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瓊樓、晴溪過訪,兼贈陽明碑刻寒支文集,即送歸上杭 其二
好語吾宗彥,流移羨樂郊。
族從元宋聚,地扼粵閩交。
丁令成歸鶴,周侯悔斬蛟。
琴崗最佳處,為我卜衡茅。
好語吾宗彥,流移羨樂郊。
族從元宋聚,地扼粵閩交。
丁令成歸鶴,周侯悔斬蛟。
琴崗最佳處,為我卜衡茅。
我親切地對同宗有才學的你說著話,羨慕你在流離后能生活在安樂之境。你們家族從宋元時期就聚居在此,此地扼守著廣東和福建的交界。你就像丁令威化鶴歸來,周處后悔斬殺蛟龍(這里可能有對過往經歷的感慨)。琴崗是最美好的地方,希望你能為我選塊地方蓋座茅屋。
吾宗彥:同宗有才學的人。
流移:流離遷移。樂郊:安樂的地方。
族從:家族、宗族。元宋:元朝和宋朝。
扼:扼守。粵閩交:廣東和福建的交界。
丁令:指丁令威,傳說他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
周侯斬蛟:周處曾斬殺蛟龍為民除害,這里‘悔斬蛟’可能有特殊寓意,或許指對過往經歷有所感慨。
琴崗:地名。
卜衡茅:選擇地方蓋茅屋,指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推測可能是作者在與友人相聚交流后,看到友人在特定地方安定生活,結合自身心境,產生了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而創作此詩。此地扼守粵閩交界,家族從宋元時期聚居,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為詩歌創作提供了背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安居的羨慕和自身隱居的愿望。其特點是運用典故豐富內涵,營造出寧靜的意境。在文學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和情感。
卻望龍山月,
衙齋似畫明。
憂時心力盡,
落職去來清。
子房號人杰,
像貌非魁偉。
報韓志已成,
翊漢功亦美。
出奇掉三寸,
決勝在千里。
一遇黃石公,
還從赤松子。
花落春歸意寂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黃昏怕近更無聊。懶把燈挑。慣把書拋。
咫尺蓬山路轉遙。信也難捎。夢也徒勞。殘魂一縷那禁銷。愁上眉梢。恨上心苗。
北風茅店晚炊遲,
吠犬聲中踏黑歸。
溪上人家應夜績,
松明一點出疏籬。
群峰郁然起,惟此山獨孤。筑臺山之巔,郁孤名以呼。窮江足樓閣,危壓斗牛墟。直登四臨瞰,眾勢不可踰。贛川繚左右,庾嶺前崎嶇。望闕峙其后,北向日月都。人家雜煙水,原野周城郛。烜潤或晴雨,明晦或曉晡。春榮夏物茂,秋肅冬林枯。氣象日千變,一一如畫圖。
比予去諫舍,乞此養慵愚。事訛得以正,俗瘵得以蘇。歲豐盜攘息,獄命冤系無。熙然與民共,所喜朋僚俱。中淡有琴詠,外喧有歌歈。樽罍有美酒,盤餐有嘉魚。優游一臺上,四序不暫辜。乃知為郡樂,況復今唐虞。
晚途豪氣未低摧,一飲猶能三百杯。爛爛目光方似電,齁齁鼻息忽如雷。
駕鶴孤飛萬里風,偶然來憩大峨東。持杯露坐無人會,要看青天入酒中。
曾賜琳腴白玉京,狂歌起舞蜀人驚。卻騎黃鶴橫空去,今夕垂虹醉月明。
畫角三終夜未闌,醉憑飛閣喜天寬。月明滿地江風急,吹落幽人紫綺冠。
荷花深處放舟行,
棹觸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
分明認得采蓮聲。
看看秋色此平分,
何處笙歌入夜聞。
獨有多情端正月,
年年依舊到長門。
十年跋足走風塵,
到處青山是主賓。
武姥巖前前夜月,
多情何事苦隨人。
打破黑漆桶,
十方空豁豁。
爆雷一喝變通,
掣電千機頓發。
便可以東行撐架門庭,
西班怒罵佛祖。
收放絕來由,
縱橫透今古。
三月春深日日晴,桃花未落柳陰清。
素羅衣薄松風淡,斑竹兜輕石路平。
盛世多才慚獨往,客游無處寫閒情。
倦來更欲緣溪步,為借寒流一濯纓。
黃鸝弄舌。
指頭啼得春光熱。
離愁不到郎邊說。
梅子青青,打起穿花葉。
棠梨著淚成紅雪。
為儂銜得胭脂血。
天涯報道情難絕。
頤似沉香,聲熟都成結。
四十年前馬上飛,
功名藏盡擁禪衣。
石榴園下擒生處,
獨自閑行獨自歸。
山林有蔓卉,
香色亦纖新。
綰髻能增艷,
和鉛可點唇。
空齋寧用此,
聊藉綴苔茵。
入云華表綴春燈,
落落浮光破晦冥。
游徑未須檠樺燭,
照書何必聚囊螢。
碧紗窗迥臨秋月,
畫閣簾開晃夜星。
漏斷六街人跡靜,
北窗猶自讀遺經。