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秬光薦
力期科第繼前人,豈料青云志莫伸。白日悲風來萬里,故鄉兇問及三春。青山雨冷封黃壤,舊館燈殘掩素塵。可柰雙親成永訣,空馀涕淚灑衣巾。
生死茫茫未可知,九原一去負深期。偶看書札傷前事,細讀新詩感昔時。春雨蘭苕空有恨,秋風玉樹不勝悲。向來哀樂真成夢,三尺空令著刻詞。
力期科第繼前人,豈料青云志莫伸。白日悲風來萬里,故鄉兇問及三春。青山雨冷封黃壤,舊館燈殘掩素塵。可柰雙親成永訣,空馀涕淚灑衣巾。
生死茫茫未可知,九原一去負深期。偶看書札傷前事,細讀新詩感昔時。春雨蘭苕空有恨,秋風玉樹不勝悲。向來哀樂真成夢,三尺空令著刻詞。
努力期望科舉繼承前人,不料仕途之志未能實現。悲風從萬里之外的白日吹來,故鄉的死訊在暮春傳來。青山冷雨覆蓋新墳,舊居燈殘籠罩素塵。無奈與雙親永別,只剩淚水濕衣。生死渺茫難以預知,去九泉辜負深切期望。偶見書信傷懷往事,細讀新詩感慨從前。春雨中蘭草空留遺憾,秋風里玉樹更添悲戚。過去的哀樂終成一夢,空留墓碑刻下銘文。
科第:科舉考試。
青云志:指遠大的仕途志向。
兇問:死訊。
黃壤:指地下,墳墓。
素塵:白色的塵土,此處指喪儀的素凈氛圍。
九原:墓地,代指陰間。
蘭苕(tiáo):香草,喻指美好的事物或逝者的才德。
玉樹:喻指才貌出眾之人,此處指逝者。
三尺:指墓碑,古代碑高約三尺。
刻詞:墓志銘。
此為挽詩,當為作者悼念友人曾秬光薦而作。曾氏生前致力于科舉以繼承家族功名,然志向未伸便早逝。詩中“兇問及三春”或指作者于暮春得知其噩耗,故于此時寫下此詩,抒發對逝者的痛惜與哀悼。
全詩以“挽”為核心,從逝者未遂的科舉志切入,通過兇訊傳來、喪儀場景、遺物感懷等細節,層層鋪陳哀情,既展現逝者生平遺憾,亦突顯生死無常之痛。語言樸實而情感濃烈,是悼亡詩中情真意切之作。
竹坨中、詞人應詔,囊琴掛壁誰撫。流脂河采香蕖別,又聽杏花春雨。傳樂府。不信道、徵君仍擬樵歌句。軟輪且住。待內蕊鶯啼,銅樓步緩,好對白麟去。
耕煙壟,獨樹仍棲倦羽。裁書遲付鴻距。山裝忽卸烏衣巷,北眺盧龍延佇。官舍暮。喜玉版、銀刀羹滑拈雙筋。春寒擁絮。早尋遍瞻園,青油舊幕,草檄剪燈處。
羈游隨處得哦詩,掃溉軒窗每恨遲。
已幻小山寬客恨,更添危磴作兒嬉。
偶留塞上寧無數,徑返湖邊已有期。
誰遣化工娛此老,幽花微拆綠苔滋。
催放鼠姑花信風,錦茵銀燭照鞓紅。
何當澹月慈恩寺,傳遍新詞到六宮。
歸來游子甚滋味,數歲朝朝悅翠微。
回首舟飛三十里,峰巒塔影互依依。
飛越峰高木葉聲,從軍歲晚不勝情。
但知牧圉勤羈紲,敢道潺湲可濯纓。
落落長松樛堞霓,離離幽草人新晴。
卻愁一片城頭月,西照關山此夜營。
江流曲似九回腸,愁思非春亦自傷。明月不知人世變,夜來依舊下西廂。
鶯聲不散柳含煙,寒食家家送紙錢。心折此時無一寸,杏花零落寺門前。
磬聲初盡漏聲長,添得離人兩鬢霜。階下青苔與紅葉,九原何處不心傷。
窗殘夜月人何在,一見清明一改容。墜葉飄花難再復,生離死別恨無窮。
俱被光華遣,同歸寂寞濱。
吾災因抱槧,子咎在埋輪。
記憶煩明主,招徠到遠臣。
要須留晚節,它日白先人。
乾峰錦包特石,云門鐵裹泥團。
筑著磕著,言端語端。
不是任公子,徒勞話釣竿。
共抱枯魚泣,如君更可憐。
倚門勞鶴發,貫斗急龍淵。
懷糈悵何適,加餐慎自全。
古經天未喪,誰向夏侯傳。
錦袖珠鞭白鼻騧,
醉眠多在酒胡家。
好攜朱雀橋邊月,
遍踏黃陵廟口花。
猗若人兮草堂,谷簾夕陰兮香爐朝陽。
表溟涬以為門兮,架虛空以為屋。
四海非無友兮,邀白云而同宿。
風露澹兮我琴,舞玄鶴兮龍吟。
與太古兮同音,尚靈脩兮知心。
病久如曾愈,愁多不覺添。
依然姜性辣,敢比諫書嚴。
但拙蠅頭逐,休生雀角嫌。
請看時序變,猶自有涼炎。
春谷喚春禽。暖玉掌中身。越疊裁成雙尾,須避雪衣嗔。
飛近淺妝人。奈不綰、書寄殷勤。黛痕微認。分明付與,一縷香云。
一杯濁酒慰飄零,百首新詩見典型。笑買扁舟又西去,悵予蓬戶只深扃。
向來雨合滕王閣,復道榛迷孺子亭。珍重君行煩寄語,明年訪古會重經。
君行應到郁孤臺,惆悵登臨記昔孩。別酒尚遲三徑菊,歸鞍好待一枝梅。
將軍揖客能增價,幕府群賢定挽才。我亦方謀下吳會,未知何地得重陪。
甘露凝成一顆冰,
露秾冰厚更芳馨。
夜涼將到星河下,
擬共嫦娥斗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