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山雜詠四首 其三
群峰峙日腳,似云不似山。
西風吹不變,始知山意閒。
靈異召真喜,如逢故人歡。
騁目代登足,浮云偕往還。
無計促飛馬,翻恨山難攀。
群峰峙日腳,似云不似山。
西風吹不變,始知山意閒。
靈異召真喜,如逢故人歡。
騁目代登足,浮云偕往還。
無計促飛馬,翻恨山難攀。
群峰矗立在太陽的光影之下,看起來像云卻又不是山。西風吹過它們也不改變姿態,這才知道山有著閑適之意。山中的靈異之景引發了我真正的喜悅,就如同遇到老朋友一樣歡欣。我縱目遠眺來代替登山,好似和浮云一同往來。我沒有辦法讓馬快速奔跑,反而遺憾山難以攀登。
峙日腳:矗立在太陽光影處。
閒:同“閑”,閑適。
騁目:縱目遠望。
促:促使,這里指讓馬快跑。
翻:反而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千山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詩人在游覽千山時,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了這組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放松的心境,盡情欣賞大自然的風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千山景色并抒發詩人情感。其特點是將寫景與抒情巧妙結合,以生動的筆觸展現千山的獨特魅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了解古代文人游覽山水的心境和創作提供了實例。
夏口樊城岸,曹公卻月樓。觀見流水還,識是儂淚流。人言荊江狹,荊江定自闊。五雨了無聞,風聲那得達。
耳邊十載聒干戈,愁死愁生兩鬢皤。昨日縣中人報道,新開學館著弦歌。
古寺梅花發,開樽引興長。賓朋盡嵇阮,臺殿自齊梁。疏影虛禪榻,清芬灑客裳。數杯沈醉后,渾欲泛慈航。
正淡煙疏雨,梅子黃時,清和天氣。阿母當年,暫輟瑤池會。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際。恰與瞿曇,同時共日,降人間世。裼寢開祥,斑衣祝壽,一種靈椿,兩枝仙桂。滿引玻璃,且向今宵醉。待看階庭,藍袍交映,奉板輿游戲。到得蟠桃,熟時歸去,已三千歲。
聚首論年不計官,寥寥故事復開端。俯容我輩輸心語,更遣時流洗眼看。庾亮賓筵無盡興,昌黎文飲有馀歡。舍人妙句還新樣,白雪賡酬政自難。
客歲游蹤獨后君,湖邊殘菊尚紛紛。記逢微雨清光好,一徑曾穿葛嶺云。
勸君罵罵秦始皇,政由帝主待思量。開封不設龍頭鍘,閉國橫裁馬尾妝。專制都稱前轍鑒,江山留與后人忙。千瘡百孔誰能補,試看蘇東塌了墻。
梵王宮殿鎖煙霞,墓接蕭郎道路斜。錫竇乳泉常煮玉,金牛足跡未沉沙。香花橋古橫螮蝀,滌硯池荒聚亂蛙。還有古人礪劍處,碎瓊石塢到仙家。
我生性愛游名山,獨掃云石清泉間。樹陰繞地綠云合,松氣一簾蒼霧寒。東村西崦人家住,日出滄溟海霞曙。任他芳草滿徑生,隨著清溪放舟去。翠崖丹壁千萬尋,彩色下射春波深。劃然長嘯萬山靜,天風吹送鸞皇音。時來偶向東山起,拄笏朝朝看爽氣。今日君家見此圖,恍然如在林泉里。朝回無事坐粉闈,手拂空翠開煙霏。碧蓮萬朵坐中起,彩云五色窗前飛。安得鵝溪絹千尺,好請錢郎放雄筆。不論五日拜十日,掃遍高山與奇石。掛公高堂之素壁,彼為公畫我為公吟。愿公經濟有馀暇,適此逍遙廊廟心。
近驛辯語聲,人驛如而貌。昔當歲祲時,驛人奔浩浩。牽爺負男女,南出荊門道。公安彈丸地,饑兒相號召。傭力及賃舂,經歷幾寒燥。幸爾值稔年,次第還井灶。鄉音半相雜,衣服宛然肖。道傍垂白翁,昔見年猶少。見我感且泣,壺漿相迎勞。垂頭語老翁,邑中今苦澇。洼田無寸收,高鄉有蟲耗。部符搜宿逋,縣家敢遲鷔。鬻田田不售,兒女輸官鈔。壯者思逃移,溝壑生難料。此鄉小有年,敝邑敢相告。愿作廡下兒,驛人勿嘲笑。
生來道義勝紛華,晚抱遺經學種瓜。猶有愛山心不厭,時時幽夢到煙霞。
同年喜有繡衣人,沅水相逢意氣親。我去君留莫惆悵,邊氓快睹曉霜新。
老街有五老,總角共交游。動別經多載,相看盡白頭。喜吾歸楚國,攜酒過南樓。猶作少年樂,寧教老便休。高歌楊柳舞,酣飲菊花秋。豪氣乾坤塞,煙花眼界收。腳跟隨去住,山水任遨游。對舞庭前鶴,忘機海上鷗。一天垂巨幕,滿眼放虛舟。快樂符三島,風流蔑五侯。廬仙誇舊跡,洛社擬前脩。桑落山中熟,還期再唱酬。
球臺初見,笑似桃花風里顫。細喘紅潮,小拍當胸作扇搖。嘉名未探,夢便相逢情怎喚?起枕茫然,三月馀風特地寒。球臺對峙,往返圓珠飛玉駛。有口如無,一桌相離似海湖。嗟身不化,化作輕球今世罷。得近芳肌,百折殘軀死不辭。月能三見,三月未完緣已滿。更欲相尋,十二樓臺路未明。相逢道上,一語寒暄無異樣。交臂匆匆,留下衣香裊不窮。芳名未識,唯恨相逢呼不得。既識芳名,又恨聞名意已驚。一年如此,明歲敲門先已至。爭奈孤懷,三百六天不可挨。元月廿六,醉入紅樓聽舞曲。數月無蹤,忽見幽燈映面紅。移腰小步,看盡回風飄雪舞。欲乞圓蒼,賜與今宵一世長。年來惆悵,鑿壁偷光稍覷相。膽戰詢人,始識云英嫁已成。雷飛淵默,意欲全拋心怎絕。聞道春來,棄我隆冬獨不回。天歟何狠,昨日聞婚今日見。慵倚同行,一語寒暄冷若冰。我真倦矣,總為人波風里水。何日波平,來去無心岫上云。
稀疏竹里細云邊,也得君來是偶然。清嘯絕群開牖坐,烈鼾撼壁枕書眠。頭陀說盡無生話,本草抄來第幾篇。莫厭肩輿數相訪,十年湖海渴公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