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莊雜詠
幽居屏囂塵,遁跡尋丘壑。辭家恣遠游,明農矢耕鑿。芊綿野徑紆,散誕田園樂。清霜拂疏茅,涼月罩廣幕。
禾黍報西成,犁鋤戒東作。林醪甕缶供,古意存真樸。鴻飛志高冥,鳳覽翔寥廓。即此頤深棲,琴書聊爾托。
自學為生理,因諳農圃情。時擬鹿門人,相從耦而耕。樹藝與稼穡,小大名有營。擇木羨高鳥,臨水濯長纓。婆娑衡宇下,偃仰遂平生。
伐檀古所珍,考槃利居貞。吾聞于陵子,灌園薄齊卿。亦有陶朱公,扁舟垂令名。豈不貴軒冕,云壑自潛形。古人秉微尚,遐哉謝塵榮。
幽居屏囂塵,遁跡尋丘壑。辭家恣遠游,明農矢耕鑿。芊綿野徑紆,散誕田園樂。清霜拂疏茅,涼月罩廣幕。
禾黍報西成,犁鋤戒東作。林醪甕缶供,古意存真樸。鴻飛志高冥,鳳覽翔寥廓。即此頤深棲,琴書聊爾托。
自學為生理,因諳農圃情。時擬鹿門人,相從耦而耕。樹藝與稼穡,小大名有營。擇木羨高鳥,臨水濯長纓。婆娑衡宇下,偃仰遂平生。
伐檀古所珍,考槃利居貞。吾聞于陵子,灌園薄齊卿。亦有陶朱公,扁舟垂令名。豈不貴軒冕,云壑自潛形。古人秉微尚,遐哉謝塵榮。
幽居生活遠離塵世喧囂,隱跡山林探尋自然丘壑。辭別家鄉縱情遠游,立志務農躬耕勞作。野徑曲折草木茂盛,田園生活自在快樂。清霜輕拂稀疏茅舍,涼月籠罩廣闊夜幕。禾黍迎來秋收喜悅,犁鋤備好春耕勞作。自釀的山酒用甕缶盛放,古樸之意留存純真質樸。鴻雁志向高遠直沖云霄,鳳凰翱翔于寥廓天際。在此安享深居生活,以琴書寄托情懷。自學經營生計,因此熟知農圃之情。時常效仿鹿門隱士,相伴耕作于田間。種植與農事,大小都有規劃。羨慕高鳥擇木而棲,臨水清洗冠纓塵俗。在屋宇下自在盤桓,俯仰之間了卻平生。《伐檀》之境古人珍視,《考槃》之樂利于守貞。我聽聞于陵子,輕視齊卿之位而灌園。也有陶朱公,乘扁舟留下美名。難道不看重高官顯爵?只是更愿隱于云壑。古人秉持微小志向,遠避塵世榮華。
屏:屏除,避開。
遁跡:隱藏蹤跡。
明農:務農。矢:立誓。
芊綿:草木茂盛綿延的樣子。紆:曲折。
散誕:自在無拘束。
西成:秋季農事告成,指秋收。東作:春耕。
林醪:山林中自釀的酒。甕缶:陶制盛酒器。
頤:保養。深棲:深居隱居。
鹿門人:指東漢隱士龐德公,隱居鹿門山。
耦而耕:兩人并耕,代指農事。
樹藝:種植。稼穡:泛指農事。
伐檀:《詩經·魏風》篇名,詩中隱者諷刺統治者不勞而獲,后指隱逸之志。
考槃(pán):《詩經·衛風》篇名,寫隱者自得其樂,后指隱居之樂。
于陵子:戰國陳仲子,隱居于陵(今山東鄒平),拒絕齊卿之位,以灌園為生。
陶朱公:春秋范蠡,助越滅吳后棄官,泛舟五湖經商致富,號陶朱公。
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車服,代指高官顯爵。
微尚:微小的志向,此指隱逸之志。
謝塵榮:拒絕塵世的榮華。
此詩應為詩人隱居田園時所作。通過描繪幽居農耕、琴書自適的生活,結合對古代隱士的追慕,反映其遠離塵囂、安于田園的心境,或創作于詩人厭倦世俗、歸耕自然之際。
全詩以田園生活為核心,從幽居尋壑、農耕自適到引古證志,層層遞進,展現隱逸之樂。既描繪了田園的質樸美好,又通過典故強化隱逸志趣的高潔,體現傳統隱逸文化中“安貧樂道”“返璞歸真”的精神追求,是一首典型的田園隱逸主題詩作。
群峰峙日腳,似云不似山。
西風吹不變,始知山意閒。
靈異召真喜,如逢故人歡。
騁目代登足,浮云偕往還。
無計促飛馬,翻恨山難攀。
乞身終擬達重閽,想像歸夾松菊存。
花藥一庭收遠志,圖書萬卷付長恩。
可須索米從仁祖,會見栽楊出義孫。
枌社儻容陪近局,青山把酒對開軒。
眉樓人去筆床空,
往事西州說謝公。
猶有秦淮芳草色,
輕紈勻染夕陽紅。
玉笥山前蕭子云,
手攜白璧玩青春。
碧壇夜夜松風起,
八十二人朝玉宸。
了然塵事不相關,錫杖時時獨看山。
白發任教雙鬢改,黃金難買一生閑。
不留活計存囊底,贏得詩名滿世間。
自笑微軀長碌碌,幾時來此學無還。
苑花經四果,門柳近千枝。年儉遲君俸,官貧獨我知。痛民心似病,感事淚成詩。不是催科拙,由來薄繭絲。
數疊銅符篆,一揮案牘塵。賓朋嗔事簡,妻子怪官貧。德畏民無獄,道治鬼不神。知君本仙令,家世武陵人。
窺銅憐貌減,裹鬢覺霜欺。鄉語青奴誤,官情白鳥知。佳兒能問字,小婦與填詞。解得庭中樂,閑官亦可為。
幾年名茂宰,艷冶古長洲。霸氣吳宮盡,濤聲震澤秋。花深苑作國,人去館為樓。簫管家家曲,那能不醉侯。
端居持簡體,吏隱見仙才。案牘皆詩料,紛庬入酒杯。橫烏移卯去,靈鵲抱巢來。一見逍遙作,知君笑口開。
債子今應長,錢兒久不神。簿書行流水,參佐擁空塵。蓄古頻分客,題詩每向人。退齋修竹里,盆沼漾文鱗。
嘗膽經時苦,勞薪幾日休。禿須黃印綬,芒履黑平頭。簿領分從事,腰肢惱督郵。可憐人似玉,贏得發如秋。
專諸遺舊劍,西子變新娥。國大游民聚,時清艷事多。炫城花似面,絡地水如羅。團扇前溪上,吳娘唱子歌。
病臥凄然寂寞濱,
既親且故幾何人。
如君父子風流似,
寧復可疏當可親。
寤寐今猶懷趙子,眼看錢子又將行。同心良友匆匆去,不盡閑愁種種生。
桎梏逢時風露冷,圜階送處雪霜清。憂虞二載忽分袂,而我安能己此情。
與君同難兩年分,至道常期日以新。時講盡忠兼盡孝,共成為子與為臣。
圜中歲月杞人老,天外風塵世路湮。耿耿每懷無限思,明朝有感向誰陳。
萬戶晨炊見曉煙,
農人共慶食為天。
淮徐一路秋成好,
燕子樓頭聽管弦。
聞師曾采虎丘茶,
還汲清冷煮雪芽。
無雙亭下長镵客,
第五泉頭大士家。
蒲萄歸遺母,
所嗜固應思。
卿乃有母遺,
誰知此語悲。
青竹老出藍,紫竹嫩施粉。
樂彼奇節并,歲寒不彫隕。
言如拾芥者,設意毋乃近。
昔聞天寶沙苑陽,牧養千馬皆乘黃。霜蹄汗血欲超忽,龍鬐鳳臆思騰驤。
青驪紫燕高突兀,蘭筋虎紋皆滅沒。白魚弄影天上來,玄兔生花月中出。
渴烏合踏森隊行,雪鬃霧鬣仍低昂。祥云滿身五花爛,長庚陸地雙瞳光。
將軍當年妙無敵,曾向龍池揮霹靂。飛出天街十二閒,洗空騋牝三千匹。
恍疑太宗拳毛騧,又訝汾陽獅子花。同經百戰托生死,一敵萬馬開風沙。
丹青流傳六百載,美譽芳聲滿江海。乾坤不廢少陵詩,秋月華星吐光彩。
我公何年得此圖,應知意匠絕代無。群龍恍惚駭人目,可與八駿合馳驅。
太平海宇無征戰,百萬龍媒滿淮甸。會見王良駕馭時,春風立仗明光殿。
張祿辭家變姓名。島樓擁鼻淚縱橫。
安排歸骨埋諸夏,慷慨題詩付友生。
蘇李別,喻心情。十年亡命鬢星星。
回頭萬里河梁上,投筆知君定請纓。
片山唐國賜,茶有數根留。
幾番見人說,今朝還獨游。
遠波分段白,宿靄向晴收。
卻有覺庵主,猶能學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