大山上的小山。
南屏鐘:指南屏山凈慈寺的鐘聲。
阪:山坡。
干:沖,插入。
丈六:指佛像,佛身通常稱丈六金身。
虞集碑:虞集撰寫的碑。虞集是元代文學家。
軒冕: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借指達官貴人。
筇杖:竹杖。
泠然:形容清涼、清爽。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閑適的心境下,乘船游覽至雷峰、凈慈寺等地,被眼前的自然美景和古寺的寧靜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游覽雷峰、凈慈寺的所見所感,突出了景色的清幽寧靜。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冰玉詞新吐,塵埃氣不留。
羅浮山上梅花村,花開大者如玉盤。我昔化為一蝴蝶,五彩綃衣花作餐。忽遇仙人萼綠華,相攜共訪葛洪家。鳳凰樓倚扶桑樹,琥珀杯流東海霞。我心皎皎如秋月,光映寒潭無可說。臨風時弄一弦琴,猿鳥啾啾悲楓林。巢繇不為蒼生起,坐使神州俱陸沉。
玄冬素雪灑江天,誰識袁生一室眠。農谷已憂成歉歲,林花空復兆豐年。青云抗志誰堪傍,白首為歌秪自妍。凍餒妻孥顏色好,典衣慚汝缺金錢。
二月前頭雨意回,移花趁雨破青苔。芳根得地春工敏,定有新英次第開。旋封旋筑帶霏微,贏得澆瓶不用攜。眾草自今常避地,主人來繞漸成蹊。
乍制春衫避藁砧,稱腰寬窄賞知音。題書遠餉膏唇藥,賣賦聊儲瞷浴金。三具明鐺觀妾意,七枚佳珥試君心。隨郎十索尋常事,只有丁娘耐細吟。
西出登封縣,來尋古少林。幢開青嶂近,鐘隱白云深。雨積溪初霽,峰遮日早陰。長廊詩刻滿,拂拭倩僧吟。
歲晚喜東歸,掃盡市朝陳跡。揀得亂山環處,釣一潭澄碧。賣魚沽酒醉還醒,心事付橫笛。家在萬重云外,有沙鷗相識。
唐生宿有耽書癖,早歲下帷窮鐵摘。賦就還稱八斗才,劍成自倚千人敵。豈知明月翻暗投,不覺青春易拋擲。去年辭我游湞陽,南山水石為生色。芒屨行經碧落天,墨痕漬在云華壁。山中未具郤卿橐,道傍爭避朱公席。君有騰驤八尺身,何為蹩躠羈風塵。爾非廣柳車中客,亦豈皋橋廡下人。勸君歸來且莫嗔,城南萬雉連通津。青翰翠被堪娛日,柳眼桃心競發春。割角誰輕王粲少,曝衣難笑阮家貧。舊時彩筆休輕擲,此日河東賦頌新。
祗園花雨曉吹香,手綰袈裟近御床。闕下紫云隨雉尾,座間紅日動龍光。金盤蘇合頒殊域,玉碗醍醐出尚方。稠疊屢承天上供,每慚無德頌陶唐。
美玉產昆山,渾然韜靈異。錐礪雖未加,體質獨醇懿。川岳挹精深,毓茲王者瑞。桓信頒公侯,璧琮禮天地。峃砢塞寰中,特達世寡二。風塵更顛倒,必將題曰偽。造就幸日長,琢磨誠匪易。白虹既應天,人言焉足累。急彰只小才,養晦乃大器。善價毋馳求,良工當自至。明廷縱遲暮,陋巷好潛賁。竊怪陵陽侯,多灑干刑淚。
三載同君攬秋月,秋月澄澄盈乍缺。越王臺上望羅摩,此時見月心應絕。
大鵬饑即南溟游,斥鴳蓬間飽則休。唯有高軒剪羽鶴,邇來飲啄又經秋。
曾將肝膽許先皇,一代英雄獨擅場。帳底軍聲嚴細柳,劍光雄視起韶陽。風前校武旌旗壯,醉里尋僧竹院涼。能使笑談清瘴海,九成臺上月蒼蒼。
一家來仰泰山尊,分手相期候一門。覓向天街紛笠屐,回看塵世莽乾坤。兩千年碣云俱冷,十八盤頭霧又昏。一日小游成聚散,人間何處不銷魂。陡覺蒼茫百感生,名山事業竟無成。一心報國終投老,此次登高正晚晴。心曠自看天下小,神游常盼大河清。無窮世事無窮愿,也似山泉日夜鳴。
文采真為累,飛鳴不自由。小池新水漲,相對謾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