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錫同游賀園題詩云誰知清淡者冬月亦登臨
寒景崢嶸歲已深,誰知清淡亦登臨。
雨吹廢館苔添暈,霜落空城樹減陰。
向曉旋留題葉句,隔年先有探花心。
相期紅藥濃開日,一醉東風費萬金。
寒景崢嶸歲已深,誰知清淡亦登臨。
雨吹廢館苔添暈,霜落空城樹減陰。
向曉旋留題葉句,隔年先有探花心。
相期紅藥濃開日,一醉東風費萬金。
寒冷的景色險峻,一年已到了深處,誰能想到喜好清淡之人在冬日也來登高游覽。寒雨吹打著廢棄的館舍,苔蘚增添了暈痕;寒霜落在空城,樹木減少了綠蔭。拂曉時隨即留下題在樹葉上的詩句,隔年之前就已有了探尋花景的心思。相約在紅芍藥盛開的時候,在春風中暢飲一醉,即便花費萬金也值得。
崢嶸:形容景色險峻。
清淡者:指喜好清淡、高雅情趣之人。
廢館:廢棄的館舍。
暈:指苔蘚因雨浸潤而形成的痕跡。
向曉:拂曉,天快亮的時候。
紅藥:紅芍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知是冬季,詩人與夢錫同游賀園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在閑暇之時與友人出游,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展現出其悠然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冬日游覽的雅趣和對春日的期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冬日之景抒春日之愿。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
云林出空烏未歸,
松吹時飄雨浴衣。
石語花愁徒自詫,
吾心見境盡為非。
鹡鸰中峰近,高奇古人遺。
常欲乞此地,養松掛藤絲。
昨聞雙旌出,一川花滿時。
恨無翔云步,遠赴關山期。
躋險與誰賞,折芳應自怡。
遙知忘歸趣,喜得春景遲。
已見郢人唱,新題石門詩。
清溪路不遙,都尉每相招。
落日休戎馬,秋風罷射雕。
術花生野徑,柏實滿寒條。
永夜依山府,禪心共寂寥。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內重嘉聲。
雪飛梁苑操奇賦,初看甲乙矜言語,對客偏能鴝鵒舞。
飽用黃金無所求,歲晚高歌悲苦寒,空堂危坐百憂攢。
昔時軒蓋金陵下,誰見予心獨飄泊,依山寄水似浮云。
欹枕聽寒更,
寒更發還住。
一夜千萬聲,
幾聲到君處。
予讀古人書,遂識古人面。
不是識古人,邪正心自見。
貴義輕財求俗譽,一錢與人便驕倨。
昨朝為火今為冰
茅氏常論七真記,壺公愛說三山事。
寧知梅福在人間,山中玉筍是仙藥,袖里素書題養生。
愿隨黃鶴一輕舉。
廷評年少法家流,心似澄江月正秋。
學究天人知遠識,
清白比來誰見賞,憐君獨有富人侯。
氣殺高隼擊,惜芳步寒林。
風搖蒼瑯根,霜剪荍心。
歸思忽眇眇,佳氣亦沉沉。
我身豈遐遠,如隔湘漢深。
事邇智莫及,愿乖情不任。
遲君忘言侶,一笑開吾襟。
大火方燥石,停云晝亦收。
將從賞心侶,寸景難遠游。
擁幾苦炎伏,出門望汀洲。
回溪照軒宇,廣陌臨梧楸。
釋悶命雅瑟,放情思亂流。
更持無生論,可以清煩憂。
何意廉從事,還來會默仙。
寒空驚雪遍,春意入歌偏。
瑤草三花發,瓊林七葉連。
飄飖過柳寺,應滿譯經前。
古寺章陵下,潛公住幾年。
安心生軟草,灌頂引春泉。
寂寂傳燈地,寥寥禁火天。
世間多暗室,白日為誰懸。
世學高南郡,身封盛魯邦。
九流宗韻海,七字揖文江。
借賞云歸堞,留歡月在窗。
不知名教樂,千載與誰雙。
日月人間短,何時此得仙。
古山春已盡,遺渚事空傳。
不見騰云駕,徒臨洗藥泉。
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留餞飛旌駐,離亭草色間。
柏臺今上客,竹使舊朝班。
日落東西水,天寒遠近山。
古江分楚望,殘柳入隋關。
戀闕心常積,回軒日不閑。
芳辰倚門道,猶得及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