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居厚弟堂稟二首 其一
俱被光華遣,同歸寂寞濱。
吾災因抱槧,子咎在埋輪。
記憶煩明主,招徠到遠臣。
要須留晚節,它日白先人。
俱被光華遣,同歸寂寞濱。
吾災因抱槧,子咎在埋輪。
記憶煩明主,招徠到遠臣。
要須留晚節,它日白先人。
我們都被榮耀之事派遣,一同回到這寂靜之地。我的災禍源于舞文弄墨,你的過錯在于剛正執法。英明的君主還記得我們,將遠臣招回。一定要保持晚節,日后好向祖先交代。
光華:榮耀之事。
抱槧(qiàn):指從事文字工作,槧是古代書寫用的木片。
埋輪:東漢張綱埋車輪于洛陽都亭,彈劾權貴梁冀,后用“埋輪”表示敢于彈劾權貴、剛正不阿。
明主:英明的君主。
遠臣:遠離朝廷的臣子。
晚節:晚年的節操。
先人:祖先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和弟弟居厚遭遇波折后被召回時。當時可能朝政復雜,詩人和弟弟因各自的原因受到影響,后得到君主召回。詩人在這種情況下,寫下此詩與弟弟相互勉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堅守晚節的決心。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積極向上、重視操守的精神。
聞君結客滿金臺,多是賢王推挽來。漢殿早朝分使節,揚州春興動官梅。海東貿易雞林賈,天下文明鳳詔開。歸載圖書廣恩賜,新正同赴萬年杯。
望佳氣,臨高臺。金烏初出海,照見鳳凰來。千年王氣久消歇,忽聽韶音動雙闕。烏衣巷口鳥鳴春,白鷺洲頭潮涌月。云中天樂下瑤京,仙女乘鸞弄玉笙。歌聲噦噦臺前起,散作春風花滿城。
高棟浮空插萬甍,來游誰是魯諸生。規模要識鳴弦意,土苴猶消擊柱爭。馴壟雉驕佳氣象,集林鸮惡好音聲。白頭老令能知此,莞爾相撩意未平。
玉階露響芭蕉葉,聽點點聲凄切。地下多情愁共絕,早應知我,小紅橋畔,獨嘆黃昏月。銷魂真個魂銷歇,夢里相逢更相說。不怨長離悲獨活,傷心只有,新愁舊恨,零落難收拾。
亭亭玉樹世間稀,天與科名不與時。倍厚每生同族敬,風流多結貴游知。吾于魯肅情偏厚,客謂文園疾莫支。撫幾自悲還自慨,喜君跨灶有諸兒。
回首中原已陸沈,捐軀朔漠氣蕭森。恐吹馀燼成炎漢,未許黃冠返故林。社稷忽生千古色,綱常無忝百年心。總?清骨縈荒草,不復胡沙掩素襟。
賦象各由心,影響無欺詐。元無造化工,群生自造化。
聲出幽澗泉,始知山雨歇。濕香入庭戶,檐卜花初發。一絲收缽云,半璧吐巖月。道人方不眠,清詠自怡悅。
誰念相如渴,仙盤露正寒。秋風茂陵客,不見紫金丹。
一種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應緣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
昔年李謫仙,呼月醉南樓。尚書今夕宴,客有馮高州。坐邀劉顥清興發,樓倚長江先得月。玉簫吹徹彩云留,聲引鳳凰來上闕。八窗玲瓏風露寒,秋高銀漢生微瀾。團光未離滄海角,流彩已照虛檐端。尚書特筆高州記,飄飄頗有凌云氣。毫翻云藻玉蜍乾,袖拂天香金粟墜。醉歌窈窕邀嫦娥,滿目飛光感興多。仙人騎鶴遙相過,玉壺瀲滟搖金波。不醉如此良夜何,吁嗟不醉如此良夜何。
歡成恨成,鐘情薄情,算來都是飄零,真不分不明。酒醒夢醒,風聲雨聲,一更聽到三更,又四更五更。
禱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處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誠格,立使風雷布九州。
子規聲切月輪斜,起望諸陵憶漢家。婦女尋芳渾不解,鬢云爭插杜鵑花。
老來何故惜分陰,如月明虧魄漸侵。進道不遑求廣智,隨時隨處且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