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趙莼客
閩客浮家泖水湄,孤蹤不許俗人知。
春衣典盡緣沽酒,晨突無煙獨愛詩。
晞發未忘文信國,論心長憶鄭當時。
何來忽作思鄉曲,擷采幽香絕妙詞。
閩客浮家泖水湄,孤蹤不許俗人知。
春衣典盡緣沽酒,晨突無煙獨愛詩。
晞發未忘文信國,論心長憶鄭當時。
何來忽作思鄉曲,擷采幽香絕妙詞。
福建來的客人帶著全家住在泖水岸邊,他孤獨的行蹤不讓世俗之人知曉。他把春衣都典當出去是為了買酒,爐灶清晨沒了煙火卻依舊獨愛詩歌。他披散著頭發也沒忘記文天祥,談心時常常憶起鄭當時。不知為何忽然奏起思鄉的曲子,采摘幽香寫下絕妙的詞句。
浮家:帶著家漂泊。泖水湄:泖水岸邊。湄,岸邊。
典盡:全部典當出去。緣:因為。
晨突無煙:早晨爐灶沒有煙火,指生活貧困。
晞發:披散頭發。文信國:文天祥,封信國公。
論心:談心。鄭當時:西漢人,以賢德好客著稱。
擷采:采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趙莼客可能因某種原因漂泊到泖水岸邊,生活貧困但堅守自己的精神追求。詩人與趙莼客相識,有感于他的品格和才華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趙莼客孤高的品格、對詩歌的熱愛和堅守氣節,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生活境遇的同情。其特點是通過白描和用典塑造人物形象,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高尚品格的推崇。
城中惟一寺,
僧老雪盈頭。
曾識神仙到,
仍多諫議游。
鐘聞香火夕,
碑隠桂杉秋。
可惜高堂上,
雙趺石不留。
寒食清明節,人家拜掃時。
紙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
追親思遠,寫恨含悲。
不論富貴,大小由之。
唯有林泉衲子,無思無念,無欲無為。
圓蒲靜倚,瘦策閑戲。
燕子自長春寂寂,長歌一曲啰啰哩,不是知音說向誰。
一日事在寅,
晨興宜自今。
天澄萬古氣,
人醒半生心。
殘月留僧閣,
寒煙度石林。
營營何所得,
白發易相尋。
久客知秋早,近湖秋更多。
以予眠不穩,知汝夜難過。
歲儉山空粟,門閑路沒莎。
歸期毋太晚,親老鬢俱皤。
境僻遠塵跡,湛然風雨林。
一泉通地脈,千古照人心。
灌菊增花蘤,煎茶得味深。
石渠才此爾,誰向道山尋。
積癈未蘇,連遭荒旱。
鐵作心腸,也須寸斷。
山僧自小不喜煎熬,幸遇中秋,何妨賞翫。
皓月流輝,覺天云散。
倒跨楊岐三腳馿,深村荒草閑行看。
光境俱忘,瞎乾坤眼。
云入此山深,余常拄屨行。
客樵分茗處,碑磧半苔侵。
地僻終招隠,池清獨照心。
順寧皆是道,謹勿厭書林。
迅瀑千尋,懸崖萬仞。
說法聲高,驗人機峻。
要扶法眼門風,花衲元非古錦。
堪笑高麗四九僧,面門搭了冬瓜印。
乳竇謗沉無香,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地不仁,人心招感。
田稼如云,一風消散。
農家血淚流,肝腸斷。
惟有林間衲子,有亦不知,無亦不管。
圓蒲擁雪衾,綴缽盛香飯。
放憨一飽萬緣空,冷笑傍人忙似鉆。
灼然如是,萬兩黃金也合消,其或未然,切莫怪閻家打算。
干非上,坤非下。
一畫先天,包含八卦。
推窮爻象,兇吉不分,說盡系辭,疑難未解。
吉兇分,疑難解。
阿魏無真,水銀無假。
宿雨初晴,
嵐光翠滴。
瀑瀉懸崖,
云籠怪石。
無位真人,
面門出入。
浄地上不許狼籍。
擬著青衫歸拜親,
青衫未著已危身。
鴉山地阻無書到,
雁蕩峰高有夢頻。
節物荒涼嗟遠客,
家庭笑語愧鄉人。
葵心但秉丹衷在,
冬極從來又有春。
正令全提,無在不在。
簸箕有唇,洞庭無蓋。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沒弦琴,有遺音。
調高流水,聲振緇林。
碧眼黃頭爭品弄,無端花擘祖師心。
瑞巖素非妙手,效顰彈一曲看。
叮當叮當,絕聽子期迷節奏,和云高掛古松陰。
寂寞萬峰頭,佳節成虛度。
貧無一盞燈,好有多般事。
洞山姜索價太穹,無縫塔入門辨主。
廁籌子動地放光,利市官招財滿庫。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諦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