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紀亂十二首 其十二
古有蚩尤霧,師君又水仙。未聞召金狄,幾欲死蒼天。照影神人鏡,彈詞瞽女弦。并歸《妖亂志》,傳述太平年。
古有蚩尤霧,師君又水仙。未聞召金狄,幾欲死蒼天。照影神人鏡,彈詞瞽女弦。并歸《妖亂志》,傳述太平年。
東方早寒雪霜摯,新梨十月已滿市。
削成黃蠟圓且長,味甘骨冷體有香。
芳尊命友先眾果,百十磊砢升君堂。
贈君玉壺層冰之皎潔,副以金莖皓露之清涼。
奈何撥火取煨栗,梨雖至美或不嘗。
顰眉三咽手摩腹,謂此發病為第一,奪之兒口餳止哭。
君不記南方無此物,五更酒渴喚水時,思此千里莫致之。
及今乃以多見賤,南方橘柚東方梨。
寒景崢嶸歲已深,誰知清淡亦登臨。
雨吹廢館苔添暈,霜落空城樹減陰。
向曉旋留題葉句,隔年先有探花心。
相期紅藥濃開日,一醉東風費萬金。
密州三月猶有寒,地平更在大海上。
昨朝雨止氣已晴,今日繁陰北風壯。
城南蹙水傍城流,幾處垂楊系小舟。
傳聞寂寂無車馬,紅杏夭桃各自稠。
兩松辟為門,前見青山橫。
坡陀若相接,宛轉疑有情。
日出鳥呼樂,春歸林翠明。
問我何所往,行當造殊庭。
紫微有仙客,住在泉石清。
咫尺久不覿,渺如隔蓬瀛。
今將往見之,先已耳目醒。
愿聞直截義,庶使正覺成。
紛紛焉足道,無使一塵生。
惟天莽蒼蒼,乃立此門闕。
山本如城高,剖鑿中斷裂。
兩峰競秀倚,千古勢相戛。
大江方南來,逼束不得泄。
潴為無底深,散作萬頃闊。
想當割據時,閉固孰敢發。
夕陽坐荒亭,詩思摹峭拔。
清晨放舟出,回首見呀豁。
西梁尚局促,壯觀心頗闊。
安得呼化工,努力更一揠。
楊君示我賦一編,讀之百復不能已。
新詞琢就若瑤琨,故實織成侔錦綺。
可憐苦心自少年,近日改科無用此。
雖然此才頗富贍,貫穿縱橫惟所使。
有如安車馳大道,左驂驊騮右??駬。
東西南北皆可往,但顧欲適何如耳。
勉旃力習以待舉,尺一佇聞招特起。
他時名望壓盧駱,闊步青云此焉始。
海水揚波今合清,秋風千里使華行。
言皆有道非徒發,事若無心更不生。
談笑從容懷遠俗,琴書瀟灑寄高情。
佇聞靜勝諸蠻服,何必樓船十萬兵。
名園有一已堪夸,勝事三園屬一家。
杖策可游緣近宅,得春最久為多花。
人居玉府真仙格,地占錢塘最物華。
見說江湖堂更好,煙波清興浩與涯。
屢伏青蒲地,嘗登群玉山。
家貧甘遠適,道直得生還。
瘴癘謳吟外,風波笑傲間。
今朝一樽酒,萬事付酡顏。
家貧何所費,使紙如使水。親交或見遺,自買不知幾。
置之幾案間,數軸俄空矣。作字本不工,學書非不喜。
不知何故盡,疑若有神鬼。若云隨置郵,性復懶牋啟。
間或強為之,皆出不得已。橫斜若幡腳,齟齬如雁齒。
數易僅能成,紛紛多廢委。敘致失輕重,畏慎防觸抵。
往往已緘封,時時又刪洗。遂令巾衍竭,大半或緣此。
昔無楮先生,云自蔡倫始。假令行竹簡,禿野未供使。
人生有知慧,不若愚且鄙。古來取卿相,未必皆經史。
誰教識點畫,空耗五斗米。咄嗟為此詩,又是一張紙。
登彼齊云樓,下視江州城。
城前俯大江,流水與天平。
人煙疏復密,漁舟縱復橫。
其下各有人,人各有所營。
意氣充宇宙,機巧鬭生獰。
蠢然大塊中,何異蟻虱蠅。
天地一何廣,人物一何微。
蠻氏與觸氏,紛爭誰是非。
就令有所得,究竟欲何為。
所以達觀人,事事棄置之。
登彼齊云樓,覽世良可悲。
不如飲美酒,浩歌醉言歸。
空庭愁寂一蟬鳴,齋閣陰陰夏簟清。
鳥背送回殘照去,林梢看得晚涼生。
歸鴉映水繽紛黑,斜月穿簾點滴明。
一夜渴心不得曉,唯聽深井轆轤聲。
連朝苦陰雨,入夜月華新。
清醮今當夕,真君信有神。
燈光想如晝,香氣自生春。
水旱多為害,當思今為民。
清秋古邑氣象開,健令曳組從南來。淵明已往狄公死,繼有賢者荒山隈。
九江安流息駭浪,百里和氣迎新雷。積年逋事一朝決,落筆翩翩何快哉。
幽潛曲折皆照見,正以寶鑒懸高臺。古稱豈弟民父母,君視百姓猶嬰孩。
近來俗吏狃文法,往往習尚以利回。惟君用心知自性,造次所發皆矜哀。
政成訟簡當暇日,間或吟詩持酒杯。言辭泠泠韻不俗,識子眉宇無纖埃。
長篇示我已逾月,詩債甚久煩君催。我如荒田廢耕墾,嘉谷不植歲且災。
為君游頑揠枯槁,滿把所收惟草萊。金山萬丈絕梯級,手聚沙礫空成堆。
龍鱗難攀徒自苦,狗尾強續良可咍。想君風采方引領,忽見溯浪停高桅。
迎門倒履喜如沃,相與一笑傾新醅。曹亭孤峙眺回遠,杖策共尋幽磴苔。
諸峰積雪倚天白,此處酬唱須清才。老雞爪嘴未易犯,斂翅避子甘低徊。
噫戲廬山乎高哉,山連大江勢橫絕。
虎卷龍拏起霜雪,五湖七澤瀉波來。
百穿千孔吞吐成云雷,其上自有飛瀑水。
白如一疋練,半天河漢傾崔嵬。
蒼蒼石壁插空翠,漠漠云華自開閉。
水甘松香澗谷深,黃精枸杞生成林。
地無虎狼毒草木,但聞仙童玉女語笑之清音。
君不見當時匡續斷世故,結廬莽草無尋處。
又不見淵明無心五斗米,石床醉臥呼不起。
真君種杏人獲生,遠公白蓮開玉英。
松肪柏實皆可飽,何必皓露棲金莖。
我欲攀崖采紫芝,道中逢仙一問之。
接余之手生虹蜺,昆侖太室相追隨。
玄臺絳闕恣遠游,旁通三島逮十洲。
柯消石爛未肯休,千秋萬歲一瞑目,下視塵世如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