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伯田見酬四首 其三
半年洄溯越江濱,每愧羊裘老富春。
歸隱尚能聯比長,出游復肯祭行神。
枯腸近飽三爻夢,宿齒宜肩四豆人。
能顧寒齋共芳茗,蠹編時為拂蛛塵。
半年洄溯越江濱,每愧羊裘老富春。
歸隱尚能聯比長,出游復肯祭行神。
枯腸近飽三爻夢,宿齒宜肩四豆人。
能顧寒齋共芳茗,蠹編時為拂蛛塵。
半年來在越江岸邊往返徘徊,常常慚愧自己不如像嚴子陵那樣隱居在富春山的老者。歸隱還能與友人相鄰為伴,出游時友人又肯祭祀路神為我送行。近來腹中才思因夢境而充實,我這年老之人應與有德者比肩。你能到我這簡陋的書齋一起品茗,我會時常拂去那些舊書堆積的蛛塵。
洄溯:逆流而上,這里指在江邊往返。
羊裘老富春:指嚴子陵,他曾披羊裘在富春山隱居垂釣。
比長:古代五家為比,比設比長,這里指相鄰的友人。
祭行神:古代出行前祭祀路神的習俗。
三爻夢:古人認為夢與《易經》的爻象有關,這里指因夢獲得靈感。
宿齒:年老的人。
四豆人:指有德行的人,古代祭祀時用四豆來表示對有德者的尊敬。
蠹編:被蠹蟲蛀蝕的書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段時間的游歷或生活后,產生了歸隱的想法。當時社會環境或許比較平靜,詩人與友人交往密切,在與友人的唱和中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和對友人的情誼。其特點在于用典巧妙,語言典雅,通過對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出詩人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狀態。
斗斜妝,輕鬟彈雪,梢紅破初曉。翠禽啼到。怕碎月簾櫳,孤恨難照。鬲溪半樹兵前見,封墻苔又老。耿素魄、古林獨寤,憨仙慵斗草。
深宵夢稀況燈前,窺饑鳳、淡佇翎修衣縞。心一點,壚香拆,抱伊娟小。催橫笛、歲華易盡,花事共、江山偷換了。漫賭畫、舊時宮額,量愁春更杳。
寶林天外指黃梅,花發菩提五葉開。
祖法云何便南去,新州元自具西來。
山間逐獵人終散,缽里降龍蛻已灰。
聞道此心無所住,愿隨溪水日瀠洄。
川原浩蕩杳回環,附郭蒼然獨此山。
殿閣棲云長苒苒,庵巖度日自閒閒。
凋零花草三春后,彷佛閻閭十里閒。
遠邑拘攣聞勝覽,馳心闇逐旆旌還。
秋浦聞猿淚未乾,客懷難借酒杯寬。
濛濛九子山頭雨,又向逢窗作晚寒。
天子行春御六龍,
五云回暖泛晴風。
和鸞寶苑梅花路,
剩有香傳玉座中。
才有數花香便遠,
更無一葉影方奇。
構思下筆。漢魏齊梁求并立。
底事心忙。才學韓蘇又柳王。
拘牽潦草,面目何曾收拾好。
縱效西顰。沒奈生成嫫母形。
暮云收盡凈無塵,
竹外蟾光分外新。
千古中秋樓上月,
不知老卻幾詩人。
尺幅西陵地,偏增旅話長。
暮笳鳴戍火,曉角動星芒。
馬飲殘湖水,螢飛故苑墻。
只余圖畫里,孤笠吊斜陽。
今日重陽,強挼青蕊聊開宴。我家幾甸。試上連輝觀。
憶著酺池,古塔煙霄半。愁心遠。情隨云亂。腸斷江城雁。
曉發柳林戍,
遙城聞五鼓。
憶與故人眠,
此時猶晤語。
海立黿鼉出,同云六月寒。
蟻封何日啟,鸛井不時看。
五馬沖泥至,雙尊把袂歡。
雨工亦太橫,行路總嗟難。
瀕海多奇峰,勢若神所鏤。入秋事登陟,緣畦窮野堠。
豁茲耳目奇,失喜脫塵囿。晨光澹疏林,嬌云蔽遙岫。
陰磴垂千尺,巉絕穿積溜。蜃閣時晦明,洪波或吞受。
風雨來半空,蒼茫失晴晝。俯瞰千村迷,屹立一峰秀。
賈勇探幽景,小憩得梵構,雜花媚秋容,暗泉噴幽竇。
了了浮修眉,丹青妙刻繡。創造自孫吳,殘碑不可讀。
但能辨旃蒙,漫漶迷蝌籀。吊古余遙情,興廢理孰究。
東望秦駐山,坤維相躡就。圖經九十九,羅列如饤饾。
睹此造化工,靈境為輻湊。此中有芝田,或者群仙耨。
摩挲長松下,恍聞笙竽奏。野衲建精藍,忍草遍寒甃。
蠲渴資茗柯,清氣溢襟袖。暫解人事縛,一與煙霞覯。
同游競躋攀,吾意仍稽留。微吟憺忘歸,余青戀回首。
駕空百尺起沙洲,俯視身居最上頭。五百里遙偏號海,兩三人約此登樓。大風盡落梧桐葉,細雨新添枕席秋。蘆荻蒼茫無限意,長歌難遣仲宣愁。
檻外澄波一鑒平,漢家臺閣仿昆明。雄關入緬橫春色,洱?;貫懽髋?。六詔興亡銅狄淚,五方禋祀碧雞鳴。椎酋入貢猶驅象,何用書生再請纓。
仙子武陵溪,春深歸路迷。
翠翹迎露濕,羅袖避風啼。
留佩花籠玉,分釵月印犀。
金杯延落日,酒醒各東西。
南浦盈盈淚,東風小小年。
回鐙窈窕夜,分鏡泬寥天。
銷骨驚花箭,離腸泥酒船。
可憐明月子,依舊影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